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27:42
文档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参考资料1、乐黛云,《21世纪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2005年11月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讲演。2、瑞夫汀·杰瑞米,《欧洲梦》,将在重庆出版社出版。3、《央视教科文行动——达利与现代艺术》。4、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一、术语:现代主义文学《牛津文学术语词典》解释modernismageneraltermappliedretrospective
推荐度:
导读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参考资料1、乐黛云,《21世纪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2005年11月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讲演。2、瑞夫汀·杰瑞米,《欧洲梦》,将在重庆出版社出版。3、《央视教科文行动——达利与现代艺术》。4、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一、术语:现代主义文学《牛津文学术语词典》解释modernismageneraltermappliedretrospective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乐黛云,《21世纪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2005年11月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讲演。

2、瑞夫汀·杰瑞米,《欧洲梦》,将在重庆出版社出版。

3、《央视教科文行动——达利与现代艺术》。

4、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

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

一、术语:现代主义文学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解释modernism

a general term applied retrospectively(回顾地)to the wide range of experimental and avant-garde(先锋,前卫)trends in the literature (and other art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cluding Symbolism, Futurism (未来主义),Expressionism, Imagism, Vorticism (旋涡主义画派),Dada, and Surrealism, along with the innovations of unaffiliated(非加盟) writers.

Modernist literature is characterized chiefly by a rejection of 19th-centery traditions and of their consensus between author and reader: the conventions of realism. For instance Franz Kafka.

Modernist writers tended to see themselves as an avant-garde disengaged from bourgeois(资产阶级) values, and disturbed their readers by adopting complex and difficult new forms and styles.

In fiction, the accepted continuity of chronological(按时间顺序的) development was upset by Joseph Conrad, Marcel Proust(普鲁斯特), and William Faulkner, while Joyce and Woolf attempted new ways of tracing the follow of characters thoughts in their stream-of-consciousness(意识流的) styles.

In poetry, Ezra Pound(庞德) and T.S. Eliot(艾略特) replaced the logical exposition(阐述) of thoughts with collages(拼贴) of fragmentary images and complex allusions(暗指、典故). 

二、现代主义产生的基础。

1、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异化。(《世界文学三百题》:“现代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

乐黛云(2005年11月世纪大讲堂):大家可以看到从19世纪开始的时候,浪漫主义刚刚兴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所有的作家都充满信心的,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它会给人类带来自由,带来,带来个性的这种发挥,当时的确是这样,因为不受的自由贸易,它可以给人带来一种人性的。可是到了后来,其实人不但没有,而是被机械束缚在机器上面了,你根本成天只能8个小时,12个小时做机械性的劳动,所以从这个时候,大概从19世纪开始不久,这种资本主义的缺点就一种逆反的发展,不但没有把个性,而且是把人约束在机器上面,一天到晚你除了体力劳动,你没有时间去想别的问题。所以这样从现代主义开始,它就是对这么一种从自由贸易的个性到附着于机器的人性的毁灭,附着于机器,而是被约束,现代主义带来了非常大的这种感伤的情绪,现代主义的感伤、绝望,或者是怀旧,大家看现代主义这种核心的东西,就是感伤、怀旧,不知道该怎么办,很绝望,现代主义多半是这样一种趋势。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看过法国的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做爱德加.莫兰,就是莫兰,他就提出来,他就曾经给联合国科教文写过一个长篇的报告,报告在2003年,在里尔召开的世界公民大会上,他提出这个报告。这个报告里边主要的内容就是说,“西方文明的福祉恰好包藏了它的祸根,它的个人主义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闭锁和隔绝、和孤独,它的盲目的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道德和心理的迟钝,就是大家都是追求钱,就是为了个满足这种赚钱的欲望,结果道德和内心的要求都开始迟钝了,了人们的智慧和能力,使人们对于复杂问题很难处理,所以这样的话,就西方的这种文化反思是非常彻底的”。

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我们看看整个二十世纪的情况:

1、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军备扩张;恐怖活动与反恐战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以前的战争相比,有新的特点,更令人不安。世界性的战争;核战争;随处都可能出现的战争。

2、科学技术的创新。克隆、转基因等生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各种新技术给人带来了舒适、方便的同时,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影响到人的精神心理状况。

3、经济、文化和道德状况的改变。经济全球化;性;消费主义(大众高消费);艺术娱乐化。

全球化意味着企业家或创业者能够在全世界上任何地方集资,并利用这些资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从事生产或销售。无论资本主义经济处于何种阶段,公司都是以是否获得最大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公司是全球化的核心推动力量。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是要把人变成机器或者说把人当成机器来用;后工业化时代则进而把人变成坐在电视机前的消费机器;而全球化时代产生的则是虚拟人。这种虚拟人是人和机器合二为一的“新人种”。(《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杨伯溆)

(后工业时代的个人、家庭、大众社会和公司)资本主义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全国性的公司、性公司就需要人才,能随时派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人才,因此,就必须打破家庭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在这种情况下,家用电器把妇女从家务中出来,男子也可以不再需要有妻子在家操持家务。电话及大众电子媒体的普及,使人不再需要以家庭为基础或后盾和外界发生关系,大家通过大众电子媒体直接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20世纪60年代的性则是对家庭神圣性的公开蔑视,因为结婚前的童贞状态是组织和维持家庭的基本条件之一。

也许人的精神本性上需要安定、长久的信任,需要深入的沟通和真挚的爱护,也许从族类而言,需要保护后代的安全和自身的健康。一向以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的美国,在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上正在逐渐走向保守。美国国会2005年批准的预算中,专门划拨了1.7亿美元“禁欲教育专项资金”。“禁欲教育”主张只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持婚前性纯洁,不提供避孕知识,甚至禁止提到避孕。美国有ATM卡的说法,即“婚前禁欲” (abstinencetillmarriage)的英文缩写。国际上预防艾滋病有ABC原则,即“禁欲”,不进行性活动;“忠诚”,夫妻双方或有性伙伴关系的双方互相忠诚;“安全套”,性行为中正确使用高质量的安全套。]

2、各种哲学、心理学思潮的影响。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intuitionism)(1859~1941)Henri Bergson,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代表。他的全部哲学都是攻击唯物主义和决定论的,在认识方法上则贬低理智而推崇直觉,认为抽象的概念分析只能歪曲实在,唯有依靠本能的直觉才能体验世界的本质。他还把生命和物质对立起来,指出在进化过程中生命和精神表现为上升的运动,物质表现为下降的运动。柏格森的哲学在 20 世纪初曾风行一时。代表作有《 创造进化论》等。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哲学,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Sigmund Freud,(1856~1939),psychoanalysis。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1966),《形而上学导论》。

3、20世纪的社会使人焦虑、困惑和怀疑。因此现实主义的再现手法往往难以传导社会的密奥和作家的认识。例:

卡夫卡说:“读报像抽烟;人们不得不向压迫者支付他自己的中毒费用。”

家庭是社会中最普通顺理的因素,可卡夫卡说:“一切都挂着错误的旗帜航行,没有一个字名副其实。比如我现在回家,然而这只是表面上如此。实际上,我在走进一座专门为我建立的监狱,而这座监狱完全像一幢普通的民宅,除了我自己,没有人把它看成监狱,因而就更糟糕更残酷。”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个泛概念,是许多文学派别的总称,各派都有自己的主张和风格。但总体上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征:

反对十九世纪传统。

由描写客观到表现主观的文学转向;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由现实主义转向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思想与意象碎片的拼贴;用典、象征。

四、表现主义派别简介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艺派别。

表现主义画家反对模拟自然和再现外在世界的印象,主张突破事物的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的本质,主张用“表现”代替“描写”。崇尚原始艺术的古朴和幼稚,往往将自然事物变形,或加以分解,使画面凌乱破碎,线条粗犷,明暗对比强烈。

小说家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的异乎寻常的变形和扭曲,但细节可能又客观而真实。表现主义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语言短促而不连贯,充斥口号式的套语和声嘶力竭的喊嚎。(瑞典,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

五、如何看现代主义文学

(李敖:我不喜欢伤痕的文学,以后的伤痕文学我比较喜欢八个字的评语,就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

德里达,Jacques Derrid ,1930-2004.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1967年)、《声音与现象》(1967年)《书写与差异》(1967年)、《散播》(1972年)、《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年)、《人的目的》(1980年)、《马克思的幽灵》等。《文学行动》是他90年代的新作,汇聚了他各个时期以来的文学思考,这既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异想天开的批评著作。

福柯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论摄影》(On Photography)(1977)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文学的方向

生存方式的追寻——从“美国梦”到“欧洲梦”

多元文化的交流

文档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发展的方向参考资料1、乐黛云,《21世纪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2005年11月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讲演。2、瑞夫汀·杰瑞米,《欧洲梦》,将在重庆出版社出版。3、《央视教科文行动——达利与现代艺术》。4、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一、术语:现代主义文学《牛津文学术语词典》解释modernismageneraltermappliedretrospective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