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文心》
这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教学环节另一端的中学教师,最初登载于《中学生杂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曾多次重印。
全书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在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陈望道序语)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据“写在前面”整理)
02 《作文三书》
《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是一本带领你由教室到文坛,由学生向作家过渡的书。由学生到作家,由教堂到文坛,那是怎样的一段路?《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从文心、文路、文境、文运告诉青少年,如何从欣赏到创作。全书引述详尽,启发多多,确为初学文者不错之引路。每个人都有文学潜能。当你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郁闷得影响了学习的时候,如果选择文学的方式加以发泄,在排解了郁闷的同时,或许还得到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当然,这是无意识的释放。如果你读了《文学种籽》,由无意提升到有意,境界就不同了,你不仅提高了人生,也提高了文学。
二、提升故事力的书籍
04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这本书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
如果你是一个记者——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稿的记者。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虽不是记者,但会时常用到写作——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听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05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06 《这样写出好故事》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只有好故事才会折磨读者!
读者或观众喜欢一本小说、一幕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故事。他们希望从故事中寻获不同的经验,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而情节和结构是好故事的基础,只要情节够精彩、结构够完整,就能成功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
本书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是创意写作高手,出版过20余部小说,2000年教小说奖得主,《图书馆周刊》赞其为“悬疑大师”。美国《作家文摘》经典写作指导书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学虚构写作教授。
他将在书中教你:
◆好情节的原则:LOCK系统
◆好结构的秘密:三幕+两扇门
◆强劲紧凑的开头、中段、结尾写法
◆创造难忘场景的四道和弦
◆利用角色弧线增加故事层次与深度
◆激发创意点子的20种方法
◆大纲人与不大纲人的情节编排手法
◆常见的情节问题与解药
没有复杂的理论,只讲实用的基础,新手也可以理解并立刻运用!搭配历代经典与当代畅销小说情节解析,加上每章节最后提供的练习题,让你一步步学会写作技巧,创作出让读者、观众爱不释手的精彩故事!
自媒体人、潜力畅销书作者、广告文案、影视编剧等均不可错过的好故事创作指南。
07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三、三、强烈推荐系列
08《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写作法宝》一书,以其合理的建议、清晰的表述、温和的风格而为读者称道。本书为所有想要写作的人而写,不论你想写的是人、地方、科技、商务、运动、艺术还是你自己。书中的原则和观点,已经被几代作家和学生分享。
本书为30周年纪念版,增加了新的前言,以及撰写家史及回忆录的章节。
09 《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30年前,《写出我心》出版后立刻登上畅销榜,成为北美教授写作及写作治疗的人必读、必引述的经典,占据同类书籍的顶端,被列入美国高中读本,影响深远。
在书中,作者将写作和修行结合,分享在写作中找到的驯服自己和释放心灵的方法。如何开始写作?如何寻找题材?如何应对逃避和拖延?如 何突破瓶颈?……指导读者通过写作全面探讨自己的生命,重新注视生命的细节。
作者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写作了解自己、用笔表达喜悦和疼痛,如童年时的愉快暑假、面对父亲生命垂危时的痛不欲生、离婚的煎熬……在勾勒生活事件的过程中,领会生命的奥义。这本书谈论的不只是写作,更是生活哲学、生命智慧。通过写作给生活赋予光芒、色彩和故事,使我们再次审视这趟凡尘之旅,为平凡的生活心醉神迷。
010 《写作这回事》
“Long live the King!”(一语双关,既是“国王万岁!”,又是“ 斯蒂芬·金万岁!”)美国《娱乐周刊》在《写作这回事》出版之际大声欢呼。
一半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的人生回忆录,一半是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谈兼写作大师班。手把手教有志于写作的文学青年要备好哪些必要的装备,如何像发掘一架恐龙化石一般将一个好故事发展成型,如何“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甚而至于少用被动语态、“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等等谆谆教导。一切有关文学与写作的高头讲章均化作“卑之无甚高论”的如话家常,而且全部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将众多金氏名著的创作过程公之于众,坦陈自己的私心好恶。
除此之外,本书在斯蒂芬·金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当中还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1999年6月19日,斯蒂芬·金在外出散步时遭遇车祸,伤势危及生命。而这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和创作经验的书还没写完,差一点真成了斯蒂芬·金的盖棺定论。在鬼门关转了一遭后,斯蒂芬·金在髋部粉碎性骨折、仍身受巨痛的情况下重新捡起笔来,艰难地续写《写作这回事》,坦陈:“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011 《成为作家》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成为作家》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创意写作系列丛书简介】
这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关于美国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教科书和自学指导。
创意写作,英文为creative writing,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想自学写作,如何无师自通?如果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练习写作,如何相互促进?如果有一个作家班,该如何授课?
目前,英美国家很多大学普遍开设创意写作学位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几乎都获得了创意写作学位,绝大多数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学任教于创意写作专业。中国的创意写作亟待开展。国内已有大学开始正式招收创意写作硕士,或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将作家请进校园登台授课。
012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写作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读性等,涵盖的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写作。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商务人士,都可以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内容,让日常写作变成一项信手拈来的简单任务,从而使学习生涯和职业道路走得更加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