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市机场小学幼儿园 刘学
规则是人们在日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儿童从大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客观上这一时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性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社会性适应对学习性适应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中,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的重要内容,它是儿童成长为社会人必将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也是儿童从幼儿园的游戏中学习、生活中学习,转变为小学的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适应的问题之一。
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意识能力不仅影响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适应社会的程度。所以规则意识及规则执行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规则,对于幼儿的适应性和发展而言,有三种情况,必须遵守的强制规则、可以选择遵守的他律规则、自发活动中协商产生的活动规则。新纲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对大班幼儿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发现问题
(一)幼儿已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执行规则不够理想,需要成人的提醒或督促。
(二)已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不过尚未成型,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在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在玩需要等待的游戏时,还缺乏一定的耐心。
(四)学习中执行规则能力容易受幼儿兴趣和情绪的影响,部分幼儿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言行,易插嘴。
(五)操作中规则基本形成,多数已养成听指令操作的习惯,并能整理玩具,但仍需进一步巩固。
(六)生活环节上,基本能遵守规则,但如果不在成人视线范围内,就容易出现不守规则的现象。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规则意识还不是非常强烈,执行规则能力也较差,所以,利用幼儿园最后的一年,对他们进行规则意识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对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确立培养目标
1.交往规则:与同伴相处融洽,小朋友愿意跟他玩,当碰到纠纷时,能较好地解决,不用武力。2.游戏规则:在游戏中能遵守各游戏规则,学会轮流和等待。3.学习规则:注意力集中,能抗拒环境和诱惑的干扰,专注于当前学习活动中。4.操作规则:按老师要求取放学具,能听指令、迅速整理。5.生活规则:对老师禁止的事能控制自己不做,离开老师视线,也能自我控制。
三、采取措施及具体做法 (一)注重环境的熏染,使规则内化为幼儿自身的需要 (二)创造交往和和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学习自律 (三)规则的提出要有艺术性 (四)正面诱导,提高执行规则的能力 (五)长期坚持,巩固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