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0:27
文档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

2009年池州市数学教研会参评论文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池州市贵池区殷汇中学方盛中247100摘要:高三后期复习一要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此,先要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二要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具体做法是:(1)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2)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对于经典的
推荐度:
导读2009年池州市数学教研会参评论文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池州市贵池区殷汇中学方盛中247100摘要:高三后期复习一要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此,先要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二要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具体做法是:(1)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2)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对于经典的
2009年池州市数学教研会参评论文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

池州市贵池区殷汇中学  方盛中   247100

摘要:高三后期复习一要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此,先要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二要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具体做法是:(1)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2)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对于经典的题目要作必要的拓展变形和引申。(3)切忌满堂灌,无视学生存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和消化的时间,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暴露出来,然后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思维加以纠正。这样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他们数学识知结构中的一部分,最终学会数学思维。

关键词:以本为本、评讲试卷

1、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

    高三后期复习时间比较紧,相对习题量较大,所以有些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往往抛开课本,通过大量的复习资料反复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但效果并不是预期的,学生苦不堪言。高考改革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组的人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性的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其实教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高考试题的源头。作为高考试题就要特别注重发挥教材功能。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跳出“题海”。怎样利用好课本呢?笔者认为:

(1)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带着学生认真翻阅这章的课本,翻完之后让学生合上书说出本章讲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把本章的定义和性质复述出来吗。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本章的知识框图,揭示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做也许学生觉的枯燥无味,还不如做两道题,其实错了。经常有学生对我说:“教师课堂上讲的我都听的懂,可是自已做老是做不好,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不知为什么?”我想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理不清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对于概念不清也容易造成失分,比如有一次考试中有一道很简单二次函数与方程问题,结果统计发现两个班102人中有37人做错了,错的原因很简单,概念不清,把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根与系数公式记混淆了。这样的失分难道不可惜吗?

(2)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

在本章中挑出最精典的例子,然后站在新的高度加以审视,如何找到本题切入点,分析条件特征,然后剖析通解通法,选出最优方法,最后加以归纳总结。比如在数列这一章节中有一道经典的题目:“求和:”这就是典型的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差比数列的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发现这种方法是通法,但并不好用,因为错位相减法运算量大,易错,那么有没有别的好方法减少运算呢?经过探索发现,这种解法就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导数知识加以解决,这不充分地体现了导数的工具作用吗?如果能记住这个公式,下次碰到差比数列求和时,可将通项适当变形,直接用此公式,为学生解题节省大量的时间。

二、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

    高三后期基本都是以试卷为主,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数学试卷讲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教师陷入讲评误区,造成低效教学,自己还全然不知。如何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呢?

(1)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

    如果讲试卷时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时间。“有所不为”是为更好的“有所为”,教师应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 平时试卷中,偶尔会有个别偏题、怪题对它们应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因为几乎每年高考压轴题的后两题都很少有人做对,这启迪我们在高考复习中,也应重视基础,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落实根本,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才是关键。“讲题不在多,学生理解则灵;难度不在大,有意则行”,而偏题、怪题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弄懂,但稍加改变就又不会了,还不如将这些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怎样使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自如,怎样使思维更加敏捷”。即使是没有超纲的难题,由于学生错得太多,也正好说明学生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一时学生不可能理解透,也不必详讲。“有所不为”是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有所为”。

(2)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很多教师如其说在评讲试卷,不如说在讲答案,就题论题,对于经典的题目不作任何拓展变形和引申,也不反思,这样必然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实际上有些试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就是说从多个角度去想就会有多种思维。这样做可使思维更加开阔,也能从中找到最佳解题方法。对处在紧张复习阶段的学生从“题海”中解脱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比如我在评讲某一试卷时曾经碰到这样的一道题:

“已知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求P到三边距离分别比上三边上的高的和是多少?”

生:(很多学生处理这题时采用特殊化法,即:取P为正三角形的重心,得出答案)1。

师:(当时我表扬了学生的这种方法,就在学生得意之时,我随即抛给了学生另一问题)

  “已知P为四面体内任意一点,求P到四个面的距离分别比上四个面上的高的和为多少?”

生:无声(学生利用思维的贯性,继续在四面体内找一特殊点,可是就找不到特殊点。)

师:(就在学生通过好长时间思考过后,还没得出结果时,我引导学生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若三角形中的点P无限地靠近三角形某一顶点时,得出的结论和刚才是否相同?

生:(过了一会儿)相同!

师:现在你会做第二题了吗?

生:原来如此!(学生慌然大悟)

从而引出了极限法解题。为了检验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掌握情况我立即又出了一个题目。

师:“求正四棱锥相邻两个侧面所成二面角的范围?”

生:(二分钟后)(90,180)

师:不错,真聪明!

一堂课就这样的结束了,学生却回味无穷。

(3)切忌满堂灌,无视学生的存在。

    课堂上多数教师都是争分夺秒,不舍得浪费一秒钟,根本就没想我的学生能否跟上我的思路、能否接受我这种思路、学生有比我还好的解题方法吗?只顾自己一个人讲,结果教师讲得汗流夹背,学生呼呼大睡。因为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听到后面听不懂,只好睡觉。所以我认为课堂上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暴露出来,然后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思维加以纠正,避免下次再犯;对于学生好的思维方法,师生要共享。这样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他们数学识知结构中的一部分,最终学会数学思维。

    总之,高考数学复习不是简单的知积重复,而是知识再认识、能力再提高、思维再升华的过程。但也不是千篇一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适合才是最好的。

文档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

2009年池州市数学教研会参评论文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池州市贵池区殷汇中学方盛中247100摘要:高三后期复习一要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此,先要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二要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具体做法是:(1)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2)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对于经典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