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型:讲评课
教学目标:
1、讲评第一单元的试题内容。
2、作为语文学习,我们还要重点研读、揣摩、赏析文中含义深刻、富有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自己语言的感受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 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作为语文学习,我们还要重点研读、揣摩、赏析文中含义深刻、富有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自己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措施:
讲评、练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评:考试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符合七年级学生要求,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试题围绕初中语文课程的具体要求,从积累及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积累及运用考查内容涉及生字注音、词语运用、语言表述、文学常识、句意的理解等,知识点覆盖率约达80%。同时,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所学课文古诗文背诵默写,考查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轨,难易适中,切合教材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2.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加强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新教材和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学为所用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和新课改的目标,因此,试卷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重在检测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也是近年来水平测试的重点。试题选材注重与课文的相关联,形式相似,但内容灵活。,考题从16小题到25小题,能力考查分识记、理解、分析、运用四个层级,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学习和迁移。
二、答卷分析
典型错误:
1、积累及运用:第4题错的最多,其次是第9题。10、题不能缩写出文章的主要意思,抓不住重点。
2、阅读理解: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智力技能。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能全面检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阅读理解这道题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典型错误:第11题到13题对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理解不是很正确,14题翻译句子出错的是“或”的解释是:“有的人”个别说成“或者”;15题少数同学回答的不完整;17题没找到相关词语,18题个别同学没有做,说明审题不认真,20题出错最多,不能归纳其写作的真正目的;23题学生不能很好的表达“楞”的含义,25题大不分同学回答不完整,抓不住关键,说明没有认真阅读文本,回答不全面。
4、写作能力考查部分:挖掘不深,语言乏味。
三、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1、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平时的实践积累,课内讲读课的教学不宜因为没有考试而草草了事。应以课内精读课文的教学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2、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
3、要加强课外阅读,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偏少,有的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仅靠语文课本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课外阅读也同样需要教师的认真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求上,也不能只看到开展课外阅读的困难而不去想办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有一套管理办法,有要求,有交流,有检查,有考核,才会有效果。特别是对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书读,读原著,不能只读一点简介,只记几个人物和故事情节。
| 4、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真正开放我们的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要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