今年高考我校在各类分数线均大幅上扬的情况下,仍然取得可喜成绩
回顾一年的高考备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做好“准”、“细”、“活”三字文章。
一、“准”
(一)定位准
所谓定位准,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奋斗方向。我们清醒认识到:我校是面上中学,学生属第二层次,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把中层以上学生定位在本科线上,小部分拔尖生定位在重点线,下层学生定位在省专线。根据这个目标定位,确定上课的深度、广度及速度,确定课后辅导的方式、练习的分量和考测的次数等。
(二)用人准
人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班人员的配备和优秀学生的选拔等工作。
1、配好管级领导。我校按“管理经验丰富、文理搭配恰当”的原则配备管级领导。如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钟振和,任教高三数学多年,教学成绩显著;教导处主任黎正标,任教高三语文10多年,教学业绩突出,多次荣获茂名市、高州市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由他们两人主抓高三级教学及备考工作。还选用了年富力强的政教处主任程朝儒和级长韦兴全负责高三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这样说:我校高三级的管级领导,业务精、能力强、协调好、阵容盛。
2、选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内行的人都知道: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班主任,所以选准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在选高三级班主任时,首先从德、能、勤、绩及年龄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调整原来高三级不称职的班主任;对新上高三的班主任,进行前期实绩追踪、横向分析比较;最后在行政班子会上讨论通过。对高三任课教师的安排,采用“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确保优秀教师任教高三;新上高三的任课教师,主要是从高二级较优秀的教师中选拔,并经行政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在选拔高三任课教师的过程中,还注意新老挂钩、文理搭配、男女均衡,做到人尽其才。
3、选准尖子培养对象。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尖子生:第一,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尖子生苗子,既要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良好的文科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重视智力质量。有些学生学习勤奋,善于模仿,比较细心,他们在常规考试中往往成绩优秀,但是仅仅限于书本,学习上缺乏潜力,这类学生不适合作为尖子生的苗子;另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喜欢钻研,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超前自学,喜欢别出心裁,但比较粗心大意,成绩不大稳定,这类学生学习潜力很大,可作尖子生苗子。第三,考察非智力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引发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起到强化学习的作用。
(三)选料准高三复习资料繁多,选好复习资料很重要。我校高三各科复习资料主要有二种类型。
1、订购的资料。各科都订有一本复习资料作为蓝本,是平时上课及复习使用的最主要资料。对蓝本资料的订购,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先由科组长、备课组长从多种版本中挑选出若干,再由科组教师集体分析、研究、比较,共同决定取舍。
2、自行编写的资料。由科组老师分工合作,按考点复习顺序编写。这一部分资料是对考点知识的补充、巩固和深化。由教师编写的考点复习资料,要求紧扣考点,突出重点,方便使用,具有代表性、新颖性、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
二、“细”
(一)思想教育细
1、开展“理想•前途•信念”教育活动。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我们多次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校业余党校学习培训,其中有29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党;为激发考生的拼搏精神,我们先后邀请本校的省政治单科状元程健和省化学单科状元黄尧达回学校作报告,畅谈高考复习体会,介绍备考方法,使学生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及巨大的鼓舞。
2、密切注意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找机会了解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帮助落实解决。越临近高考,学生的心态就越紧张,为此,我校的心理辅导教师长期值班接受咨询,并采取集体指导、个体情况分析等方法,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学生应试的自信心。
3、争取家长支持。学校的每项举措及高考信息,都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了解,以争得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学校还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会,特别是临界生的家长会,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交流家教经验,为学校复习备考提供保障。
(二)备考工作细
1、落实指标,增强责任感。根据上级提出的高考升学要求,结合各班各选考科类的学生结构和实际情况,把高考各类指标(重点、2A、3A)分配到班、落实到教师。这样一来,教师的状态不同了,责任感更强了,备课更精细了,下班辅导更勤快了,作业、试卷的批改更及时、更细致了。
2、围绕目标,细化备考过程。抓级领导经常深入各备课组,对各备课组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以及考练等提出宏观的指导性意见,使各个科组的教学协调统一,形成合力。我们要求从高三学年一开始各科基本能进入全面复习。从当时的进度来看,数理化政史能达到这个要求,语文科则要在高三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前才能上完新课。另外,我们强调各备课组要制订出周密的高三全学年复习计划,订出具体的进度、措施,如分几轮复习,复习训练检测题套数等。
年级组的管理做到制度化:如情况通报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晚读听力练习制度;一月一次的工作检查反馈总结会;综合科一周一小考,半月一大考;每次统考,都要做质量分析;定期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举行高考前备考指导或辅导讲座活动等。
3、科研促教,提高备考质量。我们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是教研与教改,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研教改工作。第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我们先后邀请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建伟、教育学博士刘良华及高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教研员到学校作专题报告;还多次组织高三教师参加省、市、县召开的高考备考研讨会,并多次到华师附中、广雅中学、广东省实验学校、执信中学、茂名一中、高州中学等学校学习交流取经。第二,强化集体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落实哪些该讲或不该讲,哪些多讲或少讲,讲到什么程度,一堂课要解决哪几个知识点等问题;做到“三定”(定课题或提纲、定时间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三研”(研究重点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研究教法)、“五备”(备教材教纲、备考纲考卷、备学习方法、备教法导法、备知识能力转化法)和“五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授课内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复习资料统一、测试内容统一)。
4、分层教学,做好辅导工作。分层教学、因材备考是解决大班教学、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标准难定等问题的好办法。为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对各班“尖子生”和“临界生”作精细指导,推行“诊断式”辅导;针对弱科,要求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坚定不移地抓好重点生培优和待优生补弱及目标学生承包制。在备考中,我校还着重抓好三线临界生、临界生的临界学科、临界学科的临界考点的辅导,并细化为学生个体的备考目标,指导学生找准目标差距。
(三)生活服务细
复习备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取得成功,还得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而后勤的生活服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我校后勤部门密切配合,想方设法把服务工作做细致,为师生解除后顾之忧,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后勤人员把凉茶送到教室门前,为高三学生增设加菜窗口,为患病学生开设病号餐;班主任在临考期间每天“全陪”,早餐、午餐、晚餐都到饭堂了解学生的吃饭情况、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休息状况等。细致的生活服务既是人性的关怀,更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三、“活”
(一)应对策略活
尽管学校有一套较完整的高考备考方案,每个科组也都制订了相应的复习计划,但如果按部就班、一成不变,也难于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我们灵活处理高考备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在冲刺阶段按原计划各科每七天小测一次,但政治科由于内容范围相对小、评卷难度相对大,就改为每十天小测一次,其他科目也根据各自实际作灵活调整。
(二)激励机制活
为了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我们除了常规的奖励外,还对毕业班师生采取一定的倾斜:提高毕业班教师的补助、增加毕业班学生评价奖励的次数、设立争先创优奖励金等。
如我们的“争先创优奖励金”办法这样规定:集体完成指标则每教师奖励1000元;省高考单科状元奖励学生10000元、科任教师10000元;总分800分以上奖励学生1000元、科任教师1000元,总分700分以上奖励学生500元、科任教师500元;单科800分以上奖励学生500元、科任教师500元。以上奖励在成绩公布后即兑现。
(三)教学方法活
高考备考是一个精神紧张、时间较长的过程,学生容易疲劳及厌倦。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要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寻找能放松自己的方法,减轻紧张感。如每班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活动,采用家教式、问诊式辅导,既强调教师对学生作有准备的辅导,又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问难;以学习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案例交流,互相激励,形成研讨和竞争的氛围;有的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听听音乐、晚饭后组织学生做些放松运动、课间找学生侃大山等等。
2005年高考我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总分700分以上的人数还不够理想,单是690~699分的考生就有8人,这些考生原始分只要多考1至2分,其总分就可以突破700分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尖子生的辅导安排未够科学、未够扎实;此外,学科也未够平衡,有个别学科成绩未够理想。这些都有待今后不断改进和提高。
2006年的高考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为此,我们计划采取如下措施:1、充分发挥教研室和教导处的研究、指导和管理作用,加强校本教研,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向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质量;2、加强与兄弟县市、兄弟学校的联系和信息交流;3、认真开好“高考总结会”、“学科高考研讨会”和“高考动员大会”三个会议;4、构建竞争机制,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同科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公平的竞争氛围;5、实行“导师制”,要求每位教师负责5~10名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工作,担当好“家长”、“良师”、“益友”和“心理医生”四个角色,使学生在高三阶段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我们坚信:在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科学指导下,只要我们奋力拼搏、不懈探索、善于总结,我们就一定能在2006年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