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 术 交 底 单
施工单位: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 建设单位 | 单位工程名称 | ||
| 工程部位 | 自粘防水卷材 | 班组长 | |
| 接受交底人: | |||
| 交底内容: 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设计构造做法 序号 | 部位 | 做法 | |
| 1 | 地下室顶板 | 1.5厚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Ⅰ型,双面反应粘) 1.2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 |
| 2 | 地下室挡墙侧壁 | 1.5厚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Ⅰ型,双面反应粘) | |
| 3 | 地下室底板 | 1.5厚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Ⅰ型,双面反应粘) | |
| 4 | 屋面 | 1.5厚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Ⅰ型,双面反应粘) 1.2厚JS(Ⅰ型)防水涂膜 | |
湿铺法:是指将用于非外露防水工程的湿铺防水卷材,用水泥凝胶(素水泥浆)与基层粘结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等防水工程,特别适用于防水等级较高、施工环境较差、潮湿、赶工期的防水工程。
⑴、施工工具准备:
基层清理工具:钢丝刷、扫帚、小平铲、锤子等、冲洗水管。
施工工具:铁抹子、电动搅拌器、配料桶、塑料刮板、橡胶压辊、剪刀或裁纸刀、钢卷尺、皮卷尺、墨盒、热风或喷等。
防护工具:工作服、安全帽、橡胶手套、平底橡胶鞋、安全带(绳)等。
⑵、基层要求:
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干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进入施工现场,首先进行基层和节点部位检查,若发现基层有鼓泡、分层、起皮、蜂窝、麻面的必须凿除重新进行修补;阴阳角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形,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然后将基层表面的凸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掉;若基面较干燥,须洒水充分润湿,有明水和积水的要及时扫除。
①各种预埋件已安装并固定完毕,如管道、排水口等。
②清除基层表面杂物、油污、砂子,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修补平整表面。尤其铲除排水口、管壁上的水泥砂浆等附着物;
③阴阳角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形,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
④基面若有明水,扫除即可施工。
⑶、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修补、润湿→节点密封、附加增强层→配制水泥素浆→弹基准线试铺→撕开卷材底部隔离纸→刮涂水泥素浆→卷材铺贴(滚铺法、抬铺法)→辊压排气→卷材搭接、收头密封→成品养护及保护→检查修补→质量验收
⑷、施工步骤:
①、基面清理:
A、清除基层表面杂物、油污、砂子,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修补平整表面。尤其铲除排水口、烟囱、管壁上的水泥砂浆等附着物;
B、阴阳角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角,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
C、基面若有明水,扫除即可施工。
②、配置水泥素浆:
按水泥:水=2:1(重量比)。先按比例将水倒入原已备好的拌浆桶,再将水泥放入水中,浸泡15~20分钟并充分浸透后,把桶面多余的水倒掉;然后加入水泥用量的5%~8%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5分钟以上。
③、弹基准线试铺:
根据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卷材铺贴方向,在基层上弹好卷材控制线,依循流水方向从低往高进行卷材试铺。
④、撕开卷材底部隔离纸:
卷材试铺后,先将要铺贴的卷材剪好,反铺于基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撕剥去卷材隔离纸。撕剥时,已剥开的隔离纸宜与粘结面保持45~60度的锐角,防止拉断隔离纸,尽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状态,但不要有皱折。
⑤、刮涂水泥素浆:
其厚度视基层平整情况而定,一般为2~3mm,过薄达不到最优粘结效果,过厚则水泥素浆堆积宜开裂。刮涂时应注意压实、抹平。刮涂水泥素浆的宽度比卷材的长、短边宜各宽出100mm,并在刮涂过程中注意保证平整度。
⑥、卷材铺贴:
滚铺法:将卷材对准基准线试铺,在约5m长处用裁纸刀将隔离纸轻轻划开,注意不要划伤卷材,将未铺开卷材隔离纸从背面缓缓撕开,同时将未铺开卷材沿基准线慢慢向前推铺。边撕隔离纸边铺贴。铺贴好后再将前面试铺剩余的约5m长卷材卷回,依上述方法粘贴在基层上。
⑦、辊压排气:
待卷材铺贴完成后,用软橡胶板或辊筒等从中间向卷材搭接方向另一侧刮压并排出空气,使卷材充分满粘于基面上。搭接铺贴下一幅卷材时,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纸揭起,将上层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平整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刮压排出空气,充分满粘。
⑧、搭接封边、收头密封:
双面粘卷材搭接边施工:直接将上下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撕开,搭接边刮涂(大面积涂刮水泥素浆时同时施工)水泥素浆胶搭接在一起,直接用水泥素浆封口,最后用水泥素浆抹平封死。
⑨、成品养护及保护:
晾放24小时至48小时(具体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愈高所需时间愈短)。高温天气下,防水层应防止暴晒,可用遮阳布或其他物品遮盖。
⑩、检查修补:
检查所有卷材面有无撕裂、刺穿、气泡情况,维修时将缺陷部位清理干净,并严格按缺陷部位尺寸重新再铺贴卷材,边缝用CPS密封膏封边处理。
A、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B、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C、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
D、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E、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5)、附加层及细部节点处的防水处理:
阴阳角处:将自粘卷材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裁剪,在阴阳角等部位进行附加增强处理,地下室附加层宽度为500mm,屋面附加宽度为500mm。
附加层材料均采用1.5mm厚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双面Ⅰ型)。侧墙及顶板后浇带位置的附加层应该通设。
管根等细部节点处:将自粘卷材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裁剪。
方法是先按细部形状将卷材剪好,在细部贴一下,视尺寸、形状合适后,再将自粘卷材进行粘贴。附加层要求无空鼓,并压实铺牢。
(6)、铺贴大面卷材
将卷材粘结面向下平铺在基层上,从一端(在立面为上端)开始将隔离膜从背面缓缓撕开,同时将撕掉隔离膜的部分粘贴在墙体基层上。在铺粘防水卷材时,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铺贴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粘贴后随即用胶辊用力向前、向外侧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牢固粘贴在基层上。卷材的搭接宽度为100mm。搭接边要特别注意滚压粘结严密。
三、细部构造做法
1、地下室防水收口做法
地下室侧壁、塔楼与地下室顶板交界处、下沉式花园防水均统一上翻至±0.000以上500mm处。防水保护墙采用M7.5水泥砂浆、MU10页岩页岩砖砌筑,墙厚为120mm。
2、地下室底板及侧墙防水构造做法
地下室底板防水构造详图
地下室侧墙防水构造详图
3、地下室单根穿墙管部位的处理
(1)施工工艺
有套管:基层处理→套管与立面交接部位用沥青涂料加强处理→附加层→粘贴大面卷材→卷材收口部位用沥青涂料加强处理;
无套管:套管与基层交接部位剔槽→用沥青涂料加强处理→粘贴附加层→粘贴大面卷材→卷材收口部位固定与密封。
(2)施工要点
①有套管的在施工之前要检查套管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套管要求牢固不能有松动的现象;
②无套管的预先应在管与立面之间剔槽,槽的尺寸为30*40㎜。将槽内灰尘与杂物清理干净后,再嵌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③附加层应采用铺贴满粘;
④防水的末端应使用金属管箍固定,固定后应使用密缝胶密封。
地下室立墙无套管的单根穿墙管
1—穿墙管;2—卷材防水层;3—卷材附加层;4—密封膏密封;5—金属箍紧固
地下室外墙预埋管道处防水必须翻入管道内50mm。
4、地下室顶板及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
5、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6、屋面泛水防水层做法
施工要点:
泛水防水收口槽高度距屋面完成面不小于250㎜;
反坎高度需满足防水收口高度的需要;
防水收口须被完全覆盖。
6、屋面水落口防水层做法
将水落口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专用的器具将水落口堵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杂物堵塞水落口;
水落口与屋面基层交接的部位须嵌密封胶;
水落口附加层防水层铺贴,附加层裁剪与铺贴方法;
大面防水层的铺贴;
水落口部位卷材铺贴:卷材在水落口部位与平面铺贴一样应满粘贴,再用剪刀将水落口部位的卷材防水层裁成“十”子形状后,用铺贴工具将卷材片向水口内粘贴。
图6 直式水落口剖面示意图
7、横式落水管的防水层做法(与水落口做法类似)
施工要点:
穿墙出水口安装应居洞口中心且位于防水层下,四周预留20x20㎜凹槽用弹性防水材料密封;
防水层深入出水口应不小于100㎜,并粘贴牢固严密;
8、出屋面管防水层做法
施工要点:伸出屋面的管道周边抹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为50mm。
9、屋面变形缝防水层做法
变形缝内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建筑杂物;
在变形缝内嵌填背衬材料;
在变形缝内嵌填密封材料,加强处理;
铺贴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在变形缝中间部位空铺,并形成凹形,以便因建筑物发生沉降时,卷材有收缩的空间;
在空铺一道防水卷材,两端满粘固定。
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软底鞋,现场禁止吸烟;
(3)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说明,严禁违章作业;
(4)施工现场一切用电设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用电动工具按操作标准正确使用;
(5)施工现场应清除易燃物和材料,并备有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消防道路要畅通。
(6)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时,注意检查边坡是否稳定安全,如有危险,立即安排作业工人迅速撤离,待危险完全消除后,方能继续施工。
(7)屋面施工时,施工人员严禁在女儿墙上就坐休息,严禁在屋面上戏闹;
(8)防水作业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9)施工人员在基坑中休息时需远离防水保护墙,不得在防护墙上行走;
(10)出入基坑必须走规定的坡道爬梯,室内和容器内做防水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 (11)高处作业必须有安全可靠的脚手架,并满铺脚手板绑扎牢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