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文言文完全解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题一.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21:14
文档

2017《文言文完全解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题一.doc

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一)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环谒()于邑人机杼()鞍()鞯()辔()头mǐn()然众人矣朔气传金tuò()shè()猎世lì()耕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1)父异焉()(2)即书诗四句()(3)稍稍宾客其父()(4)卒之为众人()(5)木兰当户织()(6)愿为市鞍马()(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8)赏赐百千强()(9)木兰不用尚书郎()(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即更刮目相待()(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
推荐度:
导读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一)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环谒()于邑人机杼()鞍()鞯()辔()头mǐn()然众人矣朔气传金tuò()shè()猎世lì()耕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1)父异焉()(2)即书诗四句()(3)稍稍宾客其父()(4)卒之为众人()(5)木兰当户织()(6)愿为市鞍马()(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8)赏赐百千强()(9)木兰不用尚书郎()(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即更刮目相待()(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
  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一)

一、基础过关。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环谒(    )于邑人     机杼(     )    鞍(    )鞯(    )   辔(    )头 

mǐn(    )然众人矣    朔气传金tuò(    )    shè(    )猎    世lì(    )耕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1)父异焉(            )         (2)即书诗四句(              )

(3)稍稍宾客其父(         )      (4)卒之为众人(            )

(5)木兰当户织(             )    (6)愿为市鞍马(          )

(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8)赏赐百千强(            )

(9)木兰不用尚书郎(              )(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11)即更刮目相待(              ) (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贤于材人远矣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对镜帖花黄

(4)出门看火伴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

(1)泯然众人矣

古义:                                    今义: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义:                                    今义: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5. 一词多义辨析。

         蒙乃始就学(       )                  将军百战死(      )

(1)就                                 (2)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出郭相扶将(         )

         并自为其名(       )                    环谒于邑人(      )

(3)自                                 (4)于   贤于材人(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二、能力提升

6.名句默写。

(1)《伤仲永》中方仲永的才能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

(2)(2012·广东肇庆)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2012·山东烟台)                  ,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4)(2012·四川巴中)秋,时而萧瑟,时而明快,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秋景或带有“秋”字的连续完整的两句:                     ,                     。

(5)(2012·浙江嘉兴)以书为友。古诗文中有很多关于读书学习的经典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7.翻译下面语句。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8.写出下面成语的源出句。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2)扑朔迷离

(3)吴下阿蒙

三、语段阅读。

(一)(2011·安徽省)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0.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1.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1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二)(2012·浙江宁波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去掉分值,题号19——22应为13——16题)

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一)

1.yè   zhù   ān  jiān   pèi   泯   柝   涉   隶

2.(1)对……感到惊异    (2)写   (3)以宾客之礼相待    (4)最终   (5)门   (6)买   (7)只   (8)有余,多   (9)愿做   (10)难道   (11)重新   (12)认清

3.(1)“材”通“才”,才能    (2)“扳”通“攀”,牵引、拉    (3)“帖”通“贴”,粘贴   (4)“火”通“伙”,同伙    (5)“邪”通“耶”,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4.(1)普通人,平常人;    许多人,大家    

(2)文采和道理;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3)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一种学位

(4)历史;   过去的事情

5.(1)从事;   完成      (2)将领;   无实义,“扶将”即“扶持”    (3)自己;   介词,从    (4)介词,在;  介词,比;   介词,从

6.(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万里赴戎机 

(3)愿驰千里足

(4)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5)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1)从此指定东西让他作诗,他马上就能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2)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

(3)将军和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4)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

8.(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 (1)或:有时    (2)见:显现   (3)等:等同    (4)安:怎么 ,怎能    (5)执:拿着,举着

10.(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1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2.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13.(1)A  (2)B

14.D(选项A中,两个“乃”,前者指“于是、就”,后者是“才”的意思;选项B中,两个“以”,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介词“凭”;选项C中,两个“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到”。选项D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15.C(这个画线句子中,“坐”是一个通假字,通“座”,“众坐”即“在座的众人”。“呓”即“呓语”,即说梦话。“呓诵文”即在梦中背诵诗文,这里的“文”专指《易经》这部书。)

16. 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  (意思符合即可)

附:参考译文:

吕蒙来到吴国,孙权劝他好好做学问。于是他博览群书,并以《易经》为主,经常在孙策身边谈经论道,有时还喝得大醉。一日,他在梦中背诵《易经》一部。不久后他就醒了,大家都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吕蒙说:“我在梦里遇见了伏羲、文王和周公,他们和我谈论国家兴亡之事、天地宇宙之理,观点精辟绝妙。他们可不只是空发议论,仅仅背诵原文而已啊。”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背《易经》这件事了。

文档

2017《文言文完全解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题一.doc

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一)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环谒()于邑人机杼()鞍()鞯()辔()头mǐn()然众人矣朔气传金tuò()shè()猎世lì()耕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1)父异焉()(2)即书诗四句()(3)稍稍宾客其父()(4)卒之为众人()(5)木兰当户织()(6)愿为市鞍马()(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8)赏赐百千强()(9)木兰不用尚书郎()(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即更刮目相待()(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