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1、向学生传授中国象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比赛规则。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其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进一步促进中国象棋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3、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思考和统观全局的观念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1、象棋兴趣小组大部分学生新接触象棋,可以说是棋盲,应该从最基本的入手,传授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
2、学习象棋首先要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明确棋规的要求,学会记录,这样能为自学创造有利条件
3、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课堂中要体现活泼,快乐,要结合游戏辅助。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象棋运动的特点及其概况。
2、掌握最基本的行棋知识和最基本技术、战术。
3、学会棋步的读、记方法,掌握比赛规则的要点。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 章节名称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 第一章行棋知识 | 1、 棋盘与棋子 2、 棋子的摆法与走法 3、 吃子法 4、 基本将法 5、 棋步的读法和记法 6、 胜和负 7、 子力价值 8、 常用术语 | 了解并掌握 |
| 第二章基本杀法 | 1、 运用车的杀法 2、 运用马的杀法 3、 运用炮的杀法 4、 多兵种联合杀法 5、 特殊杀法 | 熟悉并能随机运用 |
| 第三章基本战术 | 1、 捉双与双重威胁 2、 闪击与闪将 3、 抽将 4、 引离与吸引 5、 堵塞与拦截 6、 牵制与腾挪 7、 封锁与借力 8、 迂回与交换 9、 顿挫 10、等着、困子与困毙 11、解将还将与解杀还杀 | 熟悉并能随机运用 |
| 第四章开局要领与浅解 | 1、 棋盘位置的划分 2、 开局的基本原则 3、 遵循或违反开局基本原则的实例分析 4、 中炮类开局 5、 马相兵类开局 | 1、熟悉并掌握开局基本原则 2、熟悉并掌握常见的开局 3、了解一些特殊开局 |
| 第五章残局基础 | 1、 兵类残局 2、马类残局 3、 炮类残局 4、车类残局 | 熟悉并能随机运用 |
| 第六章棋局形势判断 | 棋局实例形势分析 | 学会分析判断方法 |
| 第七章对局选解 | 象棋大师赛局实例分析讲解 | 学习象棋大师技艺及风格 |
| 第八章比赛规则 |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要点讲解 | 熟记规则要点,并用于实践 |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象棋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促进,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得以提高。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大局观等优秀的意志品质,增强学习生活中的计划性和灵气性,增进友谊,陶冶高尚情操它还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友谊,陶冶高雅情操。
二、活动价值
1、教育性:结合象棋的有关典故,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有助于逻辑思维、顽强勇敢、坚毅沉着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促进,有利于学生儒雅、大气、灵气、静心等情操的陶冶。
2、规则性: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象棋的走法具有一定的规则,评判一盘棋的输赢也符合一定的规则,你要参与必须遵守它的规则,学生在训练、下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对于学习以及今后的社会生活得以受益。
3、趣味性:棋类,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具有较强的兴趣,又有易学、携带方便,不受竞技场地等优点。学校营造一些特色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象棋氛围,同时多举行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比赛,使学生感受到象棋的浓厚兴趣。
4、竞技性:象棋是一项竞技项目,对弈双方都想赢。而“棋局如人生”,复杂多变、风云突起、难以把握。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急躁和优柔寡断的不良性情,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毅力和勇气,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争强好胜的拼搏精神。
三、活动目标
1、成立象棋兴趣小组,每周开展1次活动。通过若干年之后,使我校大部分学生都会下象棋,并尽力培养出象棋优秀者。
2、每学年举办一届年级象棋比赛,提倡班级为单位举行联赛,评选象棋之星。
四、活动对象
3—6年级的学生,每班由班主任推荐2—3名,共计划16人。
五、指导老师:
六、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
象棋兴趣小组活动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一)教师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二)上课前组织好学生,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后才能实施教学活动。
(三)要求学生在教室活动或打扫卫生时注意安全,不要碰电源插座。
(四)低温、高温时段学生活动另行安排。
2、应急预案:
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或其他偶发事件,立即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吴集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中国象棋兴趣小组成员名单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 戚恒俊 | 四(2) | 孙苏成 | 三(2) | 孟伟航 | 四(1) | 吴满意 | 五(1) |
| 陶习超 | 三(1) | 韦华明 | 四(1) | 韦华祥 | 四(1) | 程梦宇 | 五(1) |
| 周洪博 | 三(1) | 立凡闪 | 四(1) | 李苏达 | 四(1) | 周猛 | 五(1) |
| 邵展鹏 | 三(1) | 佘海天 | 四(1) | 王祝旭 | 四(2) | 杨磊 | 五(1) |
| 程子俊 | 三(2) | 朱飞龙 | 四(1) | 吴兰祥 | 四(2) | 朱致帆 | 五(2) |
| 魏童阳 | 三(2) | 邱楚新 | 四(1) | 程康乐 | 三(3) | 朱峰 | 四(2) |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班级 |
| 戚恒俊 | 三(1) | 孙苏成 | 二(1) | 孟伟航 | 三(2) | 吴满意 | 四(1) |
| 程康乐 | 二(1) | 韦华明 | 三(2) | 韦华祥 | 三(4) | 程梦宇 | 四(2) |
| 周洪博 | 二(2) | 立凡闪 | 三(2) | 李苏达 | 三(4) | 周猛 | 四(1) |
| 邵展鹏 | 二(4) | 佘海天 | 三(2) | 王祝旭 | 三(3) | 杨磊 | 四(2) |
| 程子俊 | 二(3) | 朱飞龙 | 三(4) | 吴兰祥 | 三(1) | 朱致帆 | 四(1) |
| 魏童阳 | 二(4) | 邱楚新 | 三(3) | 朱峰 | 四(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