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档由漂漂大仙原创(QQ:2877845),首发于K12地理论坛,同时发布于作者博客影子网络。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件适用于非赢利性网站使用,使用时须注明转载自K12地理论坛 或 影子网络。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注释,同时本版权声明不得删除或修改。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1~3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表1 | |||
| 国家 | 种植面积 (万公顷) | 单位面积产量 (吨/公顷) | 总产量 (万吨) |
| 甲 | 4400 | 2.14 | 9416.00 |
| 乙 | 168 | 4.36 | 732.48 |
| 丙 | 2950 | 4.23 | 12478.50 |
| 丁 | 1036 | 1.80 | 18.80 |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I、II B. III、IV C. I、III D .II、IV
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
图2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A B C D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BAADC 6-8.CDB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必做部分】
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图8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被风坡
(3)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
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比较内容
| 对比区域 |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 大盆地 |
|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
|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正确回答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等栽培)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正确回答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0
材料一 19年,湘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图10 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五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再省,则督、托、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6分)
接近市场(炮厂);有技术、人才优势;水运交通更加便利,接近燃料产地(煤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
减少了办厂的阻力;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发展。
【选做部分】
30.(10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得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1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6分)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线路较短(交通用时少,旅游时间相对较多)。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海岛旅游环境数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31.【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2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位置、地形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2分)
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温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温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气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32.【环境保护】
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图13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6分)
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4分)
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