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枣庄滕州市第五中学 吕海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利用基本原则权衡、分析案例。
【能力目标】:能利用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生活用品进行设计和改进。
【德育目标】:培养认真负责的情操、周密思考的品质和小组协作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本节重点是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节难点】:1、动手操作、分析案例时权衡原则之间的关系;
2、对技术规范性原则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美观性原则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技术规范性原则很陌生,不知道什么是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有什么用处,因此难于理解。
四、教学方法
导学式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
有实物展台的多媒体教室
六、课前准备
1、发放导学案,让同学们了解本课知识点及学习内容。
2、将全班同学分成七个小组,并选出本小组的中心发言人。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 提出问题:什么是设计,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并提问学生回答,将答案展示在大屏幕上。进而总结、引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 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始认识设计的基本原则 | 温故知新,并认识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原则密不可分 |
| 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 | 大屏幕大号字体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 | 读、记基本原则 | 强化记忆,并突出本课主题 |
| 创设情景:台灯设计大赛 | 提出课题:台灯设计大赛,说明设计要求,评选办法。确认学生的分组情况 | 确认分组情况,选出本组中心发言人 | 以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
| 学生分组完成作品设计 | 在黑板上画出评分表格(见附表) 将屏幕投影信号切换到实物展台 巡视学生活动 |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结合导学案制定设计方案,画出草图,填写导学案中的讨论表格,说明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 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认真负责的情操、周密思考的品质和小组协作的意识。 |
| 评价作品,选出最优设计方案 | 以主持人和电教工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用实物展台展示设计方案,给各组作品打分,评出最优设计方案 | 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展示讲解设计成果,给其他组方案打分 | 让学生根据设计的基本原则去评价设计方案,进一步加深对设计基本原则的理解 |
| 展示欣赏各种经典台灯产品 | 大屏幕展示市场上有的各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台灯 | 欣赏,对比,思考 | 让学生通过与成熟设计方案对比,寻找自己设计的差距,再次加深对设计基本原则的理解 |
| 设问: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投向市场 | 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刚才评出的最优设计方案上,提出设问: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投向市场?并将重点讨论对象定位都在生产方面,逐步引申到设计的技术规范性原则 | 思考,讨论,提出生产、销售过程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 按照设计的一般过程完善整个台灯设计过程,并引申到最难理解的技术规范性原则上 |
| 举例讲解技术规范性原则 | 举例讲解技术规范性原则 | 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理解技术规范性原则 | 加深对难点之一技术规范性原则的理解 |
| 讨论:如何解决原则间的冲突 | 通过新问题:如何解决不同原则间可能的冲突,总结对各种设计基本原则的应用和理解 | 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总结对各种设计基本原则的应用和理解 | 归纳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
| 总结、下课 | 结束本课。布置作业:写一份说明书 | 回顾,反思,总结 | 结束本课 |
本课中所涉及到的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论性较强,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基本能够理解或看懂,而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却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展示讲解所能达到的。所以本课设计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设计的实践中去体会,去应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也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上课中甚至出现了很多极富创造性、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
附表: 作品评分表
组别
| 项目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
| 科学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实用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创新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安全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经济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美观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可持续发展性 | 得分 | |||||||
| 理由 | ||||||||
| 总分 | ||||||||
2、每项均按照10分制来进行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