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认同与民族主义
越南祖先崇拜问题的文化人类学反思
!越南∀阮文政著,王晨娜,张家奇译*
摘 要:民族认同的问题在越南由来已久。一旦国家的主权受到外部力量威胁时,民族认同问题就会迅速升级并成为讨论的焦点。在革新的观念冲击下,曾被视为落后和迷信的地方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由于国家层面的文化认同实际上是人为建构出来的,在越南民族主义思想中就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把祖先崇拜实践视为民族认同的象征,反映了越南人类学者和国家政要对祖先崇拜实践所赋予的全新意义。有理由相信,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可以被视为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用以保存和维持其国家文化的武器。在越南人类学界看来,祖先崇拜的实践显然是受到这种新民族主义精神的启迪。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主义;祖先崇拜;越南
一、文化认同与越南民众的民族主义
越南正按照自己的道路向未来的全球化经济迈进。面对区域化与全球化,一个重要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热烈的讨论,那就是:什么是越南人的文化认同?它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与意义?
民族认同的问题在越南由来已久,一旦国家的主权受到外部力量威胁时,它就会迅速升级并成为讨论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外国学者通常把越南人的文化认同看做是中国模式的复制品。#由于历史因素,越南的政治体系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使在越南完全被西方殖民者统治的时期,越南的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还是希望回归到中国的价值观和价值模式中,并试图通过发扬儒家思想来寻找政治和社会支持,同时希望通过儒家思想来强化他们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用儒家思想来定义越南的原因。
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越关系紧张的时候,反对把越南人的文化认同视为中国模式的复制品的言论开始出现。受到民族主义的鼓舞,越南国内的学者开始寻找有特色的越南本土文化,以便与中国文化相区别。除去上层建筑的特征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国模式影响,如的组织结构、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一个新的研究途径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了积极的响应。这个研究途径主要关注大众文化,把民间生活视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正是基于这种民族精神,在越南青铜文化和古代青铜鼓的起源问题上,越南学者和他们的中国同行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这一争论持续了好几十年,只在两国间的边境局势稳定下来时才逐渐缓和。&
现在,有关民族认同的问题,在越南向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深层整合过程中,又一次成为热点。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儒家思想的争论中,村落文化或青铜鼓已经不再是被关注的重点了。学者们意识到,需要寻找越南文化认同的新象征,这个象征可以帮助巩固越南民族精神并在与其他民族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下,祖先崇拜实践被视为∃国教%,同时还被视为新越南文化认同的符号。从宗族本位和家庭本位的信仰实践来看,祖先崇拜的观念被视为举国民众所持有的一种普遍信仰。进一步地,越南英雄传说中的人物∃雄王%(H ung K ings)被尊为∃民族祖先%而受到膜拜,对他的纪念日被越南认定为重要的国家节日。可见,越南民众的民族主义在国际整合的过程中被扶持起来的一种
* #作者简介:阮文政(Nguyen Van Ch i nh),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越南河内, 10000);王晨娜,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研究生(云南昆明,650091);张家奇,同济大学电信学院博士(上海,200092)。
A lexand erW oodsi d e,Viet nam and t he Ch i n ese M odel:A Co mparative S tudy of N guye n and C h(i ng C i v il G overnm e n t in t he F irstH a l f of t h e N inetee n t h Century,Boston:H arvard Un i versity Pres s,1988.新的文化认同所重构了。
可以想象,经济整合和全球化带给了越南文化一个真正的挑战。在世界主体之后,越南所追求的国际主义就变成了历史,越南可能最终将走向民族主义。曾经被视为落后和迷信的本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革新观念的影响下,在全球化面前,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追根溯源,崇尚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巩固民族国家的力量,已经被定位为越南在世界整合进程中的文化战略。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将检视新近在越南媒体和文化人类学界的相关讨论,重点是讨论祖先崇拜的实践,以便理解民族主义是怎么影响同时代人的文化阐释。
二、祖先崇拜与越南民众的文化认同
回想起我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个老师问我信仰什么教,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他:我不信任何教。他又问我的家族是否崇拜祖先,这很触动我。确实,据我所知,在越南不仅我的家族有崇拜祖先的活动,而且大多数越南人家都有;不仅崇拜已故亲人,还保持着氏族中男性成员捐助大量钱财作为祭祀资金的习惯。
很显然,在每个越南家庭中,祖先崇拜都是司空见惯的以至于大家都没意识到这也是信仰习俗。我开始认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谁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大多数越南人都不把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当成宗教信仰习俗?为什么在祭祀祖先时,没有把它视为信仰行为?
可以说,越南各民族人民#都普遍践行着祖先崇拜。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几乎所有的K i n h族家庭都有祭祀祖先的习惯,甚至包括佛教徒和徒。除了每年官方确立的祭奠亡灵的日子,有超过1/3的人每天都会在祖先的祭坛上烧香,而其余2/3的人也会在阴历每月的初一或十五上香。记录已故家庭成员的去世日期并拜祭他们的陵墓、保持家族谱系以及对共同氏族祖先的祭拜,在各地演变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在战后以及国家的宗教开始放宽松以后。
法国学者Leopold C ad i e re(1869~1955),几乎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越南宗教。他发现,在越南,对祖先的崇拜已经融入了越南人的日常行为中,人们始终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一直陪伴并深深的影响着他们。根据Cad iere的观点,在越南人的思维方式中,家庭的含义有一个大的外延,它既包括活着的家庭成员,也包括他们已故去的亲人。人们认为,死者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并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生者的行为。&C adi er这一研究成果的价值得到了越南学者的进一步证实,并影响至今。
越南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D o Duy Anh把越南人的祖先崇拜习俗归因于关于人的灵魂和生命元气的复杂观念。灵魂是一种不可见的意识,而元气就是意识的归宿。当一个人死后,他的躯体入土,而灵魂则脱离躯体在空气中弥漫。因此,一个人的身体可以消亡,但其灵魂却仍然以的形式存在。灵魂被认为是不朽的,当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依然沉浸于家庭生活,继续照顾孩子以及身后的一切事情,以托梦的形式保护和警告生者。所以,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建立在相信死者与生者有相互关联且互相帮扶基础上的。D o Duy Anh认为,死者的周年祭宴,是沟通生者与死者的一种方法。∗
尽管对死者的崇拜主要是源于灵魂不朽的观念,但其同时也可以看做是起源于其他一些因素,如担心被灵魂惩罚,对逝者的怜悯和崇敬等。但遗憾的是,尚未见相关的系统研究成果。
尽管还流传着一些其他有关祖先崇拜起因的说法,但很显然,这种习俗主要起源于人们相信家庭、部族中的死者与生者间还存在联系。这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中出现已久并依然在世界上许多文化和宗教中存在的信仰。然而,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死者的崇拜仪式是不一样的。在越南,随着社会的进步,祖先崇拜的形式和仪式被广泛认知,并添加进了新的内涵,尤其当儒教、道教和佛教三种意识形态渗透全国的时候。越南祖先崇拜的仪式和观念均受到上述三种文化模式的影响。
我们看到,越南各民族的祖先崇拜仪式和祖先的祭台安排,基本遵从于中国的儒家规范。常见于中国祭台上的祖先牌位,也可以在越南许多庄严的祖先祭台上见到。尤其是,像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把他们的族谱放在祭台上,作为纪念死者的一种方式。儒家思想认为,人们应该像尊敬生者一样尊敬死者,这就包括为死者准备诸如酒食、衣物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祭祀品。
但是,儒家思想最大的影响是对祖先崇拜意
思想战线 2010年第4期第36卷 4,2010V ol 36
# &据2009年的统计,越南的人口有857573人,是南亚第3大人口大国,在世界排第13位。官方对整个越南民族成分的划分显示:在越南总共有54个民族,其中K i nh是越南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的86%。越南的官方语言是越南语。
L eopol d Cad iere,C royances et practiques religieuses d es Vie t nam ie n s,Saigon:Soci ete des et udes I ndoch i noises,1958.义的观念的影响。越南人相信这是他们子女践行孝道、对祖先表达崇敬之心的一种方法。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孝%,孝道规定子女以尊敬和照顾自己的父母为义务。因而,子女对父母的职责超越了宗教信仰变成了道德和伦理,这就帮助提升了祖先崇拜的意义。骈句、豪言壮语、墓志铭、家庭纪事、祖先祷文以及写给后辈的忠告等记录下来并用于祖先祭祀时大声诵读的文字,被铭刻于孔庙中,以此强调对列祖列宗的感恩,以及后辈延续血脉、光宗耀祖的责任。感恩祖宗的道德意义不仅体现在普通越南民众和上层人士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上,而且为越南许多城市的和法律所支持。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越南的律法包括了惩罚那些拒绝照顾孩子和怠慢祖先崇拜者的条例。此外,那些没有子嗣的男人因为无法继续家族血脉而被视为对祖先最大的∃不孝%。人们相信,那些没有得到照料的死者灵魂会遭受孤独、饥饿、寒冷,并能伤害他人。正因为儒家思想在祖先崇拜仪式中的影响,D o Duy Anh说:∃我们每个越南人都呼吸着有儒家思想味道的空气,喝着有儒家思想味道的河水,吃着有儒家思想味道的饭菜,从生到死一直生活在严格的儒家礼仪中。%#
上述例子表明,作为本土宗教信仰的祖先崇拜,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已经成为一种惯制。那些起源于中国的元素被整合到越南人的传统习俗中,并变成他们宗教、道德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些元素使越南人的祖先崇拜与那些没有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族群大不相同。
通过对越南各少数民族亡灵崇拜的观察,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的祭坛常布置在外人不易发现的地方,比如在房间的角落或者在灶台旁边,而不是在最庄严神圣的地方。他们并不能说清楚谁是他们的祖先,也不确切知晓死者的祭日
因为没有人记这个。同样,他们没有要感谢列祖列宗和因为轻蔑做这些事将受惩罚的道德观念。有关祖先的概念也是模棱两可的。居于越南高地的各民族认为,死者的灵魂在经历离开坟墓的仪式后,会获得永久的超度,于是,活着的亲人将不需要照顾他们。
这表明,如果认为祖先崇拜只是一种平民化的越南人的文化认同,这是不成立的。与这种信仰相关的道德概念实际已经被儒家思想所重构,在封建时代,转化成为一种对帝王忠诚的象征。被儒家思想所影响的文化,把对祖先尽职尽责视为一种人类重要的道德标准。祖先崇拜的仪式,表现了子孙对祖先的尊敬和责任。这种思想被封建统治者一直推崇和利用。在民族主义者的倡导下,越南当代宗教人类学界试图发展一种更加实用的祖先崇拜的概念,以利用普通人的道德观念来巩固国家的统治。因而,对于目前越南人祖先崇拜的集中分析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上述观点。
三、论争:祖先崇拜是宗教、信仰?
还是道德实践?
有关祖先崇拜,现在可见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于探讨3个问题:第一,祖先崇拜到底是宗教还是信仰?第二,谁是我们的祖先?第三,哪些启示能运用到民族国家建构中去?
最早对祖先崇拜的风俗加以评论的学者之一是Phan K B nh。在他1915年出版(1990年重印)的有关越南人风俗的研究中指出,人们常以一种谦恭的方式来崇拜祖先。这代表了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祖先和自己应尽的责任。&祖先崇拜表现了子女对祖先的敬仰,是人人都应具有的尊敬之情和感激态度。Phan因此认为,祖先崇拜不是宗教。
D o Duy Anh于1938年出版(2002年重印)的著作,更进一步的发展了Phan之前的假设。他认为,对祖先的尊重是越南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代不容忽视的神圣职责。他分析了祖先崇拜的意义,即:维持种族永远繁衍下去。∗像Phan一样,他也强调了这一行为实践在道德教化方面的意义。
1966年,Toan nh,第一次提出了∃祖先崇拜不是宗教%的观点。因为祖先崇拜根本就没有神职人员和教条。根据他的解释,祖先崇拜更像一种表达后代感恩之情和虔诚态度的行为。所以,有许多人在崇拜他们祖先的同时还信仰其他宗教。+
Toan nh的观点被许多从事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学者所接受。Nguy n D ng Duy强调:∃祖先崇拜不是宗教。%,为了进一步发展此理论, Nguy n D ng Duy在区分∃信仰%和∃宗教%两个概念上下了很大工夫。他坚信,信仰的核心是
文化认同与民族主义−
阮文政著王晨娜 张家奇译−
# &∗+D o Duy Anh,)In fl uen ce of Con f u ci an is m in V iet na m(,1938(rep ri nted1994),Vietnam ese S t udies,No 1,1994,pp 23~25
Phan K B nh,Vi tN a m phong t uc(Viet nam ese Cu st om s),H Ch M i nh:TP H C h M inh,1990,pp 25~26
D o Duy Anh,Vi tNam V n ho S cuong(A S ke tc h of Vietnam ese C ult ura lH ist ory),H ue:Nxb V n ho ,2002,p 245
Toan nh,N p C!:T n ngu ng Vi t nam(Trad itional way of li fe:Viet am ese B eli efs),H Ch M i nh:Nxb TP,1966(repri n ted1992)忠诚,但这只是宗教萌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他认为一种信仰中必须有一些固定的崇拜形式,但这些形式本身却并不是宗教。
显然,当研究者过分关注于区分宗教和信仰,并强调一些宗教形成的标准,那么他们很可能忘了一点,即:如果将他们的观点套用在一些传统社会,则可能会因为这些∃要素%的缺失而认为那些社会∃没有宗教%。
正是为了反驳上述教条化的观点,D ng Nghi m V an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以证明祖先崇拜是一种宗教。不仅如此,他认为祖先崇拜还是越南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的象征。因此,他主张祖先崇拜可以被视为国教。D ng Nghi m Van认为,宗教和信仰这两个概念是无法完全区分的,因为∃宗教%实际上只是一个指称信仰观念的术语,这就是为什么在越南语中这两个词常常同时出现的原因。他强调,东方宗教的本质是形式多样且复杂的,以至于西方语言中的∃宗教%一词无法全面涵盖这些意思。他同样不赞同把信仰和宗教看成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认为通过简单的判据就能下结论说组织复杂的宗教就比组织松散的信仰发展得更高级。他引用了Lev i-S trauss的观点:文化没有高低等级之分,并认为所有宗教的核心都是对神圣事物的信仰。这种论断成为他进一步发展国教理论的基石,并将其称之为∃越南式祖先崇拜%。#
事实上,D ng Nghi m Van将祖先崇拜作为国教的观念,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孕育的。早在1991年,他就撰写文章主张将祖先崇拜视为宗教,因为尽管其内容、仪式和组织简单,但却以团体为单位并有严格的制度。1996年,他建议创建一个新概念国教。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有可以称之为国教的宗教或者一套宗教体系,其被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本能地信仰。它深植于人们心中,促进人们内部团结,并把个人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根据他的主张,越南的佛教和儒教都不能称之为国教,因为它们都是源于国外的宗教,且被封建统治者当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他认为,应该把祖先崇拜奉为越南的国教,因为它被每一个越南人所践行,无论他们是否有其他宗教信仰,并且是其他宗教的基础。在他的观念里,祖先崇拜不仅仅包括崇拜宗族或者家庭中死去的有血缘关系成员,同时也应该包括对那些守护家园、为村庄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崇拜,如∃雄王%这样的典型例子。至于祖先崇拜的方式,D ng认为它是一个包含3个不同层次的仪式体系:第一,在国家层面,他把∃雄王%作为整个国家的祖先加以崇拜;第二,在地方层面,以村庄的守护者作为祖先加以崇拜;第三,在家族层面,主要崇拜有同一血缘的逝去亲人。D ng不仅提出了广义的祖先概念,他还促进了对关于∃谁是越南人的祖先%和∃祖先崇拜到底是不是国教%等问题的探讨。
但是另外一些越南学者又主张将祖先崇拜仅仅当作是家庭事务而归为一种∃氏族仪式%。Nguy n D ng Duy把祖先崇拜定义为对同一氏族中有共同血缘逝者的崇拜,而这仅由本家族和氏族中活着的成员来执行。&他认为:从生养的角度而言,事实上不存在抚育了整个村子居民的共同祖先。在越南的每一个村庄,常有多个不同的氏族同时存在,所以对村庄守护者的崇拜不同于对各氏族祖先的崇拜是很正常的。
在将对各氏族祖先崇拜等同于对村庄守护人的崇拜的问题上,Nguy n D ng Duy不同意D ng Ngh i m V an的观点。他不认为祖先崇拜是一种国教,因为它只不过是一种信仰。然而,Nguy n D ng Duy却接受越南有共同祖先∃雄王%的说法,并提倡对∃雄王%的纪念,主张对雄王庙的祭拜可以被视为对国家祖先的崇拜,因为其深深地根植于越南人的起源意识,以及对村庄、家庭和氏族祖先崇拜的意识中。但是这似乎与他自己的观点有些矛盾,因为这就像每个村庄一样,一个国家也是由很多个有着不同起源、不同语言、不同种族意识和不同的文化特征的氏族组成,因此一个国家不可能有某个同一的给予国民生命的祖先。但是,N guy n D ng Duy的这种矛盾又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正像其他研究者一样,他沉浸于寻找越南人的一种共同文化标志。对越南的文化人类学家们来说,这比寻找祖先崇拜的宗教本质更为重要。
然而在20世纪早期,越南学者更强调祖先崇拜的道德意义,并以其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尊重祖先的最高证明。数十年之后,后殖民时代的人类学家把这种观点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几乎都同意这种观点,即对那些为越南民众作出贡献的祖先、村庄守护者和国家英雄心存巨大的感激之情是一种国家美德。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得出:尽管在一些概念的具体内容上存在认识
思想战线 2010年第4期第36卷 4,2010V ol 36
#D ng Ngh i m Van,L lu n v t n gi o v#t∀nh h∀nh t n g i o∃Vi t nam(Th eory on Re li g i ons and R eli g iou s S ituation i n Vietnam),H#N :i C h nh tr Qu c gi a,2001分歧,研究者们却能在祖先和祖先崇拜的意义问题上达成一致。
事实上,早在1970年,Nguy n D ng Chi就提出了要把祖先崇拜提升到一种∃国教%高度,作为越南文化认同的典型。Nguy n D ng Ch i写道:∃越南人对祖先崇拜的尊崇,使得其他的宗教信仰都排在了次要位置。%#但是这个观点直到20年之后才被D ng Ngh i m Van进一步发展,并使祖先崇拜成为一种被官方认可的∃国教%。然而,D ng N gh i m Van的观点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这些反对一方面表达了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对国教概念的担忧。因为在越南的政治文化中,宗教具有政治敏锐性,常与政治挂钩;与此同时,∃信仰%这个词却很容易被接受,因为它调和了其他宗教,而且它在管理者的眼中看起来更为普通。此外,把祖先崇拜当成国教可能会让越南的其他族群及宗教团体产生一种受压迫感。
回溯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在越南人类学界有关祖先崇拜的争论,我们可以得出3个显著的结论:第一,研究人员似乎很少花精力去分析祖先崇拜行为的宗教本质。除了对祖先崇拜在社会中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对宗教及信仰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外,在这个关于∃本质%的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第二,争论主要集中在阐明和发展祖先崇拜的道德、伦理和人性价值。特别是,不管祖先崇拜到底应该被看做宗教还是信仰,研究者都趋向于强调其∃神圣%和∃忠诚%的特性。一方面,它反映了世界主义体系瓦解后,回归民族主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这也可以纠正一部分人的∃忘恩负义态度%和∃遗忘祖先%之类的偏离正轨的行为,以增强对执政党和国家的信念。第三,所有关于祖先崇拜讨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找一个越南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认同。通过学术上的争论,以求能把家庭和氏族对祖先的崇拜与国家对∃雄王%的崇拜联系起来。这些研究者雄心勃勃的希望他们能够创造一种体现民族认同的新的宗教信仰。由D ng Nghi m V an首先提出的祖先崇拜并不是标准化的宗教形式,而是由某种明显意图而连接和重构的信仰体系。
四、余 论
在∃越战%期间,甚至是在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关越南文化认同的分析和阐释曾一直被美国所引导和掌控,以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然而,寻找越南人的标识时,美国的研究者更趋向于将越南视为有共同标志的∃乡土越南%和∃儒教越南%的统一体一个阴阳体系,或更简单地视其为中国文化的复制品。&把越南当作有共同文化认同的统一体这一思路在今天已经不再有效了,因为在试图把有着不同族群、宗教、语言和服饰的群体包含在同一种类型中时,我们就看不出其多样性和差别了。通过这种途径发现的所谓文化认同,很显然是人为建构的认同。然而,对于曾经被殖民者统治而现在正逐步发展的民族国家来说,寻找共同的文化认同就有特殊的意义了。在越南的这个例子中,文化人类学家沉浸于寻找这样的文化认同以及所展开的关于祖先崇拜的讨论,就反应了当代越南的这一历程。这些讨论从另一些方面表明,民族主义总是与国家文化认同的概念相伴,因为它们一起构成了政治性的想象的共同体。
从关于越南祖先崇拜问题的文献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其讨论主要关注于以下3点:第一,祖先崇拜和国家文化认同的道德价值;第二,祖先崇拜仪式中的普遍性和神圣性;第三,家庭中的宗教习俗与团体性的社区崇拜礼仪之间的联系。尽管在祖先崇拜的仪式过程上各不相同,但研究者一致认为,它有助于提升人的价值观、铭记前辈的道德观,并把家庭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研究者们强调祖先崇拜的重要性,并把其演化成一种哲学和国家文化认同,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一方面,它反映了早年越南社会在经济改制和国际化进程中的信仰危机。另一方面,它证明了回归民族主义的广泛兴趣,而且在民族主义中找到了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全球化形势下,对∃文化侵略%的担忧一直萦绕在越南文化政治学家的心头。提升祖先崇拜的道德价值,把其作为一种文化标杆来协调社会,建构充溢着国家认同的文化体系,在充满文化挑战的世界,似乎是一种安全的解决∃被同化%的方法。
(责任编辑洪 颖)
文化认同与民族主义−
阮文政著王晨娜 张家奇译−
# &Nguy n D ng Ch,i Su t n t a i quan h th n t c t rong l#ng x Vi t na m T rong:N ng t h n Vi t nam t rong lic h s%r()The K i n shi p R el a tions in t h e Vietname se Villag e(,In Ru ral Vi e t nam i n H ist ory),H#N :i Khoa hoc X h I,1978,p 193
Ne il Ja m i eson,Und erst and i ng Vietnam,Berkel ey:Un i vers i ty ofC alif orn i a Pres s,1995;A l exanderW oods i de,Viet nam and t h e Ch i n eseM od 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