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气吸入技术试题
1.加压给氧适用于下列哪种病人?
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急性肺水肿
C。颅脑损伤
D。哮喘严重者
E。巴比妥中毒
答案:B。急性肺水肿
2.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长度为?
A。鼻尖至耳垂
B。鼻尖至耳垂的1/2
C。鼻尖至耳垂的1/4
D。鼻尖至耳垂的2/3
E。鼻翼至耳垂
答案:D。鼻尖至耳垂的2/3
3.下列情况哪项不是缺氧的主要临床表现?
A。烦躁不安,脉搏增快
B。喘息、鼻翼煽动
C。四肢末梢紫绀
D。血压下降
E。神志不清
答案:D。血压下降
4.病人用氧后,缺氧症状无改善、呼吸困难加重,你首先应采取:
A。马上通知医生处理
B。调节氧流量,加大吸氧量
C。注射呼吸兴奋剂
D。检查吸氧装置及病人鼻腔
E。气管插管给氧
答案:D。检查吸氧装置及病人鼻腔
5.停用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A。关紧总开关→关好流量表→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B。关紧总开关→取下鼻导管→关好流量表
C。取下鼻导管→关紧总开关→再关流量表
D。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气
E。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答案:E。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6.在用氧过程中,要调节氧流量,应采取的方法是:
A。拔出导管调节流量
B。直接调节氧流量
C。分离导管调节氧流量
D。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氧流量
E。更换流量表
答案:C。分离导管调节氧流量
7.要求吸氧浓度达到45%,其流量为:
A。3L
B。4L
C。5L
D。2L
E。6L
答案:E。6L
8.氧气表压力指针降到多少时即不可再用:
A。0.5kg/cm²
B。2kg/cm²
C。3kg/cm²
D。5kg/ cm²
E。6.5kg/ cm²
答案:D。5kg/ cm²
9.为达到治疗效果,吸氧的浓度应不低于:
A。35%~45%
B。50%
C。20%
D。25%
E。60%
答案:D。25%
10.氧气表上的减压器,可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至:
A。0.5~1 kg/ cm²
B。2~3 kg/ cm²
C。4~5 kg/ cm²
D。6~7 kg/cm²
E。10 kg/ cm²
答案:B。2~3 kg/ cm²
11.患者XXX,男,50岁,因肺心病收住院治疗,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及口唇紫绀,血气分析:PaO
2〉
37mmHg,PaCO
2〉
69mmHg。根据病人症状及血气分析,判断其缺氧程度为:
A。轻度缺氧
B。中度缺氧
C。重度缺氧
D。极重度缺氧
答案:C。重度缺氧
1.缺氧的类型包括低氧血症、组织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原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贫血、高原缺氧等。
2.吸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公式为:吸氧浓度(%)=氧流量(L/min)×100÷患者分钟通气量(L/min)。
3.急性肺水肿病人吸氧时,湿化瓶内需盛20%~30%酒精是为了增加氧气湿度和温度,减少氧气刺激呼吸道的干燥和损伤,促进氧气吸收和利用。
文章格式错误已修正,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患者为60岁男性,患有反复咳嗽和咳痰20年,每年发作超过3个月。5年前出现活动时气短,治疗后有所缓解。一周前因受凉,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伴有双下肢水肿、少尿、轻度嗜睡。患者自行服用利尿药未见好转,于是入院。体检显示患者体温为38.5℃,呼吸频率为20次/分,心率为120次/分,血压为130/85mmHg。患者处于嗜睡状态,皮肤红润,温暖多汗,颈静脉怒张,胸部为桶状,双下肢出现水肿。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30,PaCO2.80mmHg,PaO2.50mmHg。根据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问题是:(1)根据血气分析,患者的呼吸衰竭类型是什么?(2)患者的氧疗原则是什么?
参:
1)根据血气分析,患者的呼吸衰竭类型为Ⅱ型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并伴有高碳酸血症。
2)患者的氧疗原则是尽可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缺氧状态,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但是,需要注意氧中毒的风险,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同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以上公式中,21指的是空气中氧浓度(20.93%),4为系数。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急性肺水肿病人需吸入的氧气量。
急性肺水肿病人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出带有粉红色泡沫样痰的症状。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可以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这样可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其破裂并消除泡沫。这样可以扩大气体和肺泡壁的接触面,使气体更容易地弥散,从而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案例分析]
该病人被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