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27:26
文档

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语言基础运用(共35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①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正值金秋,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成堆成簇;齐齐的庄禾,如烟如织;蔚蔚的森林,多姿多彩。真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山上的树木果实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了出来。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
推荐度:
导读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语言基础运用(共35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①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正值金秋,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成堆成簇;齐齐的庄禾,如烟如织;蔚蔚的森林,多姿多彩。真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山上的树木果实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了出来。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
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基础运用(共35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

 ①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

 正值金秋,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成堆成簇;齐齐的庄禾,如烟如织;蔚蔚的森林,多姿多彩。真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山上的树木果实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了出来。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像珍珠玛瑙似地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仿佛化了zhuāng( ),从根到梢一色jiāo( )红,齐刷刷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

 点缀着红色世界的还有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

 金风吹起,秋高气爽,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粗犷的世界。

(1)  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化妆 骄红 贮蓄(zhù) 粗犷(kuàng)

 .化装 娇红 贮蓄(chǔ) 粗犷(kuàng)

 .化装 娇红 贮蓄(chǔ) 粗犷(guǎng)

 .化妆 娇红 贮蓄(zhù) 粗犷(guǎng)

(2)  对文中“长”和“出”的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长”的第一笔是横,“出”的第三笔是竖折。

 .“长”的第一笔是撇,“出”的第三笔是竖。

 .“长”的第一笔是撇,“出”的第三笔是竖折。

 .“长”的第一笔是横,“出”的第三笔是竖。

(3)  文中的“秋高气爽”是出自古典诗文的成语,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请找出下面成语都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杞人忧天 不可救药 .一鸣惊人 三省吾身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完璧归赵

(4)  对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的特点。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大自然秋天山色的色彩缤纷。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山上的树木果实都红的闪亮,耀眼夺目。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了蓝天洁净如镜,杨树满树金黄的金秋美景。

2. 古诗文默写。(8分)

(1)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  《杰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是    ,    

(4)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欧由修《卖油翁》)

(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    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3. 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4分)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    ,    ;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    ,    。

4. 班级开展“走近鲁迅”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7分)

(1)  请概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60 字以内。

(2)  学校准备邀请本市作家李××为大家讲解如何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下面是班长写的邀请函,请你为他修改。

邀请函

李爷爷:

 您好!我是××中学学生代表××,我班正在开展“走近鲁迅”综合实践活动,想邀请您莅临我校,给师生讲一讲如何欣赏鲁迅的作品。若有时间,诚请您务必于 7月 1日下午 2 点,到学校大礼堂准时参加活动。

此致

 敬礼

2022.7.1

××中学学生会

i  邀请函在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第一处:    

第二处:    

ii  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应将“    ”一词删掉。

5.  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6分)

(1)  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出校训的后四字,即书法作品的后四个字。

(2)  结合书体特点,请你写出对上面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超过 8 个字)

二、阅读理解题(共55分)

6. 赏析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挂杖无时夜叩门。

(1)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说出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衍生意义。

(2)  诗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路,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①;食不给②,啖粥而读。既仕③,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④。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⑤,妻子⑥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苦学》)

【注】:①沃面:洗脸。②给:充足。③仕:做官。④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⑤食不重肉:吃饭时不多吃肉。⑥妻子:妻子和儿女。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i  ​蒙辞以军中多务

ii  ​卿言多务,孰若孤

iii  及鲁肃过寻阳

iv  仲淹刻苦自励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i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ii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iii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3)  【甲】文写鲁肃有何作用?请简要槪括。

(4)  从“孙权劝学”和“范仲淹苦读”这两个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8.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10分)

①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揽雌、海桑、红茄冬等。适宜生长在风平浪静、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红树林四季常绿,故称为“红树林”。

②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其功能类似于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状万千。最为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植株。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抵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③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红树林吸收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④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红树林的树皮中含有地单宁,可作鞣(róu)料和染料,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

⑤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风,抵制海浪侵袭,被誉为“天然的海防卫士”。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还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净化海水。另外

⑥由于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殊,所以种类相对贫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东方型,种类较为丰富;西方型,种类相对贫乏。我国的红树林共有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其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节选自苏宗棋《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1)  第①段文字依次介绍了红树林哪三方面的内容?

(2)  请根据第②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

(3)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刚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9.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2分)

 现在,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结果可想而知。

 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人生。

     。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有删改)

(1)  选文是如何引出中心论点的?

(2)  ​请根据选文第③段的内容在空白的横线上补写分论点。

(3)  ​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面哪项不能做选文的论据,请选出,并说明理由。

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谚语

②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③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10.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8分)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地“五四”,同时又非常地“中国”。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非洋派,也不老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去除层层叠叠油垢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作“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作“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好看;一则曰:好玩。

(有删改)

(1)  阅读选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

(2)  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地‘五四’,同时又非常地‘中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3)  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  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写作题(共60分)

11. 题目一:

 进入初中已经半个学期了。有些人给你启发,给你激励;有些人给你勇气,促你奋进……请将“让我    的人”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不少于 600 字。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

 学习知识,发展爱好,投身实践,游览山水……沉浸其中,可能会使你忘忧怡情、无比畅快,可能会使你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可能会使你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请你以“陶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不少于 600 字。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

一、

1.  

(1)  D

(2)  B

(3)  C

(4)  C

2. 

(1)  凭君传语报平安

(2)  独坐幽篁里(重点字:篁)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重点字:柝)

(4)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重点字:酌)

(5)  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重点字:德)

3.  它有眼睛,看到失意和彷徨;它有嘴,述说温暖和力量

4.  

(1)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看到众多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同胞被处死,让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

(2)  i  “此致”空两格写,“敬礼”顶格写;;落款处署名与日期对调位置。

ii  务必

5.  

(1)  厚德载物。

(2)  从字体、笔画、结构、章法或内涵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欣赏,意思对即可。

二、

6.  

(1)  在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2)  抒发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7.  

(1)  i  推托(推辞、拒绝)

ii  谁

iii  到了……的时候

iv  勉励、鼓励、激励

(2)  i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ii  士别三日(读书人分别一段时间),就应该重新换一种眼光看待(就应该另眼相看)。

iii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

(3)  通过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通过写鲁肃拜别蒙母,与吕蒙结友,表现鲁肃对吕蒙的敬佩之情(说明发奋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获得别人尊重的道理)。

(4)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胸有大志(胸怀天下),才能有巨大的学习动力;不论在何种困难下,都要能坚持(勤奋)学习;学习要有吃苦的精神。

8.  

(1)  解释什么是红树林;介绍其生长环境。

(2)  叶片上有排盐孔;大多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有密集的支柱根。

(3)  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

9.  

(1)  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耐心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2)  耐心成就成功之美。

(3)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进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4)  选③。因为选文的中心论点是耐心成就人生。③项侧重论述的是做事应克服困难、坚强,所以选③。

10.  

(1)  ①鲁迅先生长得好看;②鲁迅先生很“好玩”。

(2)  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不洋派。

(3)  过渡或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鲁迅“貌如其人”,启示下文深入探究鲁迅先生的为人。

(4)  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三、写作题(共1题)

11.  范文:

 让我感动的人

 什么是感动?当你夜晚在灯下苦读,母亲的一碗热粥是感动;当你寂寞阴霾,朋友电话中的一声问候是感动;当你生病住院时,朋友的探视、问候是感动;当你生活中遇到困难,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是感动。在我的脑海之中,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人,但是令我最感动的人却是我的数学老师——程东兴老师。

 有一件事让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记得那是 2018 年的那个冬天,中午大课间的时候,有的女生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讲笑话,不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有的正在看书;有的男生在教室里追逐打闹,我也不例外,玩的热火朝天、满头大汗的,于是我脱下了外衣,只留了一件毛线衣,正在这时,闹哄哄的教室里突然传来一声:“程老师来了!程老师来了!”,闹哄哄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接着老师走进了教室,班长说:“起立!”“老师您好!”“同学们好!”话音刚落,只听“咚”的一声,我的头撞在了桌脚上,只见鲜血顺着我的头流了下来,原来是叶杨把我的凳子给抽走了,让我坐了个空,程老师连忙把我扶了起来,抱起我就往外跑,跑到楼下才发现我身上只是穿了一件毛线衣,程老师连想也没想就连忙脱下他自己的衣服给我穿上,接着又抱起我飞快地跑向戴震路诊所,到了诊所,上气不接下气的对护士阿姨说:“快……快……我的学生……撞到了。”医生马上给我做了检查和清创。

 程老师一直在旁边握着我的手,安慰着我,让我不要害怕。可是这时我感到程老师的手是那么冰凉。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望着焦急的程老师,我默默的想,长大后我也要像程老师一样当一位人民教师,将我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范文:

 陶醉

 每当我有空时,总爱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慢慢欣赏一番。因为每一件物品,都会使我想起幼年时的事情。

 这时,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出现在我眼前。仔细一看,披着一头乌黑的亮发,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的她多么漂亮啊!我不禁陶醉起来。

 我记得,那时我只有七岁,妈妈带我去玩,在一家玩具店里,我看中了一个洋娃娃,但由于价钱太贵了,妈妈并没有买给我。于是,我开始生气了,一直都把小嘴巴翘起来,不理睬妈妈。回到家后,我一屁股蹲在了椅子上,开始大哭起来:“妈妈真坏……”

 这时候,妈妈走过来,微笑地摸摸我的头,说:“好孩子,别哭。不如我们现在一起来做个洋娃娃,好吗?”我听了后,笑了起来。于是我马上把眼泪擦干。跑到房间里去拿布、针、线。“来,我们先给娃娃弄个身体。”“好哇!”我拍着手说。于是,妈妈抓起我的小手,拿起针线和布缝起来。妈妈抓着我的小手缝了一针又一针,不一会儿,一个洋娃娃的模样便出来了。接着,我连忙把棉花往里塞,塞个饱饱的。然后妈妈又教我把头发、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缝在娃娃的头上。最后,我们帮她穿上一条可爱的连衣裙。“娃娃做成了!”,我高兴地欢呼。妈妈也欣然地笑了。

 这个娃娃看起来虽然并没有在商店的那个漂亮,但我仍然是那么的喜爱她。她让我陶醉,她洋溢出的母爱让我陶醉。

 到现在,我仍然感觉到当时在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感觉到妈妈微笑的甜蜜;感觉到妈妈爱我的深切……

 这一切都是让我陶醉的。

妈妈,我爱你!

文档

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语言基础运用(共35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①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正值金秋,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成堆成簇;齐齐的庄禾,如烟如织;蔚蔚的森林,多姿多彩。真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山上的树木果实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了出来。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