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植物的地位
植物是生命世界中的第一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作为动物(包括人类)和微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另外,植物体内的光合产物通过转化形成各式各样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有些是此生物质),这些物质又是工业、医药原料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农业和林业生产的中心过程,它为畜牧业和水产业提供了有机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气候净化和气候调节也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
植物占地球生物量的98%,它跟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从35亿年前原始蓝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地球增加氧气、光合产物为后继者提供食物时起,植物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一直且将永远做出贡献。
二、植物的分类
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伟大星球。地球可分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凡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物体都叫生物。而所有的生物都归于生物界。
生物界是一个浩瀚庞杂的综合体,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到几十吨重的鲸。要对这些生物进行研究,就好似蚂蚁吃地球——无从下嘴。因此就将生物界划为平行的五个界:原核生物界(细菌、病毒)、原声生物界(真菌 真核单细胞生物)、菌物界(蘑菇)、植物界和动物界。
1、分类等级
生物分类学是依据相似性进行分类的。生物界主要的分类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也可以在每个分类单位下增加次级分类单位如亚界、亚科、亚种等。
以茶为例:
茶在分类等级中的名称和归属:
| 等级 | 名称 |
| 界 门 纲 目 科 亚科 族 属 亚属 系 种 |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山茶目 山茶科 山茶亚科 山茶族 山茶属 山茶亚属 茶系 茶 |
2、分类的方法及依据
植物分类的依据是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相似性。
分类方法是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和解剖形态,根据其相似性按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归类。这过程中常借助于植物检索表和植物志等工具书。
3、植物志和标本
三、植物的形态
1、根 根是植物进化过程中适应陆地生活而发展起来的器官。具有吸收、固着、输导、合成、贮藏和繁殖等功能。
(1)、定根与不定根
(2)、根系
(3)、特化根
2、茎 茎是植物体上三大营养器官之一,它组成地上部分的枝干,上承枝叶,下接根部。茎的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茎与根的结构有许多共同点,但远比根复杂,与根不同,茎的外部形态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节、节间、长叶、有芽。
(1)、茎的形态
(2)、特化茎
3、叶 叶生长在茎的节部,与茎有密切的联系。典型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种子植物所需的有机养料依赖叶制造。所以叶是重要的营养器官。
(1)、叶的形态
(2)、叶的结构
(3)、叶的生态类型
(4)、叶的特化
4、花 被子植物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在茎上运育着花原基并发育成花。一般植物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花萼、花冠、雄蕊群由外到内一次生在花托上,都具有这些结构的花叫完全花。
(1)花梗:也称花柄,是生花的小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