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砼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30:44
文档

砼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

混凝土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一、试块留置1、普通砼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拌合物。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在进行普通砼施工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和试块留置:(1)取样批次的确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
推荐度:
导读混凝土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一、试块留置1、普通砼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拌合物。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在进行普通砼施工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和试块留置:(1)取样批次的确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
 混凝土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

一、试块留置

1、普通砼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拌合物。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在进行普通砼施工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和试块留置: 

(1)取样批次的确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一检验批的试件留置

   ① 常温季节

A、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养护龄期为结构设计总说明中规定的28d、60d、90d或180d;

B、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供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吊装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含外墙外装三脚架的7.5MPa试件)确定砼强度用;

C、按计划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②冬期施工

应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用于检查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而另外一组或一组以上试件用于检查混凝土拆模强度或拆除支撑强度或负温转常温后强度检查等。负温转常温后强度检查试件养护时间没有具体规定,由施工单位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对应的等效养护龄期。

     ③结构长城杯工程应留置检验拆模强度用同条件养护试块

A、支撑外挂架时砼(外墙)拆模强度(≥7.5 PMa/mm2)试块,不少于2组。

B、底模拆除强度(≥A%×C设)试块,不少于2组。

C设为砼设计强度等级

A值按下表取值

               构件跨度与拆模临界强度

构件类型梁  拱  壳悬臂构件
构件跨度

L (m) 

≤22<L≤8

>8

≤8>8

——
A%≥50≥75≥100≥75≥100≥100
归纳起来,不同结构部位、不同季节浇筑的的砼应参考下表留置试块

       砼试件养护方式及留置数量推荐表

结构或构件名称常温季节(组)冬期施工期间应增加(组)
垫 层B≥1;       ST*≥1

DT*≥2 ; ZC≥1

防水保护层B≥1;       ST*≥1

DT*≥2 ; ZC≥1

底 板B≥1;       ST*≥1

 DT*≥2 ; ZC≥1

内 墙B≥1;       ST*≥1

 DT*≥2 ; ZC≥1

外 墙B≥1;T*≥2;ST*≥1

 DT*≥2 ; ZC≥1

B≥1;T*≥2;ST*≥1

 DT*≥2 ; ZC≥1

B≥1;T*≥2;ST*≥1

 DT*≥2 ; ZC≥1

B≥1;       ST*≥1

 DT*≥2 ; ZC≥1

注:表中打*的为必要时留置试件,一般按试验方案或试块留置计划表执行。

表中

B:标准养护强度试件,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龄期有28天、60天、90天和180天。

T:同条件养护试件,供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吊装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确定砼强度用,一般龄期为1d~1个月左右。

ST: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件,属同条件养护试件,龄期为14d~4个月左右,按技术负责人制定的《结构实体检验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计划表》留置。

DT:抗冻临界强度试件,属同条件养护试件,龄期较短,一般为1d~5d。同一强度等级、同一覆盖方式、同一类型构件、同一大气温度段,一般可做一次抗冻临界强度试块。

ZC:负温转常温后强度检查试件等。 

2、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取样频率及试件留置组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

(2)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抗渗试验结果评定,其最少养护龄期与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强度等级设计龄期相同。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试件的试验龄期不得超过强度等级设计龄期60d。             

特殊说明:采用掺膨胀剂后浇带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留置抗压强度试件、抗渗试件和膨胀率试件。膨胀率为水中养护14d后的膨胀率。北京市各个区县执行验收规范的力度不同,是否实施,宜私下咨询监督工程的区县监督站的监督员。

3、掺粉煤灰混凝土

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要求,掺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按下面规定留置:

(1)非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100m3,至少成型一组试块;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500m3,至少成型一组试块;不足上列规定数量时,每班至少成型一组试块。

(2)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由设计确定)

①地上工程宜为28d。

②地面工程宜为28d或60d;

③地下工程宜为60d或90d;

④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为90d或180d;

鉴于上述规定,如工程按28d留置的标养试块强度普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可以将备用试块的养护龄期按②~④条规定适当延长,以期通过强度评定,但需经设计同意,并办理掺粉煤灰砼设计强度龄期的变更手续。

4、预拌混凝土

按《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标准规定:

(1)出厂检验时,每100盘相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每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混凝土达不到100盘时应按100盘计,每次取样应至少进行一组试验;

(2)交货检验的取样频率应符合GB/T 50107的规定。

用于检验(现场检验)的试样按本规定 一.1和一.2条执行()。    

二、混凝土拌合物取样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和物应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对于预拌混凝土还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次砼拌合物的取样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所有项目总量的1.5倍,且不少于0.02m3。取卸料量的前1/4的混凝土拌合物所制作的试块,其强度一般低于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的。

三、试块尺寸确定

砼标准试件是指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非标准试件是指边长为100mm和200mm的立方体试件。制作砼试件时应根据骨料(石子、陶粒)最大粒径确定砼试件最小尺寸,亦即所采用砼试模的最小尺寸。

允许的试件最小尺寸和强度尺寸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mm)试件尺寸(mm)强度尺寸换算系数
31.5100×100×1000.95
40150×150×1501.00
63200×200×2001.05
当砼强度等级≥C6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需经试验确定。

四、砼试块成型

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其尺寸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它不与砼发生反应的脱模剂,涂油后的模底不得有明油,否则会降低试块强度。

2、取样后的砼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3、混凝土装模前,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和三次,对于坍落度大于100mm砼,宜在两人不断拌和过程中装模,防止因拌和不均引起砼试块(组间、组内)强度误差偏大,严重时将导致单组试件强度偏低或结果无效。

4、根据砼拌合物的稠度确定砼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砼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砼,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方法相同。

(1)振动台成型方法

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宜用铁锨压住试模,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一般为5秒~15秒),不得过振。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力按混凝土表面留有手指印),用抹刀抹平。

(2)人工插捣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插捣用钢制捣棒(一般为光圆钢筋,长为600mm,直径为16mm,端部应磨圆)。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插至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穿入下层20~30毫米,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还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00 mm2面积不应少于12次。捣棒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捣棒留下的孔洞消失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力按混凝土表面留有手指印),用抹刀抹平。

不同尺寸的砼试件,在进行人工插捣时,每一层的最少插捣次数应符合《砼试件每层插捣次数一览表》中要求。

砼试件每层插捣次数一览表

试件尺寸(mm)

每层插捣次数(次)
100×100×100≥12
150×150×150≥27
200×200×200≥48
(3)插入式振捣棒振实方法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宜用直径为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内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力按混凝土表面留有手指印),用抹刀抹平。

五、养护

根据试验目的不同,试件可采用标准养护或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两种方式。

同条件养护是指试块表面覆盖物与砼结构相同;涂刷的养护剂与涂刷遍数与砼结构相同。浇水养护与浇水次数与砼结构相同。

*确定混凝土特征值、等级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宜采用标准养护。

*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中混凝土,在非标准环境条件(自然环境、蒸汽养护等)下养护至某一龄期强度时,试件宜采用同条件养护(含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件)。

1、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箱)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饱和石灰水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室(箱)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mm~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3、同条件养护试件成型后,覆盖状态应完全与结构构件相同,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的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龄期从混凝土搅拌加水开始计时,满24小时计一天,养护到规定龄期试压。同条件试件依留置目的不同,养护到所需的龄期试压,龄期的长短可咨询搅拌站或检测机构。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养护龄期,按我公司《关于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规定》中的相应条款执行。

应该注意的是:

1、工地现场制作的标养或同条件试块,常温季节试块不得置于阳光下暴晒,防止砼早期脱水,影响后期强度;冬施试块成型后不得置于室外暴露受冻,否则砼会遭受冻害,严重影响砼强度。

2、柱头或墙头混凝土单独浇筑时,应按规定留置试件,不得漏做。

3、对商品砼或自拌砼,当更换配合比时,如需推测砼28天强度;或浇筑高等级砼(≥C45)时,需预知其28天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室技术条件留置一定数量的试块,采取试件加热养护及标准养护7天和14天等试块来推定28天强度。

4、工地自设搅拌站时,不宜购买价格太低的外加剂,尤其是减水剂、泵送剂。每种材料进场批量尽可能大一些,且应取大样(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试验和试配,不宜用小样(推销员从厂方取来的样品),以保证砼强度。应密切注意砂子的粗细、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变化;注意粉煤灰的粗细变化。每批外加剂进场时必须取样送试。

文档

砼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

混凝土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一、试块留置1、普通砼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拌合物。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在进行普通砼施工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和试块留置:(1)取样批次的确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