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试卷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迤逦(1ĭ 田父(fŭ) 奇葩(bā) 霰雪(xiàn)
B.刈旗(yì) 鼎铛(chēng) 羁旅(jī) 喟然(kuì)
C.偃仰(yǎn) 剽掠(piāo) 子嗣(sì) 伯仲(zhōng)
D.桎梏(gù) 宫宛(yuàn) 垣墙(yuán) 戏谑(nü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城阕凋谢飘零呕心沥血 B.逸豫捣衣寂廖面面相觑
C.留滞扁舟粉黛涕泗横流 D.修葺寒霄潇湘 出师未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讲到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少美国企业锱铢必较的会计人员,或许会让狄更斯小说中
的守财奴都脸红。
B.他平时学习粗心,看题不仔细,经常目无全中,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出错,为
此没少挨老师批评。
C.这名陷入四面楚歌的司法因数月前开除了八名联邦检察官而被指控,日前已引
咎辞职。
D.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家长要正确引导,不能盲目满足,否则无异于抱薪救火,只会让
孩子更加任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今年以来,在受美国经济低迷和国家执行从紧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证券
市场股票指数一路下跌,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广大股民损失惨重。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
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校在校园网主页上增设了“抗战英烈”专栏,没想到栏
目一推出,就受到了关注,点击数两天之内超过了6万多次。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
湛的老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潜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
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
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
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唐宋家”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
宗元。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B.进于技矣 进:超过。
C.因之以饥馑 因:通过。 D.始速祸焉 速:招致。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B.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奔驰。
C.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归来
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先妣抚之甚厚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浴乎沂,风乎舞雩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其制稍异于前
9.下列各组中,对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平明,汉军乃觉之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③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④当立着乃公子扶苏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2分)
例句:良厨岁更刀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燕赵之收藏 C.李牧连却之 D.日削月割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负而前躯,及凯旋而纳之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12.下列各句与“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居则日,不吾知也。
C.请其矢,盛以锦囊。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1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3分)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分)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
(1)____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4) , ,含情凝涕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5)野老与人争席罢,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6) ,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7)江天一色无纤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壮阔无边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9)杜甫在《蜀相》中用“ , 。”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自己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的两句是____,____。
(11)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表达“后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吸取教训,也会让后人哀叹”
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 春
朱弁①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②。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注】①朱弁:曾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冬天出使金国,因坚持正义,不受威胁利诱,
被金国拘留北方达十五年之久。此诗即为他被拘时所作。②褚衣:棉衣。
15.诗歌中北方的“春天”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6.有人说“羡”为本诗题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雪屋记
(明)杜琼
吴有儒日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
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
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
扁之,缙绅之立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
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于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
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
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
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
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
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
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
1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
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
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
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
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19.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译文: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译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800字左右的文章。(30分)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健康类,营销类……读它可以直
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
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
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隋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