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机械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二
单选题
1、 我国《建筑法》规定,(C )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2、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B )。
3、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D )。
| A、直接确定中标人 | B、推荐合格的中标人 |
| C、确定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 D、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
4、 施工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 D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
5、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D )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 A、县级以上 | B、市级以上 |
| C、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6、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A )工程。
7、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 D )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8、 及其所属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建筑法》规定,限定发包单位将招标发包的工程发包给指定的承包单位的,由(C )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本级 |
| C、上级机关 | D、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9、 已知点A(10,0,0)和点B(10,0,10),以下关于点A和点B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C)。
| A、点B在点A的前面 | B、点B在点A的上方,且重影于V面上 |
| C、点A在点B的下方,且重影在OX轴上 | D、点A在点B前面 |
10、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强度、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等都与(C )有关。
| A、材料的密度大小 | B、填充率和空隙率 |
| C、孔隙率和孔隙特征 | D、材料的密实度 |
11、 以下不属于常用砌筑砂浆的是(D )
| A、水泥砂浆 | B、石灰砂浆 |
| C、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 D、吸声砂浆 |
12、 对预制混凝土构件,最廉价的养护方法是(B)。
| A、蒸汽养护 | B、自然养护 |
| C、 浇筑混凝土 | D、一般条件下的养护 |
13、 工程项目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是工程项目的( A )。
| A、实施阶段 | B、策划阶段 |
| C、竣工验收阶段 | D、准备阶段 |
14、 工程项目不仅受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影响,还要受材料、设备的影响,这表明(B )。
| A、工程项目的质量特性较多 | B、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较多 |
| C、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 D、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对工程项目质量起保证作用 |
15、 施工合同文件主要包括:①协议书,②投标书,③中标通知书,④合同通用条款,⑤合同专用条款,⑥工程量清单。当合同文件出现不一致时,正确的解释顺序为( C)。
|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 B、①一②一③一⑤一④一⑥ |
| C、①一③一②一⑤一④一⑥ | D、①一⑤一④一③一②一⑥ |
16、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它是由控制器和(A )组成。
17、 图示三角梯架,A为固定铰支座,B为滚轴支座,C为铰链。以下所取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哪一个是正确的( D )。
18、 细长等截面压杆,若将其长度增加一倍,则该压杆的临界荷载值会( C )。
| A、增加一倍 | B、为原来的四倍 |
| C、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 D、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
19、 六个基本视图中最常用的是( B )视图。
| A、主、右、仰 | B、主、俯、左 |
| C、后、右、仰 | D、主、左、仰 |
20、 读下面轴的零件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D )。
| A、M22的螺纹为粗牙螺纹 | B、键槽的两端均为半圆形,键槽的长度为32mm |
| C、轴上的倒角有5处,其尺寸均为2×450 | D、轴上的退刀槽有1处,其宽度为6 mm |
21、下列建设工程定额中,用于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是( B )。
| A、建筑工程施工定额 | B、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
| C、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 D、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
22、钢材硬度与含碳量的关系是( D )。
| A、含碳量与其硬度值无关 | B、含碳量越大,其硬度越低 |
| C、含碳量越小,其硬度越高 | D、含碳量越大,其硬度越高 |
23、机械设备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 D )。
24、在一皮带传动中,若主动带轮的直径为10cm,从动带轮的直径为30cm,则其传动比为( B )。
25、在轴与轴上传动零件的固定中,平键联接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平键联接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B )。
|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 B、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
| 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 D、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
26、开关箱应实行( D )。
27、在室外安装220V照明灯具,其高度不得低于( B )m。
28、 长沙市拟在市中心附近建设一座音乐厅,考虑打桩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应该选用( B )。
| A、柴油打桩机 | B、静力压桩机 |
| C、蒸汽打桩机 | D、自由落锤打桩机 |
29、根据钢筋加工机械型号表示方法的规定下列代号中表示钢筋切断机的是( B )。
30、 汽车式起重机具有较大的( B ),但其吊装区域受,对基础的要求也更高。
31、 用于传输固体、液体、气体和动力的各种设备,是(A )。
| A、建筑传导设备 | B、建筑施工设备 |
| C、运输机械设备 | D、液压设备 |
32、 建筑动力设备是指用于( D) 和其他动力的各种设备。
| A、机械设备 | B、液压设备 |
| C、电力设备 | D、生产电力、热力设备 |
33、 机械设备固定资产调出,均要填写( D )。
| A、台帐清单 | B、财务账单 |
| C、设备出库单 | D、固定资产调拨单 |
二、多选题
34、 【背景资料】某地市拟修建一新的水力发电厂,业主通过公开招标与A机电安装工程公司签订了电力设备的承包合同。由于A公司任务多,该工程又工期紧,在电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将厂房内两台汽轮机的安装任务分包给了具有十多年吊装经验的刘某,刘某接次任务后直接派来了一台35t汽车吊,施工现场由于起重司机临时病假,为了不拖延工期,一名富有经验的大货车司机自告奋勇上机操作。结果,在吊装时,由于操作不当,使吊车发生倾翻,发生设备坠落地面而损坏的事故,所幸无人员伤亡。试根据上述事件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判断题二选一(A.B选项)
汽车吊起重吊装司机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 A )
35、 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是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BC )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方面条件来划分确定的。
| A、企业管理人员 | B、专业技术人员 |
| C、技术装备 | D、财务状况 |
36、 工程招标的组织形式包括( AD )。
37、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ACD )。
| A、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 B、可能危及的毗邻建筑; |
| C、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 D、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
38、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其基本出发点不是(ABC )。
| A、加强项目的投资管理,实现总价包干 | B、减少业主对建设进度失控的压力 |
| C、引入专家管理,实现业主投资效益最大化 | D、实现建设生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 |
39、 当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其静摩擦力的大小( BD )。
| A、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 | B、与相互接触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
| C、由平衡方程来确定 | D、满足平衡方程 |
40、 建筑工程定额,按照其生产要素可划分为 ( ABC )。
| A、建筑工程劳动定额 | B、建筑工程材料消耗定额 |
| C、建筑工程机械台班定额 | D、建筑工程工期定额 |
41、 压力控制阀的种类主要有(BC)。
42、 关于起重机的工作机构上使用的零、部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
| A、提升绳应该使用同向捻钢丝绳 | B、起升机构应该使用常开式制动器 |
| C、吊钩可以用焊接方法制造 | D、起重机一般多用常闭式制动器 |
43、 施工机械初期管理对磨合期规定( CD )。
| A、汽油汽车100h | B、发动机500h |
| C、汽油汽车1000h | D、柴油汽车1500h |
44、 操作塔机时下列哪些吊装行为必须严格禁止(ABC )。
| A、拔桩 | B、斜拉、斜吊 |
| C、顶升时回转 | D、抬吊同一重物 |
45、 起重机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禁止下列( AD )行为。
| A、利用极限位置器停车 | B、起重机接近人时,给断续铃声或示警 |
| C、除指挥外的其他人员发出紧急停止信号,都必须立即执行 | D、起重作业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 |
46、 机械的寿命由于计算依据的不同,可分为(BCD )。
47、 WORD中在页眉/页脚中,能插入( ABC )。
48、 (多选题)机务人员应做好设备例行保养,主要是进行清洁、紧固( ACD )“十字作业”。
49、 (多选题)在钢筋机械的供电设备中实施两级保护,即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安装(AD )。
| A、漏电保护开关 | B、继电器 |
| C、交流接触器 | D、空气开关 |
50、 (多选题)起重机械常见的事故有(CD)。
| A、打伤事故 | B、触电事故 |
| C、机体倾覆事故 | D、吊物(具)失落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