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简介
1.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下设实验单位
机械学院新微机室、机械专业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国家教学基地、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机电液教学设备开发中心。
2.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部分实验单位介绍
2.1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专业教学实验中心
2.1.1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专业教学实验中心简介
机械专业教学实验中心于2001年由学校教务处批准成立,属院级专业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6个专业实验室:设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室、机电液自动控制技术实验室、现代制造技术实验室、材料成形技术实验室、工业工程实验室、车辆工程实验室。现有教学实验设备980台件,价值400余万元,实验室用房1200m2。
实验中心主要承担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学研究等任务,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5个专业开设了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
2.1.2 实验中心设置
1. 机电液自动控制技术实验室
2.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室
3. 现代制造技术专业实验室
4.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5. 车辆工程专业实验室
6. 工业工程实验室
2.2 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2.1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实验室,始建于1952年。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机械性能测试与综合分析、机电流体传动控制、机械创新设计、机械CAD/CAE/CAM、机械精度测试测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快速原型制造、工程综合实践等9个实验室和机械创新陈列展示、机械及零部件陈列展示室。
通过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建设、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十五”211 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学校自筹资金建设,累计投入1123万元经费购置现代实验仪器设备和进行实验室改造。设备总资产已达1455.57万元,实验室面积达86平方米,实验教学环境优良,面向全校理工类32个专业开出各类机械基础实验10,每年接纳学生10590人,学生实验人时数达55.128万。
2.2.2 实验中心下设实验室
1、机电液控制实验室
2、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
3、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室
4、材料成形实验室
5、工程训练中心
6、快速原型制造实验室
7、气动技术中心
8、汽车系实验室
9、重点实验室开放
3.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大型仪器设备一览
| 仪器编号 | 仪器名称 | 型号 | 单价 | 厂家 国别 | 购置 日期 |
| 20011032 | 立式加中心 | TV5 | 1196000 | 日本 | 2001.05 |
| 04014303 | 振动与噪声测试分析系统 | 3560C-T04 | 807855 | 丹麦 | 2004.11 |
| 03000207 | 钻洗加工中心 | αT10A | 747000 | 日本 | 2003.01 |
| 05021396 | 非接触三维扫描仪 | 3030RGB/MS/PS | 735965 | 美国 | 2005.03 |
| 03004039 | 声强测试系统及声级计测试系统 | Pule3560c | 698776 | 丹麦 | 2003.09 |
| 050100 | 燃烧分析仪 | DEWE-2010-CA-PR0-OF | 4791 | 瑞士 | 2005.01 |
| 20011034 | 蜗杆数控磨床 | NCQ50 | 421000 | 中国 | 2001.02 |
| 03020036 | 气动电气动综合教学系统 | FESTO | 383582.1 | 中国 | 2003.08 |
| 05012930 | 振动模态分析系统 | SC305 | 361401 | 比利时 | 2005.01 |
| 03003361 | 超高压数控万能切割机床 | ZCSD-1-B | 343000 | 中国 | 2003.09 |
| 20011031 | 真空离子镀膜机 | TX-4B | 330000 | 中国 | 2001.01 |
| 03000204 | 数控实验系统 | FANUC 21IMB | 290500 | 日本 | 2003.01 |
| 20020020 | 动密封轴承试验机 | MDZ-2800 | 250000 | 中国 | 2001.03 |
| 03000205 | 数控实验系统 | FANUC 0-MD | 249000 | 日本 | 2003.01 |
| 05010063 | 车辆平顺性和振动测试系统 | LDV832P | 242727 | 丹麦 | 2005.01 |
| 04022325 | 紫外光快速成型机 | CPS250 | 240000 | 中国 | 2004.05 |
| 04012321 | 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 | DCPS系列 | 213000 | 中国 | 2004.06 |
| 03001447 | 服务器 | KT-02-GCS-7830 | 212000 | 中国 | 2003.02 |
| 04023816 | 混合动力汽车实验台 | ISG型 | 211416 | 中国 | 2004.12 |
| 03000206 | 数控实验系统 | FANUC 0-TD | 207500 | 日本 | 2003.01 |
| 03004704 | 万能试验机 | WDW3100 | 185000 | 中国 | 2003.11 |
| 03000203 | 数控实验系统 | FANUC POWER MATEO | 182600 | 日本 | 2003.01 |
| 20011021 | 数控快走丝线切割机床 | DK7740B | 182000 | 中国 | 2001.02 |
| 04021056 | 小型机服务器 | 曙光天演EP630 | 155000 | 中国 | 2004.04 |
| 04022204 | 图形工作站 | SGISIEICONGRAPHICS | 150299 | 美国 | 2004.07 |
| 04022205 | 图形工作站 | SGISIEICONGRAPHICS | 150299 | 美国 | 2004.07 |
| 05010804 | 微等离子体氧化处理系统设备 | MPOS100 | 148500 | 中国 | 2005.01 |
| 20014409 | 精密数控车床 | CNC4075B | 140000 | 中国 | 2001.09 |
| 04020087 | UNIX服务器 | SUNENTERPRISE450 | 130000 | 中国 | 2004.01 |
| 03008455 | 应用服务器 | BEAWEBIOGICADVANTAG | 125000 | 中国 | 2003.12 |
| 03002452 | 机.电.液数控实验系统 | JDYK-1 | 124257.8 | 中国 | 2003.07 |
| 03002314 | 模拟转子试验台 | RK4 | 116682 | 美国 | 2003.05 |
| 20013998 | 小型工业机器人 | 安川 | 106656.7 | 日本 | 2001.09 |
| 20013999 | 小型工业机器人 | 安川 | 106656.7 | 日本 | 2001.09 |
| 20017000 | 小型工业机器人 | 安川 | 106656.7 | 日本 | 2001.09 |
| 03001444 | 服务器 | KT-02GCS-DSS | 106000 | 中国 | 2003.05 |
| 03001445 | 服务器 | KT-02GCS-DSS | 106000 | 中国 | 2003.02 |
| 03001446 | 服务器 | KT-02GCS-DSS | 106000 | 中国 | 2003.02 |
| 20010591 | 油压三轮滚牙机 | YC-30A | 100000 | 中国 | 2001.02 |
1.单输出脉动式无级变速器设计成果
此次毕业设计,我的题目为双输出脉动无级变速器曲柄调速结构优化设计,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我见到了和我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产品:单输出脉动无级变速器(图1、2)。
图1 单输出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原理图
图2 单输出脉动式无级变速器成品图
单输出脉动无级变速器通过调节连杆与机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速。此设计为单输出方式,若实现多级输出,产品结构尺寸必定会增大;但相对双输出脉动无级变速器而言,此设计结构更简单,这也是设计的一大优点。
虽然单输出脉动无级变速器与双输出脉动无级变速器在原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此设计仍为个人的毕业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作用。通过分析设计成品的优缺点、工艺、性能等指标,可以提前发现在毕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缩短设计周期。
2.新型非摩擦连续作用无级变速器的分析与设计
在双输出脉动式无级变速器调速机构的设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调速方案的确定。
因设计要求提出要实现在机构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实现无极调速,这种方案的实现需要比较复杂机构,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国内外相似产品很少。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实用的调速机构困难很大。
通过此次对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部分科研成果的参观,我们从其“新型非摩擦连续作用无级变速器的分析与设计”(图3、4、5)的成果中获得了灵感。
新型非摩擦连续作用无级变速器的原理解决了结构在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实现无极调速的问题,而且,此产品经过设计变化,成功移植到牛头刨床之内,实现了牛头刨床的无极调速。这也充分证明了此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但此产品同时也存在一些结构上的问题,比如调速机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自锁,调速不能顺利进行等。要运用此设计的原理,就必须对设计进行针对性分析,解决其存在的缺点和结构不合理之处。
图3双偏心手动调节方式
图4移动偏心式手动调节方式
图5 半自动调节方式
三:参观学习心得
1.个学期间对我院实验、实习的总体情况概述
目前,我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方面理论与实验、实习教学在某些方面无法实现同步进行。
集中实践的方法。即先讲理论,待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统一、集中性实验、实习。例如,大三学习的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授课方法是在理论课结束之后,集中到车间接触实体机床。
2.对上述情况弊端的分析
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同样拿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举例。一台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和原理往往比较复杂,而课本和教学过程中,对机床结构的讲解大部分运用原理图、机床剖视图结合文字说明的方法。
这样,为了讲清楚知识点,教师往往需要对一个结构进行长时间反复的讲解。但缺乏对机床实体的宏观认识,即使说明很清楚,也往往令学生在理解机床某些结构的过程中产生困惑、错误的理解等。而等到全部理论结束之后,大量的问题被积压,在短时间的集中实践过程中,大部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问题,但理论课已经结束,新问题也无法解决。
3.个人建议
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式教学。
采用理论与实践循环式教学的模式,在理论课上老师对理论的讲解,若学生有疑问或者不理解,可运用在实践课的机会加以解决。而且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同样可以反馈到理论教学,通过重复理论,得到解决。
而且,必要时,可以在实践现场进行理论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而且通过结合了实体可以有效缩短教师对复杂性结构的讲解时间。
4.实现科研项目的产品化
在对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基于础学院科研项目的产品。例如上面提到的单输出脉动式无级变速器、新型非摩擦连续作用无级变速器。将研究课题加工成产品,可以更直观的发现理论中的优缺点,以及理论在实际运用之中的可行性。通过对成品的实验,即使改进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此后的科研项目提供宝贵经验,避免同一问题在科研课题中的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