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海学校 包雪艳
| 学 科 | 语文 | 教学对象 | 五年级学生 | |
| 教学内容 | 《梅花魂》 | |||
|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相连”的特点。 2.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3.懂得梅花所象征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 |||
| 教学媒体使用情况描述 | 媒体名称 | 幻灯片 | 媒体类型 | ppt |
| 媒体内容 | 《梅花魂》 | 媒体来源 | 现有 | |
| 媒体在 教学中的作用 |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
| 使用方式 | 在教学环节中演示 | |||
| 媒体利用 成功之处 | 1.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出示: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 2.出示图文片(图文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 |||
| 媒体使用 不足之处 | 在课堂利用上,有的地方不是更恰当,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 |||
| 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理 |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 |||
| 思 考 | 本课中,通过试讲时的试探,学生对珍爱梅图事件较易理解,对后文的爱国也能理解,不易理解的是爱梅与爱国的关系以及送梅花绢的原因以及外祖父三次哭泣的原因。学生理解不了几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是因为没有走进情境,没有设身处地理解外祖父的心境。 我的教学设计太过注重分析写法,几个小故事有些支离破碎,忽视了整体情感,导致学生理解写法也很生硬,没有找到线索有效结合。而且,我的教学设计低估了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在学生已懂的部分耽误了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课挖掘不够深入。 课堂结构有问题,学生逐步在走“近”故事,但没有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走“进”故事情境中的主人公,在刚开始领悟主人公情感时已经接近了课堂的尾声,课堂的情感高潮没有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