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读诗词填空。
(1)、《望洞庭》这首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 ,“青螺”指的是 ,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的 。
(2)、《忆江南》这首词描写了江南 的美丽景色。
(3)、《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不仅是写山,也是写作者。这首诗里,还有 、 、
、 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二、读古诗词完成问题。
1、请试着改写句子。
“能不忆江南?”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2、请从下面的诗句中找出相对的词。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 ) 高飞---( )
3、品读《独坐敬亭山》,完成填空。
诗人李白独自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 ,眼前只有 。这时候,他的内心 。
4、读《望洞庭》中的“镜”和“青螺”各比喻什么?你觉得这样的比喻贴切吗?为什么?
三、《忆江南》词赏析
(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忆江南》是 (体裁),它与诗歌最直接的区别是句子长短不同。但同一词牌的词,字数 ,句式 。
(2)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谙: 。 胜: 。
(3)这三首词描写的内容不同:《忆江南》(一)描写的是 季的美景,可以从词句“
, “中看出;《忆江南》(二)描写的是 季的美景,可以从词句“ , ”中看出;《忆江南》(三)中写出了苏州之美,可以从词句“ , ”中看出。
(4)这三首词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阅读。
①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呢,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启航。这片轻灵的花瓣,在我眼里就是烛白色的了。烛白色不像银白那么耀眼奢华,也不像乳白那么温柔平淡。烛白色,它高贵朴素,充满激情而又深沉内敛。因为烛白色里,掺杂着天堂的色彩。
②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与它们比起来,依赖车船出行的人,是多么的被动啊。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飘飘洒洒,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早晨的皇帝。 选自迟子建《西栅的绑声》
1、读第①段,填空。
第一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作者把乌镇比作 。
东栅这片花瓣的颜色是 的,西栅这片花瓣的颜色是 的。
2、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1)补一补。人--- 。 白鹭--- 。
云朵--- 。 晨雾--- 。
(2)填一填。
这一自然段运用了 的手法,作者把白鹭、 、 当作来写,生动有趣。
3、读了这两段话,你能体会到作者对乌镇有着怎样的感情吗?
五、默写《独坐敬亭山》
参:
一、读诗词填空。1、洞庭湖 君山 水光山色 2、春天 3、孤 尽 独 闲
二、读古诗词完成问题。1、一定忆江南 3、孤云 独去 4、众鸟飞尽,孤云远去 敬亭山 很孤独 5、镜---湖面 青螺---君山 贴切,写出了洞庭湖与君山的美。
三、《忆江南》词赏析。1、词 相等 相同 2、熟悉 胜过,超过 3、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秋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四、课外阅读。1、比喻 一枝莲 银粉色 烛白色 2、(1)依赖车船出行 乘着清风,扇动翅膀 且歌且舞,飘飘洒洒 栖息水泽深处 (2)拟人 云朵 晨雾 3、对乌镇的热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