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1:18
文档

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B.效法古代明君C.君主集权D.有体现主义的倾向2、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因为它A.内容丰富,体系完善B.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C.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D.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A.“资产阶级私
推荐度:
导读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B.效法古代明君C.君主集权D.有体现主义的倾向2、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因为它A.内容丰富,体系完善B.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C.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D.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A.“资产阶级私
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主义的倾向

2、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 是因为它     

A. 内容丰富, 体系完善                 B.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C.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    

    ①促使中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  ②无产阶级作为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具有以往所不具备的广泛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6、作为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与蒋介石有过一次难得的会见并合影(下图),这次合影是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战胜利后

7、在中国的斡旋下,到2005年11月,已经先后在北京举行了五轮由朝、美、中、韩、俄、日参加的六方会谈,使这一问题由原先的对抗转向了对话。这主要表明   

A.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我国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8、《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9、下列史实能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有      

①走向联合的欧洲    ②东欧剧变    ③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主要途径是:     

   A.水利工程的兴建                          B.各国诸侯实行变法运动  

C.私田的大量开垦                        D.铁犁牛耕的逐步使用

1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2、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加入了下列哪一组织   

13、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A.开平煤矿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继昌隆缫丝厂

14、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大动荡和历史性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生历史性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的扩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斗争

15、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   

A.各种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人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16、2002年元旦,欧元在欧盟多数国家正式流通,主要表明    

A.区域集团内的经济联系更趋稳定        B.各成员国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得到加强

C.法德两国在欧盟内取得主导地位        D.欧洲盛行保护主义

17、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18、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    

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②科举制确立使中国下层文人自信乐观进取

③唐朝诗人富有想象力      ④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闲适的生活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2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努力是   

A.颁布《中华临时约法》                 B.新文化运动

C.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21、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笑着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伟大的科学家不如知名艺术家       

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2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运动,这里的“”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是错误的 

D.打破了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23、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树立党的理论旗帜,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会议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们是        

    ①“一大”  ②“二大”  ③“七大” ④“十三”⑤“十四大”  ⑥“十五大”  ⑦“十六大”

A.①②③④            B.①⑤⑥⑦            C.④⑤⑥⑦        D.①③⑥⑦

24、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人文风貌的是      

     

A                                          B

      

C                                            D

25、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重新恢复的真理的精神实质是  

    A.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男:绿水清山带笑颜。

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窖虽破能避风和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2分)

(2)自耕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2分)

(3)歌词中描述了相对安定的一幅生活情景,这种生活情景对后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何不利影响?(2分)

(4)自耕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迅速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4分)

(5)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自耕农经济”。它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现代的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引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1)在维新时期,维新派创办了哪一所著名的高等学校?在这之后的中国民主进程中这所学校有何贡献?(6分)

材料二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新中国成立之初,扫盲教育为什么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期又是如何重视教育工作的,取得了那些成就?(8分)

28、(14分)“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这种趋势中,经济全球化更是其明显的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其发展到今天的历程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2)试就以上四个阶段的分期,分别回答一、四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成为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潮流。

(3)这种潮流对世界经济和中国发展有什么主要影响?(5分)

29、(11分)在近代早期,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中,思想经历了从神权至上到君权至上、又从君权至上到民权至上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反封建斗争的思想历程中,出现的两大民主思潮是什么?以两大民主思潮为核心开展了哪些反封建斗争?(5分)

(2)以光荣后的英国为例来简单说明资产阶级是如何把民主思想运用到政治实践中去的。6分

30、(13分)民主政治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中国而言近代以来的政治现代化,是指政治生活及其结构从传统的君主集权,向现代的民主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政治民主化建设中作了哪些努力?(3分)

(2)从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近代的政治民主化与欧美国家相比有何不同?(2分)

(3)某兴趣小组就建国后的民主政治写一篇小论文。他们把建国后民主政治概括为三个阶段。请你帮助他们概括这三个阶段的标题(特征)。(2分)并用史实说明第三阶段的论题。(3分)

(4)当前我国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3分) 

3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四  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4分)

(3)说说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的形成各有何影响?(2分)

32、(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多半是通过一、二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                          ------《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材料二    

        

           康熙帝      康熙评定三藩之乱      雅克萨之战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3分)

(2)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6分)

文档

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2008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B.效法古代明君C.君主集权D.有体现主义的倾向2、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因为它A.内容丰富,体系完善B.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C.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D.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A.“资产阶级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