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dreamweaver cs3网页制作 第四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31:09
文档

dreamweaver cs3网页制作 第四章

4.1表格的基本操作创建表格(1)打开“表格”对话框,如下图:·选择“插入记录→表格”命令。·选择插入栏“常用”类别中的“表格”按钮。·按Ctrl+Alt+T键。(2)设置表格的行数、列数、宽度和边框等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一个表格。“表格”对话框·行和列:设置插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单元格边距:指单元格内容和单元格边框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单元格间距:指相邻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边框:表格边框线的宽度。表格宽度单位像素:表格的宽度是一个绝对值,大小不发生变化。百分比
推荐度:
导读4.1表格的基本操作创建表格(1)打开“表格”对话框,如下图:·选择“插入记录→表格”命令。·选择插入栏“常用”类别中的“表格”按钮。·按Ctrl+Alt+T键。(2)设置表格的行数、列数、宽度和边框等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一个表格。“表格”对话框·行和列:设置插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单元格边距:指单元格内容和单元格边框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单元格间距:指相邻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边框:表格边框线的宽度。表格宽度单位像素:表格的宽度是一个绝对值,大小不发生变化。百分比
4.1 表格的基本操作

创建表格

(1)打开“表格”对话框,如下图:

·选择“插入记录→表格”命令。

·选择插入栏“常用”类别中的“表格”按钮。

·按Ctrl+Alt+T键。

(2)设置表格的行数、列数、宽度和边框等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一个表格。

“表格”对话框

·行和列:设置插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

·单元格边距:指单元格内容和单元格边框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

·单元格间距:指相邻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

·边框:表格边框线的宽度。

表格宽度单位

像素:表格的宽度是一个绝对值,大小不发生变化。

百分比:表格的宽度是一个相对值,大小会随其父元素的改变而改变。

提示

①表格宽度为百分比时,最外层表格的父元素为浏览器窗口,嵌套表格的父元素为其所在的单元格。

②创建表格时,如果没有明确指定边框粗细、单元格间距和单元格边距的值,则大多数浏览器都按边框粗细和单元格边距为1、单元格间距为2来显示表格。

选择表格元素

选择整个表格

①标签选择器中单击

②选择“修改→表格→选择表格”命令

③右单击某个单元格,选择“表格→选择表格”

④单击表格的外边框

⑤光标定位表格中,按两次Ctrl+A快捷键

选择行

①直接用鼠标拖动

②单击行中的某个单元格,在标签选择器中单击

③鼠标指向表格行的左边缘,指针变为“→”时单击

选择列

①直接用鼠标拖动

②鼠标指向列的上边缘,当鼠标指针变为“↓”时单击

③选择列中的某个单元格,在“列标题”菜单中选择“选择列”命令

选择单个单元格

①按住Ctrl键在单元格内单击

②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内,单击标签选择器上的

③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内,按Ctrl+A快捷键

选择连续单元格

①用鼠标从第一个单元格拖到最后一个单元格

②将光标定位到第一个单元格内,然后按住Shift键单击最后一个单元格

③选择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按住Ctrl键单击要选择的单元格、行或列,再次单击取消选择。

表格的基本操作

(1)调整表格的大小

鼠标指向控制柄呈双向箭头时拖动鼠标,即可调整整个表格的大小;也可用表格“属性”面板精确指定表格的宽度和高度。

提示

当调整整个表格的大小时,表格中所有单元格将按比例更改大小。如果表格的单元格指定了明确的宽度或高度,则调整表格大小将更改“文档”窗口中单元格的可视大小,但不更改这些单元格指定的宽度和高度。

(2)调整表格中行或列的大小

·更改列宽度并保持整个表格的宽度不变

 用鼠标拖动要更改列的右边框,同时相邻列的宽度也随之更改,但整个表格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 

·更改某个列的宽度并保持其它列的大小不变

 按下Shift键,用鼠标拖动要更改列的右边框,相邻列的宽度不会改变,表格的总宽度将被更改,以容纳正在调整的列。 

·调整行高

 直接用鼠标拖动行的下边框。

(3)插入单行或单列

·选中行或列,右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插入行”或“表格→插入列”命令。

·单击某列的“列标题”菜单,选择“左侧插入列”或“右侧插入列”。

(4)插入多行或多列

 选中行或列,右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插入行或列”命令,弹出“插入行或列”对话框,如下图所示。设置要插入的行(列)数及位置,单击“确定”按钮。

(5)删除行或列

 选中要删除的行或列,右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删除行”或“表格→删除列”命令。

(6)合并单元格

①选择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格 

②选择“修改→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或按Ctrl+Alt+M快捷键或单击属性面板上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7)拆分单元格

①将光标定位到要拆分的单元格中。

②执行下列操作之一,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

·选择“修改→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

·按Ctrl+Alt+S快捷键。

·单击属性面板上的“拆分单元格”按钮。

③设置要拆分的行数或列数,单击“确定”按钮。 

(8)创建嵌套表格

 嵌套表格是指在表格的单元格中插入新的表格。若要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嵌套表格,只需将光标定位到该单元格中,然后再插入表格即可。

提示

①嵌套表格的宽度受所在单元格宽度的。

②在网页表格中,表格嵌套层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浏览速度。

(9)使用“列标题”菜单

 当选定表格或表格中有插入点,默认情况下,DreamweaverCS3会显示表格宽度和每个表格列的列宽,宽度旁边是表格标题菜单与列标题菜单的箭头,使用这些菜单可以快速选择与表格相关的常用命令。

提示

当页面处于“设计”视图时,如果创建表格后没有看到表格宽度和标题菜单箭头,可以选择“查看→可视化助理→表格宽度”命令调出。

4.2 设置表格属性

表格属性的设置 

单击表格外边框,选中整个表格,打开“表格”属性面板。各选项的作用如下:

·“表格Id”:表格的Id,用来输入表格的名字。

·“行”和“列”:用来指定表格中行、列的数目。

·“宽”:以像素为单位或按百分比指定表格宽度。

·“填充”:指单元格边距,即单元格内容与边框之间的距离。

·“间距”:指单元格间距,即相邻单元格之间的像素数。

·“对齐”:用于设置表格相对于同一段落中其他元素的显示位置,包括“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和“默认”4个选项。

·“边框”:指定表格边框的宽度,单位为像素。

·“背景图像”:设置表格的背景图像。

·“背景颜色”:设置表格的背景颜色。

·“清除列宽”按钮:从表格中删除所有明确指定的列宽。

·“清除行高”按钮:从表格中删除所有明确指定的行高。

·“将表格宽度转换成像素”按钮:将表格中每列的宽度设置为以像素为单位的当前宽度,同时将整个表格的宽度设置为以像素为单位的当前宽度。

·“将表格宽度转换成百分比”按钮:将表格中每列的宽度设置为按百分比表示的宽度,同时将整个表格的宽度设置为按百分比表示的宽度。

单元格属性的设置

·“合并单元格”按钮:将所选的单元格、行或列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只有当所选择的区域为矩形时才可以合并这些单元格。

·“拆分单元格”按钮:将一个单元格拆分成多个单元格。一次只能拆分一个单元格,如果选择的单元格多于一个,则此按钮禁用。

·“水平”和“垂直”列表框:设置单元格、行或列内容的水平对齐方式和垂直对齐方式。

·“宽”和“高”:用来设置所选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

·“不换行”复选框:如果选中了该复选框,当单元格内的数据超过单元的宽度时,单元格会自动加宽来容纳所有数据;如果没有选中该复选框,则当单元格内的数据超过单元格的宽度时,自动换行。

·“标题”复选框:可以将所选的单元格格式设置为表格标题单元格。默认情况下,表格标题单元格的内容为粗体且居中。

·“背景”和“背景颜色”:设置所选单元格、列或行的背景图像和背景颜色。

·“边框”:设置单元格的边框颜色。

表格格式设置优先顺序 

提示

在使用表格布局页面时,首先需要对页面中的各类元素作一个大致的规划,事先构思好布局的草图,这样可以在创建表格时节省大量的时间。

创建表格时,最外层表格宽度单位最好采用像素,内部嵌套表格宽度单位采用百分比。为防止浏览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的滚动条,通常在800*600分辨率下,把表格宽度最大设置为778像素,在1024*768分辨率下最大设置为1002像素。

为提高浏览速度,整个网页不要放在一个表格里,表格的嵌套层次尽量要少。

4.3 使用表格“布局”视图

表格三种视图模式 

视图模式 特点

标准模式 表格默认的视图模式,表格及其内容的绝大部分操作适合在该模式下进行

扩展表格模式 临时向文档中的所有表格添加单元格边距和间距,并且增加表格的边框可使编辑操作更加容易

布局模式 主要用于绘制比较复杂的表格,可任意绘制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

表格布局模式 

选择“查看→表格模式→布局模式”命令切换到“布局”模式,如下图所示。

绘制布局表格 

在“布局”模式下,单击插入栏“布局”类别中的“绘制布局表格”按钮,在编辑窗口中拖动鼠标绘制表格。

绘制布局单元格 

单击插入栏“布局”类别中的“布局单元格”按钮,移动光标到要绘制单元格的位置,拖动鼠标绘制“布局单元格”。

如果要连续绘制多个布局单元格,只需在绘制过程中按下Ctrl键即可。

调整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的大小 

·单击布局表格的边线选中布局表格,拖动布局表格的控制柄,即可改变布局表格的大小。

·将鼠标指针移到布局单元格的蓝色线条处,布局单元格的线条会变成红色,此时单击布局单元格的线条,即可选中布局单元格,拖动单元格的控制柄,即可改变单元格的大小。

移动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 

选择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后,用鼠标将其拖动到新的位置,也可按方向键移动,每按一次方向键,移动1个像素的距离,如果按住Shift键,每按一次方向键,移动10个像素的距离。

提示

布局表格绘制后,整个表格呈灰色显示,不能在表格内插入图像或输入文本,要插入图像或输入文本,必须创建布局单元格。

绘制布局表格时,可以在网页的空白区域或其他布局表格内绘制布局表格。如果页面已包含内容,则只能在现有内容的下方绘制新的布局表格。

移动布局表格时,只有嵌套在其他表格中才可以移动。

设置布局表格属性 

选中布局表格后,打开“布局表格”属性面板。

·“宽”选项区域:包括“固定”和“自动伸展”两个单选按钮。

·“背景颜色”:用来设置布局表格的背景颜色。

·“填充”:用来设置各布局单元格中插入对象距边线的距离。

·“间距”:用来设置各布局单元格的间距。

·“删除所有间隔图像”按钮:它在添加间隔图像后才会有效,单击可删除所有的间隔图像。

·“删除嵌套”按钮:单击可删除嵌套在布局表格内已选中的布局表格。

设置布局单元格属性

选中布局单元格后,打开“布局单元格”属性面板。 

·“水平”下拉列表框:用来设置布局单元格内对象在水平方向的对齐方式,包括“默认”、“左对齐”、“居中对齐”和“右对齐”4个选项。

·“垂直”下拉列表框:用来设置布局单元格内对象在垂直方向的对齐方式,包括“默认”、“顶端”、“中间”、“底部”和“基线”5个选项。

·“不换行”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后,可以取消外框线。

自动伸展和间隔图像 

“布局”模式中的表格列可以具有固定的宽度,或者其宽度可以自动扩展以尽可能大的填充浏览器窗口(自动伸展)。

 自动伸展列:根据浏览器窗口的宽度自动进行调整。

 间隔图像(也叫做间隔 GIF)是透明的图像,用来控制自动伸展表格中的间距。

 当设置某列自动伸展时,Dreamweaver 将自动添加间隔图像,除非指定不使用任何间隔图像,也可以在每个列中手动插入和删除间隔图像。

 在“布局”模式下,单击单元格宽度右边的箭头,打开单元格菜单,可以进行间隔图像的添加或删除,设置列宽为固定或自动伸展。 

4.4 框架(集)的基本操作

框架的基本概念 

框架就是把浏览器窗口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分别显示不同的网页内容。 

框架的组成

框架集:

是一个HTML文件,定义了框架的数目、框架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最初在每个框架中显示的页面的URL。

单个框架:指浏览器窗口中的一个区域,它可以显示与浏览器窗口的其他部分中所显示内容无关的HTML文档。

创建框架集 

(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弹出“新建文档”对话框,选择“示例中的页→框架集”选项,在“示例页”中选择一种框架集。

(2)单击“创建”按钮,弹出“框架标签辅助功能属性”对话框,保持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在当前文档中创建框架集 

在插入栏的“布局”类别中,单击“框架”按钮的下拉箭头,然后选择预定义的框架集。

选择“插入记录→HTML→框架”选项,在其子菜单中选择预定义的框架集。

提示

框架集图标提供应用于当前文档的每个框架集的可视化表示形式。框架集图标的蓝色区域表示当前文档,而白色区域表示将显示其它文档的框架。如果在已打开的文档中,执行以上两种操作,该文档将自动插入到预定义框架集的蓝色区域。

在框架中插入HTML文件 

(1)在框架中新建网页文件

 将光标定位到框架中,此时可以添加文本、图像、表格等页面元素,即创建一个新的网页文件。

(2)在框架中插入原有网页文件

①按下Alt键,单击一个框架的内部选中该框架,单击属性面板 “源文件”后的“浏览文件”按钮,打开“选择HTML文件”对话框。

②选择要插入的网页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框架”面板

选择“窗口→框架”命令,在面板组中打开“框架”面板,如下图所示。 

选择框架和框架集 

(1)在“框架”面板中选择框架和框架集

在“框架”面板中单击框架集的最外边框,将选中整个框架集。

单击次外边框,将选中包含子框架的子框架集。

单击最内边框或在框架内单击,将选中相应框架。

(2)在设计视图中选择框架和框架集

单击某个框架的边框,可以选择该框架所属的框架集。

按下Alt键的同时单击某框架内部,可以选择该框架。

单击框架的最外边线可以选择整个框架集。

(3)选择不同的框架或框架集

Alt+“←或→”键  选择下一个框架(集)

Alt+“↑”键 选择父框架集

Alt+“↓”键 选择子框架(集)

保存框架 

(1)保存框架集

 在“框架”面板或“文档”窗口中选择框架集,选择“文件→框架集另存为”或“文件→保存框架页”命令。

(2)保存框架

 将光标定位到要保存的框架中,单击“文件→保存框架”命令,输入网页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

(3)同时保存框架集和框架

 选择“文件→保存全部”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依次保存框架集和所有尚未保存过的框架。

编辑框架 

(1)在框架集中增加新框架

将鼠标指针移到框架四周的边缘或顶角处,鼠标呈双向箭头时,拖动鼠标在相应方向上增加新框架,如下图所示。

(2)调整框架的大小

 拖动框架边线,即可调整框架的大小。

(3)拆分框架

 选中要拆分的框架,在按下Alt键的同时用鼠标拖动边框拆分框架。

(4)删除框架

 用鼠标拖动框架边框到相邻边框,即可删除相应框架。

4.5设置框架(集)的属性

设置框架集属性 

选择框架集后,打开“框架集”属性面板,如下图所示。 

“边框”:用于设置在浏览器中是否显示框架边框。

“边框宽度”:用来输入边框的宽度数值,其单位是像素。

“边框颜色”:用来设置边框颜色,单击下拉按钮选取颜色,或在文本框中输入颜色的十六进制代码。

“行列选定范围”:用于选定要设置框架(集)。

“值”:用于设置选中框架的宽度或高度。 

“单位”:用于设置“值”的单位,包括像素、百分比和相对。

单位

像素:输入以像素为单位的数值,指定选定列或行的大小。 

百分比:指定选定列或行应相对于其框架集的总宽度或总高度的百分比 

相对:在指定“像素”和“百分比”空间后,分配剩余的框架空间。 

设置框架属性 

在“框架”面板中,单击某框架的内部即可选中该框架,打开“框架”属性面板,如下图所示。 

“框架名称”:用于设置链接的“目标”属性或脚本中引用该框架时所用的名称。

“源文件”:用于设置在该框架中显示的网页文件。

“滚动”:用于设置是否显示滚动条。

“不能调整大小”:用于设置在浏览器中是否可以通过拖动框架边框来调整框架大小。

“边框”:用于设置在浏览器中是否显示框架边框。

“边框颜色”:用于设置边框颜色。

“边界宽度”:以像素为单位设置框架左边框和内容间的距离。

“边界高度”:以像素为单位设置框架上边框和内容间的距离。

框架中的链接 

框架最常见的用途就是页面导航。若要在一个框架中使用链接在另一个框架中打开目标文件,创建超链接时可通过“目标”属性来指定打开目标文件的框架或窗口。

(1)在“设计”视图中,选择文本或对象。 

(2)在属性面板的“链接”框中选择要链接的目标文件。

(3)在“目标”下拉列表中,选择应显示链接文档的框架或窗口。

框架链接中的“目标”属性 

①_blank:在新的浏览器窗口中打开链接的文档,同时保持当前窗口不变。 

②_parent:在显示链接的框架的父框架集中打开链接的文档,同时替换整个框架集。

③_self:在当前框架中打开链接,同时替换该框架中的内容。 

④_top:在当前浏览器窗口中打开链接的文档,同时替换所有框架。

框架名称:

框架集中的每个框架的名称也出现在该列表中,选择一个框架名称可以在该框架中打开链接的文档。

使用框架的优缺点 

(1)优点

访问者的浏览器不需要为每个页面重新加载与导航相关的图形。 

每个框架都可以有自己的滚动条,访问者可滚动这些框架。

(2)缺点

可能难以实现不同框架中各元素的精确对齐。

对导航进行测试可能很耗时间。

框架中加载的每个页面的URL不显示在浏览器中,因此访问者可能难以将特定页面设为书签。

为不支持框架的浏览器提供内容 

(1)选择“修改→框架集→编辑无框架内容”命令。 

(2)执行下列操作之一,编辑无框架内容。

   在“文档”窗口中,像处理普通文档一样键入或插入内容。

   选择“窗口→代码检查器”,将插入点放在noframes标签内部的body标签之间,然后键入内容的HTML代码。

(3)再次选择“修改→框架集→编辑无框架内容”命令,返回到框架集文档的普通视图。

4.6 AP Div的基本操作

AP Div的含义 

AP Div类似于Dreamweaver CS3中的层,可以把它视为一种用来插入各种网页对象、可自由精确定位和容易控制的容器。 

创建AP Div 

①单击插入栏“布局”类别中的“绘制AP Div”按钮,在文档窗口中拖动鼠标绘制AP Div。

②拖动插入栏“布局”类别中的“绘制AP Div”按钮到页面。

③选择“插入记录→布局对象→AP Div”命令,可以在页面光标处创建一个默认属性的AP Div。

设置AP Div的默认属性 

选择“编辑→首选参数”命令,打开“首选参数”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在“分类”列表中选择“AP元素”,在右边设置AP Div的默认属性值。

选择AP Div的方法 

①单击AP Div的边框线。

②在“AP元素”面板中单击AP Div的名称。

③单击AP Div的内部,会在AP Div矩形的左上角产生一个控制柄图标,单击控制柄即可选中与它对应的AP Div。

④按下Shift键,分别单击要选择的各个AP Div的内部或边框线,可以选中多个AP Div。

调整AP Div的大小 

①拖动AP Div的控制柄。

②在AP Div的“属性”面板中,输入“宽度”和“高度”值。

③按住Ctrl键,同时使用方向键,将以1px为单位精确调整大小。

④按住Shift+Ctrl键,同时使用方向键,将以10px为单位调整大小。

调整AP Div的位置 

①选中AP Div后使用鼠标拖动。

②选中AP Div后使用方向键一次可移动1个像素。

③选中AP Div后按住Shift键同时使用方向键一次可移动10个像素。

④在AP Div的“属性”面板中,输入“左”和“上”的值可精确定位AP Div的位置。

对齐AP Div 

选中多个AP Div,选择“修改→排列顺序”命令,选择其子菜单中的命令,即可获得相应的对齐效果。

4.7 设置AP Div的属性

“CSS-P元素”:用于输入AP Div的名称。

“左”和“上”:用于设置AP Div左上角相对于页面左上角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单位是像素。对于嵌套中的子AP Div,则相对于父AP Div。

“宽”和“高”:用于设置AP Div的大小,单位默认为像素。

“Z轴”:用于确定AP Div在Z轴上的位置,即层叠顺序。

“可见性”:

default:表示默认,其可见性由浏览器决定,大多数浏览器会继承该AP Div的父AP Div的可见性。

inherit:继承父AP Div的可见性。

visible:显示AP Div和其内对象。

hidden:隐藏AP Div和其内对象。

“溢出”:

visible:AP Div高度自动增加,以容纳超出的内容。

hidden:超出的内容隐藏。

scroll:不管是否超出,都显示滚动条。

auto:自动识别是否显示滚动条。

“剪辑”:用于确定AP Div的可见区域。

“背景图像”:用于确定AP Div的背景图像。

“背景颜色”:用于确定AP Div的背景颜色。

4.8 AP Div在排版中的应用

“AP元素”面板

选择“窗口→AP元素”命令或按F2键均可打开“AP元素”面板。

改变AP Div的层叠顺序

AP Div可以重叠在一起,要改变其层叠顺序,可使用以下方法:

    ①选中AP Div,在属性面板的“Z轴”框中直接输入Z值。

    ②在“AP元素”面板中,使用鼠标直接拖动AP Div到指定位置。

    ③在“AP元素”面板中,单击AP Div的Z值,直接输入新的Z值。

提示

Z轴的数值越大,AP Div的位置越靠上,Z轴的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但不能为小数。

设置AP Div的可见性

选中AP Div,在属性面板的“可见性”列表中选择可见性属性。

在“AP元素”面板中,通过单击眼睛图标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

创建嵌套AP Div

创建嵌套AP Div可使用以下方法:

  ①在“首选参数”对话框“AP元素”类别中,勾选“嵌套”复选框,再将插入点置于一个AP Div中绘制一个AP Div。

  ②如果没有勾选“嵌套”属性,则需要按住Alt键在现有AP Div中绘制一个AP Div。

  ③在“AP元素”面板中,按住Ctrl键拖动一个AP Div的名称到另一个AP Div的名称上,即将拖动的AP Div插入到另一个AP Div中。

提示

创建嵌套AP Div后,选定父AP Div后,子AP Div也会被选定;在移动或复制父AP Div时,子AP Div也会随之被移动或复制;删除父AP Div,子AP Div也将一并被删除。子AP Div的任何操作不会影响父AP Div。

表格与AP Div的相互转换

(1)AP Div转换为表格

 选择“修改→转换→将AP Div转换为表格”命令,弹出“将AP Div转换为表格”对话框,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

(2)表格转换为AP Div

 选择“修改→转换→将表格转换为AP Div”命令,弹出“将表格转换为AP Div”对话框,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

  

4.9 模板的建立

创建模板

创建模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原有页面转存为模板文件,另一种是新建一个模板文件。

(1)新建一个模板文件

 选择“文件→新建文档”命令,打开“新建文档”对话框,依次选择“空白页→HTML模板”,单击“创建”按钮。

(2)把现有文档转存为模板

①打开要转存为模板的网页文件。

②选择“文件→另存为模板”或“插入记录→模板→创建模板”命令,弹出“另存模板”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③选择一个用来保存模板的站点,在“另存为”文本框中输入模板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提示

Dreamweaver CS3将模板文件以扩展名 .dwt 保存到站点本地根目录的Templates文件夹中。如果该Templates文件夹在站点中尚不存在,Dreamweaver CS3将在保存新建模板时自动创建该文件夹。

可编辑区域的建立与取消

模板被创建后,所有的区域为锁定区域,若要使用模板创建网页,必须设置可编辑区域。

(1)在模板文档中,选择要设置为可编辑区域的文本或内容,或将光标定位到要插入可编辑区域的地方。

(2)按Ctrl+Alt+V快捷键或选择“插入记录→模板对象→可编辑区域”命令,打开“新建可编辑区域”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3)在“名称”文本框中为该区域输入唯一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可编辑区域的创建。

提示

·命名可编辑区域时,不能使用单引号、双引号、尖括号和“&”符号。

·不能对特定模板中的多个可编辑区域使用相同的名称。

·可将整个表格或单个单元格标记为可编辑的,但不能将多个表格单元格标记为单个可编辑区域。

·AP元素和 AP元素内容是不同的元素,将AP元素设置为可编辑便可以更改AP元素的位置和该元素的内容,而使AP元素的内容可编辑则只能更改AP元素的内容,不能更改该元素的位置。

取消可编辑区域标记

如果已经将模板文件的某个区域标记为可编辑,若要重新锁定该区域,可删除该可编辑区域。

(1)在模板文档中,选中要删除的可编辑区域。

(2)选择“修改→模板→删除模板标记”命令,即可删除可编辑区域,该区域此时变成锁定区。

4.10 模板的应用

使用模板创建新网页文件

方法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文档”对话框,单击 “模板中的页”选项,在“站点”列表中选择站点,在“模板”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模板,单击“创建”按钮,即可使用该模板创建一个网页文件。

方法2:新建一个网页,选择“修改→模板→应用模板到页”命令,弹出“选择模板”对话框,从模板列表中选择一个模板,单击“选定”按钮。

方法3:新建一个网页,选择“窗口→资源”命令打开“资源”面板,单击“模板”按钮,选中相应模板,单击“应用”按钮。

  

将模板应用于已有网页

(1)打开要应用模板的文档,选择“修改→模板→应用模板到页”命令,弹出“选择模板”对话框。

(2)从模板列表中选择一个模板,单击“选定”按钮,弹出“不一致的区域名称”对话,如下图所示。

(3)选择“Document body<未解析>”,在“将内容移到新区域”列表中选择要移动到的可编辑区域名称,选择“Document head<未解析>”,在“将内容移到新区域”列表中选择“head”,单击“确定”按钮。

将模板从网页中分离

(1)打开要分离模板的网页。

(2)选择“修改→模板→从模板中分离”命令,所有区域都变为可编辑区域。

更新模板

(1)打开模板文档,对模板进行修改,按Ctrl+S保存模板文档,弹出“更新模板文件”对话框。

(2)单击“更新”按钮,弹出“更新页面”对话框,自动更新相关的所有网页,更新完成后,单击“关闭”按钮。

文档

dreamweaver cs3网页制作 第四章

4.1表格的基本操作创建表格(1)打开“表格”对话框,如下图:·选择“插入记录→表格”命令。·选择插入栏“常用”类别中的“表格”按钮。·按Ctrl+Alt+T键。(2)设置表格的行数、列数、宽度和边框等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一个表格。“表格”对话框·行和列:设置插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单元格边距:指单元格内容和单元格边框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单元格间距:指相邻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像素。·边框:表格边框线的宽度。表格宽度单位像素:表格的宽度是一个绝对值,大小不发生变化。百分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