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300+150x<180x+180 解得x>4
所以,当x>4时选择甲旅行社较合算
11.(1)设A产品的生产件数为x ,列不等式组得:
解不等式组得:
30≤x≤32
x取整数为30、31、32
所以工厂可有三种生产方案,分别为:
方案一:生产A产品30件,生产B产品20件;
方案二:生产A产品31件,生产B产品19件;
方案三:生产A产品32件,生产B产品18件;
(2)设生产A种产品的件数是x,则生产B种产品的件数是(50-x)件 。由题意得:
∵K=-5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30≤x≤32 ∴当x取最小值30时,y的值最大
∴ 按(1)中方案一:生产A产品30件,生产B产品20件;获得的总利润最大,
最大的总利润是:-500×30+60000=45000(元) 答:最大的利润为45000元。
12.图形与坐标
知识梳理:
1.|y|,|x|,
2.>,>;>,<
其它:答案略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A 6.D 7.B
二、填空题
8.2,3 9. -1 10. (4,1) 11.a<0 12.(2,5)
三、解答题:
13.(1)A点坐标为:(2,8),C点坐标为:(6,6);
(2)所画图形如图所示,其中△A1B1C1即为所求,M1的坐标(a-7,b);
(3)所画图形如图所示,其中△A2B2C2即为所求,点A2的坐标为(1,4).
14.S△AOB= S梯形ADCB-S△AOD- S△COB
= (AD+BC)CD-AD·DO-BC·OC
= (3+1)×6-×3×4-×1×2=5
能力提升
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0)→(0,1)→(1,1)→(1,0)用的秒数
分别是1秒,2秒,3秒,到(2,0)用4秒,到(2,2)用6秒,到(0,2)用8秒,到(0,3)用9秒,到(3,3)用12秒,到(4,0)用16秒,依次类推,到(5,0)用35秒.故第35秒时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5,0).故选B
13一次函数答案
知识梳理
基础达标,
1.A 2. D 3.B 4.C 5.D 6.D
7. m=2, y=4x 8.-2 9. > 10. k=2,b=-4
11.
12.【答案】解:∵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2),∴b=2.
令y=0,则.
∵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即.
当k>0时,=2,解得k=1;当k<0时,=-2,解得k=﹣1.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x+2或y=﹣x+2.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2)可知b=0,再用k表示出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4一次函数的应用答案
1.B 2.C 3.D 4.B
5.8 6.y=150x+1000 7.(1)18 (2)0.5 (3)0.5 (4)乙
8.(1)1.8分钟时,甲龙舟队处于领先位置;
(2)这次龙舟笑中,乙龙舟队先到达终点,先到0.5分钟;
(3)).
9.①y=50x+45(80-x)=5x+3600.
∵两种型号的时装共用A种布料[1.1x+0.6(80-x)]米,
共用B种布料[0.4x+0.9(80-x)]米,
∴ 解之得40≤x≤44,
而x为整数,
∴x=40,41,42,43,44,
∴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5x+3600(x=40,41,42,43,44);
②∵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44时,y最大=3820,
即生产M型号的时装44套时,该厂所获利
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820元.
15.线与角
1)B 2) B 3) C 4) D 5) B 6) C 7) 154 8) 90 9) 60 10) 400 (重要提示: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者中,如果其中两个做条件,第三个一定是结论)
11)(1)∠BPD = ∠B +∠D(思路一:过点P作AB的平行线;思路二:延长BP交CD于点E,利用平行线和三角形的外角关系)。
(2)∠BPD=∠B+∠D+∠BQD(构造三角形的外角)
(3)∠A+∠B+∠C+∠D+∠E+∠F=3600(连结AD并延长,构造结论(2)的模型或利用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四边形的内角和)
16三角形
知识梳理
1.不在同一直线 首尾顺次
2.(1)锐角 直角 钝角(2)等腰 等边三角形
3.三 三 三
4.大于 小于 两边之差 两边之和
5.180°
6.对应角 对应边
7.SSS SAS ASA AAS
基础达标
1.C 2. D 3.B 4.D 5.C 6.D 7.C
8.AD=AE 9.AB、AB
10.AC=AD、SAS或∠B=∠E、ASA或∠C=∠D、AAS
11.,,
,
.
在和中
,,,
.
∴.
注:连结,应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方法也可证之.
能力提升
12.∵∠ACB=90°,
∴∠ACD+∠BCE=90°,
∵AD⊥MN于D,BE⊥MN于E,
∴∠ADC=∠CEB=90°,∠BCE+∠CBE=90°,
∴∠ACD=∠CBE.
在Rt△ADC和Rt△CEB中,
∵∠ADC=∠CEB
∠ACD=∠CBE
AC=CB,
∴Rt△ADC≌Rt△CEB(AAS),
∴AD=CE,DC=BE,
∴DE=DC+CE=BE+AD;
(2)证明:在△ADC和△CEB中,
∵∠ADC=∠CEB=90°
∠ACD=∠CBE
AC=CB,
∴△ADC≌△CEB(AAS),
∴AD=CE,DC=BE,
∴DE=CE-CD=AD-BE;
(3)DE=BE-AD.证明的方法与(2)相同
17特殊三角形
知识梳理
1.两条边 相等
2.(1)相等 等边对等角
(2)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3)相等 60°
3.相等 等角对等边
4.60°
5.三
6.
| 性 质 | 判 定 |
| 角 边 中线 边和角 |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互余 | 定义 | 有一个角是90°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平方 | 边 |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 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一半 | 中线 |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 这边 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这个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 30° |
基础达标1.B 2.D 3.D 4.C 5.B 6.B 7.C
8.20或22 9.4.8 10. 11.49
证明:(1),
.
即.
,
.
(2),
.
,
.
,
.
能力提升
13.D
18.四边形(1)
一选择题:C D B C B
二填空题:6.20 7.8 8.
三解答题:
9.证明:(1)∵AE=CF ∴AF=CE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F=∠BCE
∴△ADF≌△CBE
(2)∵ △ADF≌△CBE ∴∠DFA=∠BEC ∴ EB∥DF
10.此题可有好几种证明方法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OB=OD
又∵AE=CF ∴ OE=OF
∴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能力提升:
1.D
2.提示:(1)由矩形的性质得AC=BD,再证明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得到
AC=BE,所以BD=BE.
(2)在Rt△BCD中,DBC=30,BD=2BO=8,从而得出DC=AB=CE=4,BC= 所以四边形ABED的面积==
19.四边形(2)
一选择题:D D C C C
二填空题:6.4cm 7.80° 8.21
三解答题:
9.证明:∵
∴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又 ∵ ∴∠BAC=∠ACD
又 ∵∠BAC=∠CAD ∴∠ACD=∠CAD
∴ AD=CD ∴四边形AECD是菱形
10.提示:可先证明△AOE≌△DOF,得到 ∠OAE=∠ODF
又根据∠ODF与∠OFD互余,得到∠OAE与∠OFD互余,
因而∠AMF=900,因而AM⊥DF
能力提升:
1.B 2.5
20.相似图形(一)
知识梳理
一、选择
二、填空8.考点:比例线段.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比例式即可求得实际距离.
解答:解:设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x,
=,
解得x=10000cm=100m.
9.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计算即可.
解答:解: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9:16,
面积比是周长比的平方,
则大多边形与小多边形的相似比是4:3.
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因而设大多边形的周长为x,
则有=
解得:x=48.
大多边形的周长为48cm.
10.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解:矩形ABCD对折后所得矩形与原矩形相似,
∵矩形ABCD∽矩形BCFE,
∵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矩形ABCD的面积是矩形BCFE面积的2倍,
∴面积比是为:2:1,
设AD=b,AB=a,
∵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
∴∴∵面积的比是相似比的平方,∴相似比是:1
11.解:设最长边为10cm的多边形周长为x,则最长边为24cm的多边形的周长为(x+60)cm.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21.相似图形(二)
二、填空题8.解:∵MN∥BC
∴△AMN∽△ABC
∴∠MNA=∠C=68°,
∴AN:NC=AM:MB=1:2.
9.解:∵AD=2,AB=3,AE=2.4,AC=3.6
∴=,==
即=
又∠A=∠A
故△ADE∽△ABC
由于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S△ADE:S△ABC=4:9
S△ADE:S四边形BCED=4:(9﹣4)=4:5.
10.解:根据题意,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4:5,∵周长和是36cm,36÷(4+5)=4,
∴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4×4=16(cm),5×4=20(cm).
11.
12.解:①∠A=∠D时,∠B=∠C=∠E=∠F,所以两三角形相似,正确;
②∠A=∠E时,不能判定其它角相等,所以不能判定两三角形相似,错误;
③=时,,所以两三角形相似,正确;
④∠B=∠E时,∠C=∠F,所以两三角形相似,正确.
13.解:作DH∥AC交BF于点H,
∴BH:HF=BD:DC=2:1=10:5,
∴△DHE∽△AFE.
∴EF:EH=AE:ED=2:3,
∴BH:HF=10:5.
∴BE:EF=(BH+HE):EF=13:2.
14.(1)证明:由∠APC为△ABP的外角得∠APC=∠B+∠BAP;
∵∠B=∠APE
∴∠EPC=∠BAP
∵∠B=∠C
∴△ABP∽△PCE;
(2)解:过A作AF⊥BC于F;
∵等腰梯形ABCD中,AD=3cm,BC=7cm,
∴BF=,
Rt△ABF中,∠B=60°,BF=2;
∴AB=4cm;
(3)解:存在这样的点P.
理由是:∵
解之得EC=cm.
设BP=x,则PC=7﹣x
由△ABP∽△PCE可得
=,
∵AB=4,PC=7﹣x,
∴=
解之得x1=1,x2=6,
经检验都符合题意,
即BP=1cm或BP=6cm.
22:图形变换
1) A 2) B 3) C 4) C 5) 22cm 6) 18 7) 略 ()n
23.统计参考
一1A 2B 3A 4A 5A 6C 7C
二8. 80.23 9. 1.06 10. 5 11. 20,40%
三12 (1) 50 (2)60% (3)15
能力提升(1)28%(2)3小时和4小时.(3)3.36小时.
24.概率
一1C 2A 3C 4D 5B 6C 7D
二8. 4 9. 10. 11. 2,白
三 12.
| 甲的手势 | 石头 | 石头 | 石头 | 剪子 | 剪子 | 剪子 | 布 | 布 | 布 |
| 乙的手势 | 石头 | 剪子 | 布 | 石头 | 剪子 | 布 | 石头 | 剪子 | 布 |
| 结 果 | 平 | 胜 | 负 | 负 | 平 | 胜 | 胜 | 负 | 平 |
公平 P(甲获胜)= P(乙获胜)= P(甲乙平)=能力提升(1)不能(2)(3), ,,
25.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C A D C D A B C B C B A B D A
二、填空题:16. (-2,1) (2,1 ) (2,-1) 17. 18. 26,26,4 19. x>-2 20. 4 21. ①③⑤
三、解答题:
22.解:⑴ 解不等式①得, 1分
解不等式②得x≤2, 2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3分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分
(2)解:, ,
,
, 1分
x=1, 2分
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根. 3分
23.(1)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BE=∠CDF…………………………….1分
又∵∠BAE=∠DCF ∴△BAE≌△DCF…………………………2分
∴BE=DF…………………………………………3分
(2)∵BP平分∠ABC ∴∠ABC=2∠PBC 1分
∵CP平分∠ACD ∴∠ACD=2∠PCD 2分
∵∠ACD=∠ABC+∠A ∴2∠PCD=2∠PBC+∠A
∴∠PCD=∠PBC+∠A. 3分
∵∠PCD=∠PBC+∠P ∴∠P=∠A. 4分
24.解:(1)调查人数=1020%=50(人); 1分
(2)户外活动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5024%=12(人); 2分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分
(3)表示户外活动时间1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60 o =144 o; 4分
(4)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小时). 5分
∵1.18>1 ,
∴平均活动时间符合上级要求; 6分
户外活动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均为1. 8分
25.解:图1:∠AEC=∠A+∠C 图2:∠AEC+∠A+∠C=360O
图3:∠AEC=∠A-∠C 图4:∠AEC=∠C -∠A
(每一个2分,共8分)
证明略(证明2分)
26.解:(1)设每件乙种商品进价为x元,则每件甲种商品进价为(x-2)元,
根据题意,得 ……………....1分
…………………………………………….3分
解得 ………………………………………………...4分
经检验x=10是方程的解 10-2=8
答:甲种商品进价为8元,乙种商品进价为10元…………….5分
(2)设购进乙种商品为y个,则购进甲种商品(3y-5)个,
根据题意,得……………………………………………….6分
………………..7分
解得 ………………………………………….8分
∵y为整数 ∴y=24或25 ∴共2种方案
方案一: 购进甲种商品67个,乙种商品24个
方案二:购进甲种商品70个,乙种商品25个………………...9分
27.解:(1)∵直线y=﹣x+8,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
当x=0时,y=8;当y=0时,x=6.
∴OA=6,OB=8.……………....1分
在Rt△AOB中,AB==10,
∵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5.…………………………………….2分
∵∠OAB=∠CAE,∠AOB=∠AEC=90°,
∴△AOB∽△AEC,…………………………………….3分
∴, 即,…∴AC=.………………………….4分
∴OC=AC﹣OA=,…………………………………….5分
∴点C的坐标为(﹣,0);…………………………………………….6分
(2)∵∠ABO=∠DBE,∠AOB=∠BED=90°,
∴△AOB∽△DEB,…………………..7分
∴, 即, ∴BD=,…………………..8分
∴S△BCD=BD•OC=××=.………………...9分
28.解:(1)根据题意有OB=3,BC=6
∵OP=t,BQ=2t ∴PB=OB-OP=3-t……………2
∴S△PBQ=PB ·BQ=· 2t·(3-t)=-t2+3t
当S△PBQ=2时,-t2+3t=2,即t2-3t+2=0(t-1)(t-2)=0
∴t1=1,t2=2…………………………4分
∴当t=1或t=2时,△PBQ的面积等于2个平方单位.……………5分
(2)∵∠ACB=∠PBQ=90°
①若△PBQ∽△ACB
则BPCA=BQCB即3-t3=2t6
∴t=32
此时P点坐标为P(32,0),Q点坐标为Q(3,3)…………………………7分
②若△PBQ∽△BCA
则BPCB=BQCA即3-t6=2t3 ∴t=35
此时P点坐标为P(35,0),Q点坐标为Q(65,3)(10分)
∴若P、B、Q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A、B、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相似,此时P和Q
点的坐标分别为P(32,0),Q(3,3)或P(35,0),Q(65,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