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导入】
在虎年春晚,刘谦再一次让观众“见证奇迹”,蝉联曲艺类的冠军,于是乎过去让人充满了神奇色彩、总是显得遥不可及的魔术,也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了,现在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轻松走近它,成为了人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时尚的方法,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也能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于是在大街小巷悄然掀起了一股魔法消费的热潮。
请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跟风,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生:回答
(设计目的:由学生感兴趣的流行现象引出群体效应概念)
师: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群体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效应”。
【媒体】“我看流行”
如今,大街小巷都充溢着受年轻人喜欢并推崇的流行文化。各种卡通画、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都成了流行热门和谈论焦点。
流行元素 利:满足人的好奇心,多了许多同龄人之间互相沟通的话题,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释放压力的一种渠道,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从同学们看待流行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个人的行为必然会受到群体的影响。流行时尚的背后反映的就是群体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所以对于流行的弊:把握不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过多地传播消极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我们过的不是生活,我们过的是寂寞”,要了解但不迷恋,喜欢却不依赖。可见,这种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要学会避免盲从,分辨不同性质的群体行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透视群体行为 学会分辨泾渭》。
透视群体行为 学会分辨泾渭
先给大家看一张表格,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两段视频,这两段视频中有哪些群体行为?它们的影响,活动效率和效应分别是怎样的?
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有其他人在场,我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
在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世博志愿者的各种活动,如平安世博、交通文明、清洁城市、世博宣传、窗口服务等活动,就会产生向上的力量,并且相互影响,众人拾材火焰高,干劲十足,就有一种积极的,促进健康成长的效应,这就是群体的“助长效应”。(表现为市民对其生活的城市的发展信心会增强,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积极努力工作幸福生活,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是不是所有的群体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呢?当人们在群体中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容易感情冲动,有时还会分不清是非,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泰国“红衫军”逼宫 前总理他信的支持者
“红衫军”就是泰国反民主联盟的示威者14日起在曼谷发动“百万人”,要求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解散国会下议院、提前举行选举。曼谷人就不得不面对道路封闭、公交路线变更、全城交通瘫痪。媒体间传出血液中可能混杂化学物质或动物血液,甚至怀疑可能有肝炎与艾滋病毒等。红衫军捐血救人的使命,以此手段追求政治理想是及其不应该的。 “红衫军”在曼谷主要商业区集会造成的损失每天可能达3亿泰铢(1美元约合32.4泰铢)。如集会持续至4月中旬泰历新年宋干节,损失将达50亿至100亿泰铢。持续的示威背后潜在的政治风险已严重影响泰国经济社会秩序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冲击今年经济增长率下跌0.1-0.2%,也给曼谷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如果社会持续动荡,将会给泰国经济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并最终损害泰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这是一种消极的,阻碍健康成长的效应,是群体的“抑制效应”。泰国的社会治安显得非常混乱,交通阻塞,而且严重影响了其旅游业和其国内经济的增长。(表现为社会的群体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群体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板书:群体行为的影响
积极影响有一种助长效应:在群体活动中,个人活动的效率因其他成员的影响而提高。
消极影响有一种抑制效应:处在一个管理不善、成员之间不和睦的群体中,个人往往会失去上进心和工作劲头,个人活动效率因其他成员的影响而降低。
师:可见,群体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接下来,让我们来近距离接触一下我们身边的群体
【学生活动】小调查:我们身边的群体行为。(包括积极向上的群体和不良群体)
学生介绍自己调查的结果,着重分析其对我们成长的作用或危害。如:
叫外卖群体,许多学生因为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而违反学校的规定偷偷从围栏外叫送外卖,既不卫生又浪费午餐
打群架,容易造成对自己及对他人的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游吃团体,是校园里一道非主流的风景线,随地乱扔破坏了学校环境的整洁,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集体抄作业,造成一知半解,对自己的学习不利;
集体作弊,违反校纪校规,不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
互相攀比穿名牌,助长自己的虚荣心,也造成对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校文学社团 ,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广交朋友
学校舞蹈队,强健体魄,培养特长,为学校争光
小小志愿者,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同时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促进了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学习的篮球队和飞镖队
师:那么这些群体的行为好还是不好呢?
归类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如何判断一个群体行为是否正当?
(请学生看教材P36页,回答问题)
判断群体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板书)
1.符合法律法规
2.要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如:啦啦队喝倒彩,虽不违法,可能带来的影响)
3.要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师归纳:青少年参加健康的社会群体,会受到群体的积极影响,更好的成长;而一旦陷入不良的社会群体,就可能迫于群体的压力而做出有害于自己的社会的事情。所以,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学会正确认识群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师:总结
【出示标题】2.鉴别良莠,拒绝不良群体行为。(板书)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看图片资料 可怕的从众心理
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获利的目的。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哪些行为是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而做出的?
生: ✽ 本不想买某样东西,但别人都在买,自己也会经不过诱惑而购买;
✽ 本不想作弊,但大部分人都在抄,可能自己也会;
✽ 你本不想抽烟,但周围的朋友都在抽,你也会抽
结合上述材料+P36展开讨论
问:从众行为好不好呢?
生1:不能人云亦云,否则会闹笑话的。
生2:要学会分辨是非,不盲从。
生3:要先搞清楚事情的缘由,再作出决定。
生4:……
教师:因此,我们在参加各种社会群体的活动时,必须具有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抉择。
总结:从众行为好不好呢?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从众现象在某些场合条件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可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当你因某种原因到异国他乡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但缺乏分析,不作思考, “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己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顺从、随大流的从众,以免上当受骗,方为健康的心理。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从众行为”,既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看到其消极的一面。)
【多媒体显示】学会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
【归纳】首先,要培养自己思考的能力,遇事冷静分析,不盲目跟着潮流跑(如明星商业广告对消费的影响)
其次,要善于分辨不同性质的群体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不随波逐流(如苹果)。
许多时候,大家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当时只能看到得益而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这在犯罪心理学上叫“越轨的集群行为”。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集体盗墓、球迷等等。这种集体行为是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模仿、感染而产生的。
但是,如果以“法不责众”来宽恕从众心理就错了。因为群体中的每一个行为人都有的思维、判断、选择和决策能力,不仅《刑法》中规定群体犯罪的每个人都要根据所起的作用和社会危害大小负各自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且在民事上行为人也要因自己的侵权行为而负相应的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26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准确地说,法也责众。我们还是应当提醒公众防止或克服从众心理的发作,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做一个理性的、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这既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制宣传的一项重任。
教师:这些行为已触犯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三,判断这个群体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
【学生活动】e 时代的对决 如何看待学生使用火星文这一网络语言的?
学生代表小林说,平时上网和同学聊天,家长总喜欢在一旁监督,有时还会偷看自己的聊天记录,可用“火星文”聊天,家长就完全看不懂了,不仅时尚,还有保密作用。甚至,有时上课给同学偷传字条,用了“火星文”,老师也不太明白,以为就开开玩笑,而根本不知道大家的“交易暗号”。(如“3Q得orz”,)
家长代表如是说:孩子现在过多地使用这些乱七八糟的符号拼凑而成的语言来交流,那会不会影响语文的学习啊,习惯以后,语文还怎么考试呢?作文又怎么能写好?一旦多数学生使用了这些文字,今后则有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一种趋势,那会给以后的语言进步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要正确引导,可以与学生共同来分析这些网络词语的来源,让学生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剥去它们神秘的外衣,满足一下孩子们的好奇心。学生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来源,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自然会大大降低使用它们的兴趣。其次,要想让学生对网络语言产生正确的认识,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名篇佳作,从古代诗歌、现代美文中去汲取营养,接受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阅读举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鉴赏能力。这样,当他们以后再上网时,自然会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尽情的遨游,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小结:面对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我们要有思考的能力,冷静观察、分析,提高对不良群体行为的辨别能力,避免盲目参与不健康的群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