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
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
量A 占量B 的百分比例:A÷B ×100%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 (现在时期)
如果研究“和2006 年相比较,2007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 2006 年为基期, 2007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2007 年8 月相比较,2007 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 2007年8月为基期,2007年9月为现期。
◆增长量 (增量)、减少量 (减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减少率 (减少幅度、减少速度)
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现期量、基期量
增加N 倍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 =基期量× (1+N )
基期量=现期量÷ (1+N )
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 =基期量× (1+x%)
基期量=现期量÷ (1+x%)
减少了y%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y% =基期量× (1-y% )
基期量=现期量÷ (1-y% )
◆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n 个百分点,即n%即 (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 个百分点
(20%-12%=8%)
【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
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解】13%-8%=5%,增幅提高了5%,即提高了5 个百分点。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角上溯”模型
【例】下表显示某国2004、2005、2006 三年GNP 变化情况:
2004 2005 2006
GNP (亿美元) X Y 1500
GNP增长率(%) r 20
GNP增长率变化 降低了5个百分点
【问】请问该国2004 年GNP 为多少?
【解】
提示;上例中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倒推两年的计算过程,虽然条件只给了2006 年的各种量,但却可以 溯求出2004 的值。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却经常难倒大量考生。希望各位考生对这个“三角上溯”的模型烂熟于心,在考场上即使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与数字,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求解出答案。
◆翻番
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 倍。
◆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n
末期值=初期值 (1+增长率) ,其中n 为相差年数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等。
提示:
一、 应两期实际值的比= 应两期指数的比。
二、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 对变化的指标量。
◆中位数
将一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
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注】在确定一组数的中位数时,要特别注意“按大小顺序排列”
◇顺差、逆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
◇基尼系数
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恩格 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
“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 年”之后的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 年”以后至今。
◇ 建国以来的十一个“五年计划”
称 年 段 称 年 段 称 年 段
一五时期 1953-1957 二五时期 1958-1962 三五时期 1966-1970
四五时期 1971-1975 五五时期 1976-1980 六五时期 1981-1985
七五时期 1986-1990 八五时期 1991-1995 九五时期 1996-2000
十五时期 2001-2005 十一五时期 2006-2010
◇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 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
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单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如旅馆、理发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单位;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电影院等单位;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部门,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社团组织等。
汇率:也成为“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