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3 章 第 17 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计 15 分)
1.在我国,劳动者应是年满 16 周岁的公民。某些特殊行业(如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 可以招收未满(B)周岁的人员,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 14 周岁
B.16 周岁
C.12 周岁
D. 18 周岁
2.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C)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A.半年
B.一个月
C.一年
D. 90 天
3.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辞职应提前(B)日通知用人单位。
A. 15
B.30
C.60
D. 90
4.根据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B)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A. 10 年
B.15 年
C.20 年
D. 25 年
5.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C)设置总会计师。
A.可以
B.应该
C.必须
D.不必
6.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A)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A.财政部门
B.审计部门
C.档案部门
D.主管部门
7.设立(B),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A.审计协会
B.审计署
C.审计长
D.审计委员会
8.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A)前,向
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A. 3 日
B.7 日
C.5 日
D. 10 日
9.仲裁委员会受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A)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A. 5 日
B.10 日
C.15 日
D. 30 日
10.仲裁一般(A)进行。
A.不公开
B.公开
C.调节
D.判决
11.裁决书自(A)起发生法律效力。
A.作出之日
B.送达之日
C.批准之日
D.公开之日
12.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B)的意见做出裁决。
A.少数服从多数
B.首席仲裁员
C.检查院
D.
13.级别管辖是指基层人民管辖除上级人民管辖以外的(A)行政案件。
A.第一审
B.第二审
C.审判监督
D.再审
14.我国实行(A)终审制,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或专门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A.两审
B.一审
C.三审
D.公开
15.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的判决或者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A) 内,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A. 15 日 10 日
B.10 日 15 日
C.10 日 10 日
D. 15 日 15 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计 5 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资金来源于(AB)。
A. 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B.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C.的补贴
D.医疗基金
E.商业补充保险
2.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包括(ABCD)。
A. 国有企业B.城镇集体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
D.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E.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
3.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具体要求包括(ABCD)。
A. 对会计凭证的要求B.对会计账簿的要求 C.对会计处理方法的要求
D.对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
E.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
4.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BCE)。
A.有仲裁协议
B.有具体的仲裁请求
C.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D.行政机关批准
E.有具体的事实、理由
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管辖可分为(ABCD)。
A. 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E.合并管辖
三、判断分析题:(每题 2 分,计 20 分)
1.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普遍性。(错误)
2.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正确)
3.试用期和商业秘密保护等条款属于劳动法的法定条款。(错误)
4.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辞职应提前 7 日通知用人单位(错误)
5.出纳人员可以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正确)
6.社会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正确)
7.集体合同的效力等同于劳动合同。(正确)
8.行政诉讼中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被告应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错误)
9.民事诉讼中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十日,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为十五日。(错误)
10.人民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计 30 分)
1.简述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答: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通过平等协商所达成的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具体条款。
2.简述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答: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合同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依解除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
3.简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答:人民只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五、案例分析:(每题 15 分,计 30 分)
1.2012 年 3 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 5 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 9 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 53000 元。2013 年 9 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14 年 3 月 3 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 32000 元。辞职之后,王晶于 2014 年 3 月 15 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
问题:
(1)王晶的做法是否合法?
(2)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
答:(1)王晶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依法进行,即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案中,王晶提出辞职后第二日就离开了公司,其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并给公司造成了两大损失:一是培训所支付的培训费;二是因王晶突然辞职延误了工作进程造成的经济损失。
(2)王晶应当对这两部分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李鸣于 2013 年 5 月进入佳景机械制造厂工作,并与之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了劳动条件、劳动期限、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等必备条款;由于李鸣技术过硬,三个月以后他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他总结的技术窍门为工厂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厂长在全厂大会上予以表扬,并口头答应从第五个月开始给李鸣增加工资 20%,但双方没有为此再签订书面协议。第五个月起连续两个月,李鸣始终没有拿到增加的工资,为此李鸣向厂长问询, 但是得到了否认。无奈李鸣向劳动争议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问题:你认为李鸣应该得到增加的 20%工资吗?
答:应该。因为根据劳动法规定:一方当事人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但在合同履行中,又以口头形式变更了书面合同的某些条款,如工种条款、工资条款、试用期条款等可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李呜可以与工厂签定补充协议,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李鸣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如属于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按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