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授课章节与内容名称 | 第一单元 主题活动:我劳动,我环保,我快乐 | |
授课班级 | 授课时数 | 1 | ||
授课时间 | 教 具 | PPT | ||
教学目的 | 知识目标:通过我劳动,我环保,我快乐主题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并体验劳动生活、学习劳动技能、领悟劳动价值。 能力目标:体验爱劳动的快乐,培养爱劳动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知道我们每个人既有劳动的权力,也有劳动的责任;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 |||
教学重点 和难点 | 重点:通过主题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并体验劳动生活、学习劳动技能、领悟劳动价值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难点: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 |||
教学方法 | PPT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 |||
课外作业 | ||||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 ||||
教学后记 |
教学过程 |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
(一)导入 (二)内容与步骤 (三)总结 |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请同学们大屏幕,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环境污染前与环境污染后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 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 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 二、 (一)、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生:小时候我们能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后来被建工厂的人堵塞了。村里的生活污水流进河里,有很多的小虫子在游来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还有一股臭味,非常难闻。 生:我们以前常在家门前的小河钓鱼,现在鱼少了,而且还会钓到一些头小尾大的怪鱼。 生:今年初在粤东一带海面出现的赤潮,科学家也说是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 师: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中毒的事。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 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生:我们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所讲的就是黄河决堤,使得两岸人们叫苦不迭,这除了自然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的砍伐树木,开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使河床升高,黄河成悬河,洪水来时易决口。 生:还有今年长江、松花江的水灾,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上游大量砍伐树木,使雨水得不到积蓄,大量流入江中,使得洪水泛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生:还有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比如大熊猫和老虎,有些动物甚至绝迹了。 师:由此看来,间接的环境破坏,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我们的生存。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四)、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 要求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三、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 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投入到保护校园环境,保护地球的队伍中去吧,我相信,只要我们都伸出双手呵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完全有信心能造出一片又一片的绿色,我们完全可以消除所有的污染,让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