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其中第1小题为2分,第2—15题每小题为3分,共44分)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极高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4.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化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读右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整体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B.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
C.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
D. 水利工程条件好,旱涝灾害少
6.该区域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土壤肥沃
C.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D.光照充足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及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变化特点是 ( )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8.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
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
读右图回答9—11题。
9.右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采掘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视机装配工业
D.制糖工业
10.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C.的影响力加强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12.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条件 B.气候条件 C.消费条件 D.技术条件
13.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②⑤⑥⑦⑧
15.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能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能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6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1: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 265 825 048相比,十年共增加73 9 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其中,0~14岁人口为222 459 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 616 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8 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2:右图为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1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3分)
(2)材料2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什么人口问题,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我国应如何应对此问题。(6分)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什么,“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新华网北京时间2011年4月15电 国土资源部副王世元15日说,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2: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3: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 项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 人口(亿人) | 14.42 | 15.47 | 16.00 |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 056 | 6 838 | 7 360 |
|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4分)
(3)由材料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
(4)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4分)
18.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03年夏,总理在东北视察时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6分)
(2)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鞍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哪些经验?(8分)
19.根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8分)
(1)在下列数码空格上,填入相对应的字母。(4分)
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场 D.粮食不足
E.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F.围垦湖海 G.旱涝灾害增加
① ⑤ ⑥ ⑧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产生该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一.1.C 2.A 3.C 4.C 5.A 6.C 7.D 8.B 9.C 10.D 11.B 12.A 13.D 14.D 15.C
二.16.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分)
(2)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1分)
原因:人均寿命的延长(1分)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1分)
应对措施: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3分,答对3点即可)
(3) (4分)性别比例失调(1分)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2分,答对2点即可)
(4)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4分)
17.(1)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4分,每空2分)
(2)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4分,答出4点即可)
(3)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2分,每点1分)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2分)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2分)
(4) (4分)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4分,答出4点即可)
18.(1)接近原料、燃料产地;(2分)交通便利;(2分)接近消费市场(2分)
(2)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等(每点2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得8分)
19.(1)D F E G (4分)
(2)生态破坏(2分) 人口过快增长,片面经济发展(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