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B )
A.产量增加10%
B.产量减少10%
C.产出增加大于10%
D.无法确定
2、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元,商品Y的价格为1.5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
A.20 B.30 C.45 D.60
3.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不应包括以( D )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A.成本 B.需求
C.竞争 D.质量
4、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 )
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为正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
5、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A )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
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6.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是( D )
A. 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 B.其它商品价格变化时
C. 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 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
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呈现波动状态
8、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 B )
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机会成本递增
C.存在
D.存在失业问题
9、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呈现波动状态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11、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C )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12.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的是( D )
A. 买者和卖者很多 B. 产品同质
C. 企业和顾客对市场信息灵通 D. 生产者出入行业受
13.短期情况下,厂商倒闭点是( A )
A.P=AVC B.TR=TVC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D.P>MC
14.规模报酬递减是在( A )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15、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曲线(A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左上方平行移动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发生移动
1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 D )相交。
A. 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17.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 )。
A.P=60,Q=10 B.P=10,Q=6
C.P=40,Q=6 D.P=20,Q=20
18、下列事件中涉及的是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的是:( C )
A.病虫害使面包销量减少
B.汽油税减少了汽油消费
C.汽车降价使汽车销量增加
D.战争使石油减少
19、如果一个企业在各种产出水平上都显示规模报酬递减,把这个企业划分为两个相等规模的较小企业,它的总产出(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法判定
20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 D )。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
二、名词解释题
1、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所购买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曲线。
2、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经济体)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经济体)造成影响,但此人(或经济体)并没有为此支付或得到补偿。
3.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成本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陈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
4、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6、产品转换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可能组合。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消费站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垄断势力
三、简答题
1.比较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机会成本是某种稀缺资源投入到某一用途后丧失的其他用途的收益。会计成本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它是指企业在经营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这些开支是支出货币的记录,一般都在会计账目上得以反映,因而也叫历史成本。会计成本不是决策成本,而机会成本是决策成本。会计成本往往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实际代价,因而要进一步考虑机会成本。
2. 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当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它的产出水平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MR=LMC=SMC
AR=LAC=SAC
主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你可以从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书中关于市场理论的部分中找到,M代表边际,R代表收益,L代表长期,S代表短期,C代表成本,A代表平均,具体的含义你可以自己翻译。
理解市场理论需要看图,而且图像很复杂,你需要耐心研究一下。
如果在一个市场中存在利润,那必然会吸引其他的厂商进入,继而每一个厂商的市场份额减少,直到利润为零。
如果市场中存在亏损,那也同样会让一些厂商推出市场,继而留下的厂商市场份额增大,由亏损变为零。
而厂商可以自由进出市场的理由在于这个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很多生产者,而且进出比较自由。这是前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3、如何通过生产函数的代数表示式来判断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
规模收益表示投入变化增加相同的倍数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的倍数情况。
设生产函数为Q=f(L,K)
þQ=f(mL,mK)
若þ>m,则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增
若þ=m,则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
若þ 定义:市场中只有唯一的生产者,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特征: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叠,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总收益曲线先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下降。 5、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录像机(高级消费品)应分别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对于农产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应采取提价的方法。而对于录象机,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应采取降价的方法。 四、计算题 1. 已知生产函数为,表示产量,表示资本,表示劳动。令=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解:(1) (2)当Q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0,所以L=10。 当达到最大时,令所以L=8 =10-L 由于边际产量是负向倾斜的直线,因此L不可能小于0, 所以L=0时,有极大值。 2、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是20元,想减少20%的吸烟量,则价格应怎样改变? 价格应提高10元。 3、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55元,全部用于购买食品(F)和衣服(C),食品和衣服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已知两类商品对张某的边际效用值如表所示,试求:若张某欲获得最大的效用,则他应购买食品和衣服各多少? 2 3 4 5 6 23 20 18 15 10 35 30 25 20 15 五、论述题 1. 试用需求—供给分析图说明对商品房需求的增加会不会影响建筑材料的价格?如何影响? 2 用图形和文字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AP)。 3、80年代,某矿山机械厂,生产任务严重不足,面临停工停产。此时,有客户欲订购55000吨小钢锭,但提出价格不能高于370/吨。按该厂原来的统计资料,每吨小钢锭的成本为382元,其中固定成本是82/吨,变动成本是330/吨。很显然,出价低于平均成本。企业管理层对于接不接这个订单意见不一致:有的主张接受,理由是有活干比没活干强,有活干人好管;有的主张不接受,理由是干了活出了力,却是赔本的买卖,没啥好接的。那么,你认为应不应该接受订单呢?理由呢?应该接受定单。 理由是:虽然客户的出价低于平均总成本,但高于平均变动成本。若接受,不仅可以弥补变动成本,还可以弥补部分的固定 成本。这比停工好得多。
张某应购买衣服3个单位,食品5个单位。消费量 消费食品的边际效用 消费衣服的边际效用 1 25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