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34:40
文档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3、古代监察的建立用于监督的规范执政,防止的贪污腐
推荐度:
导读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3、古代监察的建立用于监督的规范执政,防止的贪污腐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祖冲之

3、古代监察的建立用于监督的规范执政,防止的贪污。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4、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吕后    B.孝庄    C.武则天    D.慈禧

6、据史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李密    B.黄巢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7、夏、商、西周灭亡的最大的共同点是:(    )

A.诸侯的叛乱   B.统治者失去民心   C.人民   D.少数民族的内侵

8、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9、李白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情景,最能反映唐朝社会风尚的(  )

A.浪漫        B.强盛         C.封闭         D.开放

10、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的是(  )

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    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

C.明朝刑法严酷    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11、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  )

A.道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儒家学说

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

13、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4、导致西晋王朝迅速衰落下去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萧条                  B.社会上层的

C.西晋皇族的混战              D.少数民族的反抗

15、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6、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

A.钟繇    B.顾恺之    C.柳公权    D.王羲之

17、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伏羲、女娲    B.蚩尤、女娲    C.炎帝、黄帝    D.尧、舜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19、“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2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统一    B.统治者残暴    C.繁荣而短暂    D.大运河开通

2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22、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还有开明的民族。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 (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2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

A.汉族与南诏    B.匈奴与回纥    C.汉族与突厥    D.汉族与吐蕃

24、金朝建立后,被其先后灭亡的政权是(  )

A.辽、北宋    B.西夏、辽    C.西夏、北宋   D.北宋、辽

25、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①:        

②: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你最欣赏他的哪一项“汉化”措施?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部农学著作?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图中的原始居民住房分别是什么样式的?它们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结合两则材料,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4)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请再列举一例该国策的具体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B

4、B

5、C

6、D

7、B

8、B

9、D

10、D

11、A

12、A

13、C

14、C

15、B

16、D

17、C

18、B

19、D

20、C

21、D

22、C

23、D

24、A

25、B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①魏;②隋。

(2)汉化原因:深受汉族文化吸引;改变鲜卑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的统治力。措施:迁都洛阳;颁布均田令;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移风易俗。(任答1点计)欣赏的原因:符合促进民族交融之意均可。

(3)关系: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或写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因果关系等)。《齐民要术》。

(4)民族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1)黄河流域:半坡居民。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

(2)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气候差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不同)。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1)科举制;进士科的创立。

(2)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创立殿试。

(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重文轻武;文臣统兵的格局形成;武将受到多方面牵制。

(4)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或维护统治;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有利于文学艺术的繁荣,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

文档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3、古代监察的建立用于监督的规范执政,防止的贪污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