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广西来宾华锡熔炼车间钢结构项目是分公司2011年承接的重点项目之一。其特点是多高层、节点多且复杂,主要钢柱、钢梁多为变截面。车间总高58米,共分23层。主要钢构件中,焊接型钢构件约占90%,所有的焊接H型、箱型构件要求全焊透,拼接焊缝等级为一级,T型焊缝等级为二级。因此焊接型钢构件的焊接质量是本工程的关键技术重点。基本焊接工艺为:腹板双面V型坡口,坡口角度为30°,预留2mm钝边,焊接方法为CO
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填充和盖面。
2
二、QC小组简介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1年12月10日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以现阶段制作的10条焊接型构件的100个点为检测目标,有44点存在焊接质量问
题。出现焊接问题的项目名称和出现频率如下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1月15日
制图人:张丹丹制图时间:2012年1月16日
从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焊缝质量合格率的主要问题在于未熔透。该项不合格点数达到86%。只有控制好该项合格率才能确保焊缝质量达标,只要全力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焊接型钢构件焊缝质量合格率就能达到(100-44+38)/100×100%=96%。
五、目标设定
通过改进工序中的各个环节,控制未熔透及其他焊缝质量问题,我们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焊接型钢构件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为97%。
六、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查,从5M1E方面分析焊缝未熔透的原因,如下面关联图所示:
焊缝未能全熔透原因分析关联图
制图人:张丹丹制图时间:2012年1月17日小组全体人员对11条末端因素进行剔除和逐一验证,从中确认出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计划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1月21日1、末端因素:工人岗前未集中培训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18日 2、末端因素:交底不明确质量要求和施工工艺。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
1月18日 3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19日 4、来料验收不规范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19日 5、末端因素:工期紧张,场地。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18日 6、末端因素:点焊后留有一节节焊缝未清掉就打底。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
2012年1月19日 7、末端因素:坡口角度过小。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19日 8、电流电压过小。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19日 9
、探伤操作规程没有执行好。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
1月20日 10、焊接停留时间不够。
制表人:张丹丹 制表时间:2012年1月21日 11、焊剂烘干时间和温度不够。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1月21日
制图人:张丹丹制图时间:2012年1月21日
七、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五个要因,全体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最后制定了对策措施表,如下:
对策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1月24日八、实施阶段:
实施一:针对缺少专业培训
采取:对参与焊接包括开坡口的人员进行组织学习、考试并形成相关的记录;针对工程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焊接施工方案,由技术人员专项交底并签字,从焊材的选择、焊接参数设定、用电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尽交底。
效果:通过实施措施,全体操作人员100%接受了专项培训和交底,对关键节点焊接技术要求有了明确的意识和掌握。
实施二:针对焊机没有定期检修更换部件
采取:1、根据现场焊机损坏具体情况确定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当损坏轻微,请电工立即进行维修处理;当损坏严重,送回厂家进行维修处理。
2、购置一批新焊机。
效果:通过实施,现场所有焊接设备都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实施三:针对坡口角度过小。
采取:专人检查督促操作人员及调整坡口角度,并由质检员检查,达到规定的45°,打底完便超探。
效果:打底后的超探结果基本上达到全熔透。
实施四:针对电流电压过小
采取:焊长监督指导操作人员适当提高电流电压,使之达到全熔透的理论参数。
效果:探伤结果基本不存在根本未熔合了。
实施五:针对打底前没有完全磨掉点焊缝
采取:专人检查督促操作人员及时彻底地清根,直到形成良好的习惯。
效果:探伤结果基本不存在链状未熔透缺陷了。
九、效果检查
实施对策后,我们再次抽检了焊接型钢构的100个点,有24点存在焊接质量问题。出现焊接问题的项目名称和出现频率如下表:
焊接质量问题调查统计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1月26日
焊接质量一次合格率为(100-24)/100×100%=76%
实验结论: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值。
十、再一次PDCA循环。
通过分析,QC小组找到引起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坡口过大,埋弧焊电流电压过大。
针对这一情况,QC小组决定运用现场正交实验方法来找到最合适的坡口角度和电流电压参数。实验数据如下(焊接H型钢规格为HI900-20-32*450):
实验数据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1月28日
由此数据表,QC小组最终选择了合适的坡口角度及焊接参数组合:第5组的数据。
至此焊接的10条焊缝中,焊接变形均不超过3mm,达到规范要求。
十一、处理阶段
1、巩固提高
对于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经全体小组成员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后,用于指导新制作的第二阶段焊接型钢构件的制作,效果良好,实测数据如下:
第二阶段焊接型钢构件焊缝质量统计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2月2日
焊缝一次合格率为98%,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小组活动,不仅顺利地完成我们预定的目标,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并且产生较明显的效益:主要是减少了焊缝返修率,即减少了人工费和材料费用。
2、总结和打算
1)自我评价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使全体组员认识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性、群众性和高效性。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认真分析了影响焊接型构件焊缝质量问题的若干因素,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对策,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使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必胜信心等有了进一步提高。
自我评价表
制表人:张丹丹制表时间:2012年4月30日
制图人:张丹丹制图时间:2012年4月30日
2)在今后的施工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并改进QC小组活动来提高工程质量,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精细化发展。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