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3分)在实数,,,0,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3分)已知点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Q(﹣a2﹣1,﹣a+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3分)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是( )
A.﹣2 B.0 C. D.
4.(3分)有下面几个样本用以统计某路口在学校放学时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其中,合适的样本是( )
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
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
C.选取每周周日作为样本
D.从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中各选两周作为样本
5.(3分)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 B.4 C.±2 D.±4
6.(3分)如图,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c<b<a B.ac>ab C.cb>ab D.c+b<a+b
7.(3分)方程x+y=5的自然数解有( )个.
A.4 B.5 C.6 D.7
8.(3分)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 )
A.∵∠1=∠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B∥CD,∴∠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AD∥BC,∴∠BAD+∠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DAM=∠CBM,∴A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9.(3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和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2 B.3 C.4 D.5
10.(3分)如图,在矩形OABC中,OA=8,OC=4,沿对角线OB折叠后,点A与点D重合,OD与BC交于点E,则点D的坐标是( )
A.(4,8) B.(5,8) C.(,) D.(,)
11.(3分)某商店将定价为3元的商品,按下列方式优惠销售:若购买不超过5件,按原价付款;若一次性购买5件以上,超过部分打八折.小聪有27元钱想购买该种商品,那么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件呢?若设小聪可以购买该种商品x件,则根据题意,可列不等式为( )
A.3×5+3×0.8x≤27 B.3×5+3×0.8x≥27
C.3×5+3×0.8(x﹣5)≤27 D.3×5+3×0.8(x﹣5)≥27
12.(3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a<﹣3 B.﹣4≤a<﹣3 C.a<﹣3 D.﹣4<a<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3.(3分)的平方根是 ;﹣2的相反数是 :|﹣3|= .
14.(3分)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我们知道∠1=∠2,那么其理由是 .
15.(3分)某中学抽取部分学生对“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后列频数分布表(部分)如下:
| 项目 | 乒乓球 | 羽毛球 | 篮球 | 足球 |
| 频数 | 80 | 50 | ||
| 百分比 | 40% | 25% | m |
16.(3分)若是第三象限内的点,且a为整数,则a= .
17.(3分)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 度.
18.(3分)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如图,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果大长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那么,每块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8分)解方程
(1)
(2)
20.(10分)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1<4(x﹣1)+5
(2)
21.(8分)如图,已知EF∥AD,∠1=∠2,∠BAC=70°,求∠AGD(请填空)
解:∵EF∥AD
∴∠2= (
又∵∠1=∠2
∴∠1=∠3( )
∴AB∥ ( )
∴∠BAC+ =180°( )
∵∠BAC=70°( )
∴∠AGD= ( )
22.(10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也可以促进我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云南某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一段时间后,学校对部分学生每周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并绘制了不完整的图表,如图所示:
| 时间(时) | 频数 | 百分比 |
| 0≤x<3 | 10 | 10% |
| 3≤x<6 | 25 | m |
| 6≤x<9 | n | 30% |
| 9≤x<12 | a | 20% |
| 12≤x<15 | 15 | 15% |
(1)填空:m= .n= .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该校共有3600名学生,估计学生每周阅读时间x(时)在6≤x<12范围内的人数有多少人?
23.(10分)已知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点G为平面内一点,连接EG、FG.
(1)如图1,当点G在AB、CD之间时,请直接写出∠AEG、∠CFG与∠G之间的数量关系 ;
(2)如图2,当点G在AB上方时,且∠EGF=90°,求证:∠BEG﹣∠DFG=90°;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E作直线HK交直线CD于K,使∠HEG与∠GEB互补,FT平分∠DFG交HK于点T,延长GE、FT交于点R,若∠ERT=∠TEB,请你判断FR与HK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不可以直接用三角形内角和180°)
24.(10分)某自行车行销售甲、乙两种品牌的自行车,若购进甲品牌自行车5辆,乙品牌自行车6辆,需要进货款9500元,若购进甲品牌自行车3辆,乙品牌自行车2辆需要进货款4500元.
(1)求甲、乙两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分别为多少元?
(2)今年夏天,车行决定购进甲、乙两种品牌自行车共50辆,在销售过程中,甲品牌自行车的利润率为80%,乙品牌自行车的利润率为60%,若将所购进的自行车全部销售完毕后其利润不少于29500,那么此次最多购进多少辆乙种品牌自行车?
25.(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2,点E是边BC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运动到点B停止,速度为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连接PE,过点E作PE的垂线交射线AD与点Q,连接P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1时,sin∠PEB= ;
(2)是否存在这样的t值,使△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PEQ的面积等于10?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3分)在实数,,,0,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实数,,,0,π,中,无理数有:、、π,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
2.(3分)已知点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Q(﹣a2﹣1,﹣a+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根据y轴负半轴上点的纵坐标是负数求出a的取值范围,再求出点Q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正负情况,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解:∵点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
∴a<0,
∴﹣a2﹣1<0,﹣a+1>0,
∴点Q在第二象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3.(3分)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是( )
A.﹣2 B.0 C. D.
【分析】先估算出的范围,再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即可.
【解答】解:﹣2<0<,
即最大的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算术平方根、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能熟记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4.(3分)有下面几个样本用以统计某路口在学校放学时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其中,合适的样本是( )
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
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
C.选取每周周日作为样本
D.从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中各选两周作为样本
【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解答】解: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不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故A不合题意;
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故B不合题意;
C、选取每周周日作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故C不合题意;
D、从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中各选两周作为样本,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5.(3分)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 B.4 C.±2 D.±4
【分析】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4,4的算术平方根是2,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6.(3分)如图,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c<b<a B.ac>ab C.cb>ab D.c+b<a+b
【分析】先根据数轴的特点得出a>0>b>c,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0>b>c.
A、∵a>0>b>c,∴c<b<a,故此选项错误;
B、∵b>c,a>0,∴ac<ab,故此选项正确;
C、∵c<a,b<0,∴cb>ab,故此选项错误;
D、∵c<a,∴c+b<a+b,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根据数轴的特点确定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的符号及大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3分)方程x+y=5的自然数解有( )个.
A.4 B.5 C.6 D.7
【分析】首先用x表示y,再进一步根据x等于0、1、2、3、4、5,对应求出y的值,只要y值为自然数即可.
【解答】解:∵x+y=5,
∴y=5﹣x,
当x=0时,y=5,当x=1时,y=4;当x=2时,y=3;
当x=3时,y=2;当x=4时,y=1;当x=5时,y=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设x的值为定值,然后求出y的值,看y值是否为自然数即可.
8.(3分)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 )
A.∵∠1=∠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B∥CD,∴∠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AD∥BC,∴∠BAD+∠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DAM=∠CBM,∴A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分析】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1=∠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
B.∵AB∥CD,∴∠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
C.∵AD∥BC,∴∠BAD+∠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
D.∵∠DAM=∠CBM,∴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
9.(3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和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2 B.3 C.4 D.5
【分析】将m看做常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x和y,再根据x+y=0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
【解答】解:解方程组得:,
∵x和y互为相反数,
∴x+y=0,
则7m﹣12﹣4.5m+7=0,
解得:m=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分)如图,在矩形OABC中,OA=8,OC=4,沿对角线OB折叠后,点A与点D重合,OD与BC交于点E,则点D的坐标是( )
A.(4,8) B.(5,8) C.(,) D.(,)
【分析】由四边形ABCD为矩形,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到两对边相等,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OA=OD,两对角相等,利用HL得到直角三角形BOC与直角三角形BO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及等角对等边得到OE=EB,在直角三角形OCE中,设CE=x,表示出O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确定出CE与OE的长,进而由三角形COE与三角形DEF相似,求出DF与EF的长,即可确定出D坐标.
【解答】解:∵矩形ABCO中,OA=8,OC=4,
∴BC=OA=8,AB=OC=4,
由折叠得到OD=OA=BC,∠AOB=∠DOB,∠ODB=∠BAO=90°,
在Rt△CBO和Rt△DOB中,
,
∴Rt△CBO≌Rt△DOB(HL),
∴∠CBO=∠DOB,
∴OE=EB,
设CE=x,则EB=OE=8﹣x,
在Rt△CO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8﹣x)2=x2+42,
解得:x=3,
∴CE=3,OE=5,DE=3,
过D作DF⊥BC,可得△COE∽△FDE,
∴==,即==,
解得:DF=,EF=,
∴DF+OC=+4=,CF=3+=,
则D(,),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1.(3分)某商店将定价为3元的商品,按下列方式优惠销售:若购买不超过5件,按原价付款;若一次性购买5件以上,超过部分打八折.小聪有27元钱想购买该种商品,那么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件呢?若设小聪可以购买该种商品x件,则根据题意,可列不等式为( )
A.3×5+3×0.8x≤27 B.3×5+3×0.8x≥27
C.3×5+3×0.8(x﹣5)≤27 D.3×5+3×0.8(x﹣5)≥27
【分析】设小聪可以购买该种商品x件,根据总价=3×5+3×0.8×超出5件的部分结合总价不超过27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此题得解.
【解答】解:设小聪可以购买该种商品x件,
根据题意得:3×5+3×0.8(x﹣5)≤27.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12.(3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a<﹣3 B.﹣4≤a<﹣3 C.a<﹣3 D.﹣4<a<
【分析】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已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5个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是﹣4≤a<﹣3.
【解答】解:解不等式x﹣a>0,得:x>a,
解不等式3﹣2x>0,得:x<1.5,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5个,
∴﹣4≤a<﹣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知识点,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已知得出a的取值范围.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3.(3分)的平方根是 ±3 ;﹣2的相反数是 ﹣+2 :|﹣3|= 3﹣ .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相反数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答.
【解答】解:=9,9的平方根是±3;﹣2的相反数是﹣+2:|﹣3|=3﹣.
故答案为:±3;﹣+2;3﹣.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平方根的定义、相反数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性质.
14.(3分)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我们知道∠1=∠2,那么其理由是 同角的补角相等 .
【分析】依据∠1+∠3=180°,∠2+∠3=180°,即可得到∠1=∠2,依据为同角的补角相等.
【解答】解:∵直线AB,CD交于点O,
∴∠1+∠3=180°,∠2+∠3=180°,
∴∠1=∠2(同角的补角相等),
故答案为:同角的补角相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解题时注意:同角的补角相等.
15.(3分)某中学抽取部分学生对“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后列频数分布表(部分)如下:
| 项目 | 乒乓球 | 羽毛球 | 篮球 | 足球 |
| 频数 | 80 | 50 | ||
| 百分比 | 40% | 25% | m |
【分析】先根据乒乓球的频数及频率求得被调查的学生总数,再用羽毛球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继而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m的值.
【解答】解:由表可知被调查的学生总数为80÷0.4=200,
∴羽毛球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00%=25%,
则m=1﹣(40%+25%+25%)=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率)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频数÷总人数.
16.(3分)若是第三象限内的点,且a为整数,则a= 2010 .
【分析】根据第三象限点的符号为(﹣,﹣)可得a的取值范围,根据a为整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是第三象限内的点,
∴a﹣2011<0,41﹣<0,
∴a<2011,a>2009,
∴2009<a<2011,
∵a为整数,
∴a=2010,
故答案为2010.
【点评】主要考查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用到的知识点为:第三象限点的符号为(﹣,﹣).
17.(3分)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 80 度.
【分析】设∠EPC=2x,∠EBA=2y,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PF=∠EPF=x,∠EBF=∠FBA=y,根据外角的性质得到∠1=∠F+∠ABF=42°+y,∠2=∠EBA+∠E=2y+∠E,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CPF=x,∠2=∠EPC=2x,于是得到方程2y+∠E=2(42°+y),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设∠EPC=2x,∠EBA=2y,
∵∠EBA、∠EP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
∴∠CPF=∠EPF=x,∠EBF=∠FBA=y,
∵∠1=∠F+∠ABF=40°+y,
∠2=∠EBA+∠E=2y+∠E,
∵AB∥CD,
∴∠1=∠CPF=x,∠2=∠EPC=2x,
∴∠2=2∠1,
∴2y+∠E=2(40°+y),
∴∠E=80°.
故答案为:8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不相邻的内角的和,正确设未知数是关键.
18.(3分)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如图,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果大长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那么,每块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
【分析】设每块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则由图形可得长是宽的3倍,再结合周长为28厘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长和宽,然后相乘即可得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解答】解:设每块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由题意得:
解得
∴每块小长方形的面积是:6×2=12(cm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图形面积的问题,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8分)解方程
(1)
(2)
【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解:(1),
把①代入②得:3x+10﹣4x=4,
解得:x=6,
把x=6代入①得:y=﹣7,
则方程组的解为;
(2)方程组整理得:,
把②代入①得:3x+2x+6=11,
解得:x=1,
把x=1代入①得:y=2,
则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20.(10分)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1<4(x﹣1)+5
(2)
【分析】(1)依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依次计算可得.
(2)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1)3x﹣1<4x﹣4+5,
3x﹣4x<﹣4+5+1,
﹣x<2,
x>﹣2,
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2)解不等式①,得:x≤,
解不等式②,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8分)如图,已知EF∥AD,∠1=∠2,∠BAC=70°,求∠AGD(请填空)
解:∵EF∥AD
∴∠2= ∠3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
∴∠1=∠3( 等量代换 )
∴AB∥ DG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BAC+ ∠DGA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BAC=70°( 已知 )
∴∠AGD= 110° ( 等式的性质 )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求出∠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B∥DG,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C+∠DGA=180°即可.
【解答】解:∵EF∥AD,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
∴∠1=∠3(等量代换),
∴AB∥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C+∠DG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AC=70°(已知),
∴∠AGD=110°(等式的性质).
故答案为:∠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G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已知,110°,等式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22.(10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也可以促进我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云南某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一段时间后,学校对部分学生每周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并绘制了不完整的图表,如图所示:
| 时间(时) | 频数 | 百分比 |
| 0≤x<3 | 10 | 10% |
| 3≤x<6 | 25 | m |
| 6≤x<9 | n | 30% |
| 9≤x<12 | a | 20% |
| 12≤x<15 | 15 | 15% |
(1)填空:m= 25% .n= 30 .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该校共有3600名学生,估计学生每周阅读时间x(时)在6≤x<12范围内的人数有多少人?
【分析】(1)根据百分比之和等于1求出m的值,由0≤x<3的频数及频率求出总人数,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出n的值;
(2)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出a的值,从而补全直方图;
(3)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可得答案.
【解答】解:(1)m=1﹣(10%+30%+20%+15%)=25%,
∵被调查总人数为10÷10%=100,
∴n=100×30%=30,
故答案为:25%,30;
(2)a=100×20%=20,
补全直方图如下:
(3)估计学生每周阅读时间x(时)在6≤x<12范围内的人数有3600×(30%+20%)=1800(人).
【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3.(10分)已知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点G为平面内一点,连接EG、FG.
(1)如图1,当点G在AB、CD之间时,请直接写出∠AEG、∠CFG与∠G之间的数量关系 ∠G=∠AEG+∠CFG ;
(2)如图2,当点G在AB上方时,且∠EGF=90°,求证:∠BEG﹣∠DFG=90°;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E作直线HK交直线CD于K,使∠HEG与∠GEB互补,FT平分∠DFG交HK于点T,延长GE、FT交于点R,若∠ERT=∠TEB,请你判断FR与HK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不可以直接用三角形内角和180°)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写出结论;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得证;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相等,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
【解答】解:(1)
如图:过点G作GH∥AB,因为AB∥CD,所以GH∥CD,
所以∠AEG=∠EGH,∠CFG=∠FGH,
∴∠EGF═∠AEG+∠CFG
∴∠AEG、∠CFG与∠G之间的数量关系为∠G=∠AEG+∠CFG.
故答案为:∠G=∠AEG+∠CFG.
(2)
∵AB∥CD,∴∠DFG=∠EHG.
∵∠BEG=∠EGF+∠EHG,∠EGF=90°,
∴∠BEG﹣∠EHG=90°;
∴∠BEG﹣∠DFG=90°.
(3)FR与HK的位置关系为平行.理由如下:
∵FT平分∠DFG交HK于点T,∴∠GFT=∠KFT,
∴∠EGF=90°,
∴∠GFT+∠ERT=90°,
∴∠KFT+∠ERT=90°,
∵∠ERT=∠TEB,
∴∠KFT+∠TEB=90°,
∵AB∥CD,
∴∠FKT=∠TEB,
∴∠KFT+∠FKT=90°,
∴∠FTK=90°,
∴KT⊥FR,即FR⊥HK.
答:FR与HK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
24.(10分)某自行车行销售甲、乙两种品牌的自行车,若购进甲品牌自行车5辆,乙品牌自行车6辆,需要进货款9500元,若购进甲品牌自行车3辆,乙品牌自行车2辆需要进货款4500元.
(1)求甲、乙两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分别为多少元?
(2)今年夏天,车行决定购进甲、乙两种品牌自行车共50辆,在销售过程中,甲品牌自行车的利润率为80%,乙品牌自行车的利润率为60%,若将所购进的自行车全部销售完毕后其利润不少于29500,那么此次最多购进多少辆乙种品牌自行车?
【分析】(1)设甲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为x元,乙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为y元,根据“购进甲品牌自行车5辆,乙品牌自行车6辆,需要进货款9500元;购进甲品牌自行车3辆,乙品牌自行车2辆,需要进货款450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进乙种品牌自行车m辆,则购进甲种品牌自行车(50﹣m)辆,根据利润=成本×利润率,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设甲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为x元,乙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为y元,
依题意,得:,
解得:.
答:甲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为1000元,乙种品牌自行车每辆进货价为750元.
(2)设购进乙种品牌自行车m辆,则购进甲种品牌自行车(50﹣m)辆,
依题意,得:1000×(50﹣m)×80%+750m×60%≥29500,
解得:m≤30.
答:此次最多购进30辆乙种品牌自行车.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25.(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2,点E是边BC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运动到点B停止,速度为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连接PE,过点E作PE的垂线交射线AD与点Q,连接P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1时,sin∠PEB= ;
(2)是否存在这样的t值,使△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PEQ的面积等于10?
【分析】(1)由题意得出AP=1,BP=3,BE=CE=1,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E=,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2)证△BPE∽△CEF得=,据此求得CF=,DF=,再证△ECF∽△QDF得=,据此求得DQ=15﹣4t,AQ=17﹣4t,根据△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列方程求解可得答案;
(3)根据S△PEQ=S直角梯形ABEQ﹣S△APQ﹣S△BPE=2t2﹣16t+34及△PEQ的面积等于10列方程求解可得.
【解答】解:(1)根据题意知,当t=1时,AP=1,
则PB=3,
∵BC=2,点E是边BC的中点,
∴BE=CE=1,
则PE===,
∴在Rt△PBE中,sin∠PEB===,
故答案为:;
(2)存在,t=.
如图,记QE与CD的交点为F,
由题意知AP=t,BP=4﹣t,
∵四边形ABCD是矩形,AB=4,BC=2,
∴∠B=∠C=∠ADC=90°,DC=4,AD=2,
∴∠PEB+∠BPE=90°,
∵∠PEQ=90°,
∴∠PEB+∠CEF=90°,
∴∠BPE=∠CEF,
∴△BPE∽△CEF,
∴=,即=,
∴CF=,
∴DF=CD﹣CF=4﹣=,
∵∠C=∠FDQ=90°,∠CFE=∠DFQ,
∴△ECF∽△QDF,
∴=,即=,
∴DQ=15﹣4t,
则AQ=AD+DQ=2+15﹣4t=17﹣4t,
∵△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AQ,即t=17﹣4t,
解得t=,
故当t=时,△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S△PEQ=S直角梯形ABEQ﹣S△APQ﹣S△BPE
=×(1+17﹣4t)×4﹣×(17﹣4t)×t﹣×(4﹣t)×1
=2t2﹣16t+34,
由题意知2t2﹣16t+34=10,
解得t=2或t=6,
∵0≤t≤4,
∴t=2.
【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及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