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选出下列词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 .埋怨(mái) 鸟瞰(kàn) 闭目塞听(sè) B .穴位(xuè) 和弦(xián) 鲜为人知(xiǎn) C .跻身(jī) 毗邻(pí) 肆无忌惮(dàn) D .执拗(ào) 称职(chèng) 暴殄天物(tiǎn) 2.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 .时隔20年他再次来到天津,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禁觉得耳目一新。 B .在伦敦金融峰会上,胡奥首次会晤。奥巴马说,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令人瞩目地向前发展。 C .“敬业乐业”这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 .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B.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C.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商务、推行信息网络,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D.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
(她才只有十四岁)。
得分 评卷人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学校
班
级
姓名
准考证号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C.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5.下列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是南宋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表现了他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
B.的《沁园春•雪》中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象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C.郑愁予的《雨说》一诗中有两节写到了雨要“教你们勇敢地笑”,“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D.陶渊明《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明了生活的地点及地理环境,表明作者喜欢热闹的田园生活,忘怀世俗与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6.名句默写。(7分)
①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
④,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⑤已是黄昏独自愁。(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⑦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
诗句是:。
7.名著阅读。(4分)
三人来到潘家洒楼上,拣个齐楚阁儿里坐下。提辖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酒保唱了喏,认得是鲁提辖,便道:“提辖官人,打多少酒?”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一面铺下菜蔬果品按酒,又问道:“官人,吃甚下饭?”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酒保下去,随即烫酒上来,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中的故事,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与它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著的还有罗贯中的《》(2分)(2)《水浒传》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的长篇章回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能举出两个人名吗?(2分)
8.语文综合运用。(8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安徽省芜湖市的中考为例,多年来一直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观看“中国古典名著改篇的影视作品”上,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
(1)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能看出中美两国教育机构的共同做法是什么?(4分)
答:
(2)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你成长的意义。(2分)
答:
②你认为浅俗化的经典阅读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不良后果。(请写出两点)(2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两部分部分文字,完成8—20题。
(一)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9-14题。(18分)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因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痀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9.选段文字的观点是()(3分)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C.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D.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敬业
10.对于选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B.作者认为敬业的“业”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以后,所从事的职业。
C.文段中引用佝偻丈人、孔子和曾文正的话都是作为道理论据,从正面证明自己的看法。D.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了“敬”的意义。又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与个体生活的意义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11.选选文第一段阐明了什么是敬?(用原文回答)(2分)
答:1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3.选文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其中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
14.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并加以短评。(4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5--19题。(17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猥.自枉屈()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16.选出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辍耕之垄上 B.楚人怜之
C.以伤先帝之名
D.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②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译文:
18.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4分)
答:
19.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答出两点即可)(2分)
答:
(三)阅读短文回答20—25题(20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
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20.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3分)
答:
21、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答: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答:
22、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答:
23、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24、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3分)
答:
25、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4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三、写作(60分)
21. 匈牙利诗人裴多斐有一首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
可抛。”我国也有一句流行的歌词:“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更重要的人、事、情感、态度或价值,请以“比更重要”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点、校名和人名;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
…
……
……………答…………………题…………………不…………………过…………………此…………………70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试卷参及评分标准
注意:下列主观题答案意思吻合即可。
一、(35分)
1---5.1c2A3A4B5D
6.(10分)①长烟落月孤城闭②会挽雕弓如满月③载不动许多愁④今夜偏知春气暖⑤更著风和雨⑥槲叶落山路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5分)(1)白胜吴用向酒里下蒙汉药(放药)(每空1分)(2)官逼民反先分后合(“链式结构”、“一线串珠”、“冰糖葫芦式”皆可)(每空1分)
8、(8分)(1)(4分)中美两国的教育机构都强化了对经典的认同,肯定了文学经典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因此都十分重视在中学阶段普及推广文学经典。(2)①(2分)举例1分,说出对成长的意义,言之成理,1分;②言之成理,观点健康向上即可。每点1分。
二、(55分)
9—14.
17.(4分)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辱,文中有降低身份之意③克制④全部,都。(各1分)
18.(4分)①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②不让家中有多余的布帛,家外有多余的财产,从而辜负陛下的厚望。(各2分)
19.(5分)亲贤臣,远小人。(“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亦可。)(1分);亲贤远佞,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如果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违法乱纪,祸国殃民。(4分)
20.(4分)示例: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②勤俭③清廉④尽职尽责。(答出2点即可)
(—)(20分)20.(3分)“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1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21、(4分)(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2分,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各1分) 22、(3分)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23、(4分)“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2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2分)24、(4分)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2分.如果不写“形象”扣1分) 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2分)
25、(4分)提示: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语言流畅(如不结合实际扣1分)
三、(55分)
21.(55分)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55—48分):①中心突出,内容充实切题,感情真挚动人;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③语言生动,表达得当;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很少。
二等(47—39分):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切题;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③语言通顺,表达得当;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三等(38—30分):①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切题;②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分明;③语言较通顺;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四等(29—21分):①勉强切题,内容不具体;②结构混乱,层次不明;③语言不通顺;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五等(20—0):①文不切题,内容空洞;②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明;③语病较多;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每错3个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卷面书写(5分)
一等(5分):字体端正匀称,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二等(4—3分):字迹清楚,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三等(2分):字迹清楚,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较整洁。
四等(1分):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脏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