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19:07
文档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
推荐度:
导读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写的作用。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考试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众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时,我写了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  “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 

1、文中划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             的心情。 

2、文章以“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其大体表现为                                 。

3、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答:                                                         

4、“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母亲对“我”                                                 

父亲对“我”                                                  

5、如何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一句话? 

答: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述。 

答:                                                                                  

(二)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1. 第②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                            

2. 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答:                                                        

3.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 

                                                                 

4.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                                                                                                    

(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                                      

                                             

5.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 

 答:                                                       

6.第⑥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一句中“触动”的是什么? 

答:                                                        

(三)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沮。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1.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答:                                                                                                                      

2.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                  。成语“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                    

3.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4.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答:                                                                          

                                                                               

(四)美好的声誉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问,是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

    休息时L本吉环视着我那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这地方真美。”他说,显出深思和迷恋。‘

    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苏姗娜出生不久。格洛丽亚和我在我长大的那个镇上教书。我们很需要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我注意到在镇南面农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岁的退休银行寥尤尔先生的土地。他有许多土地,但一块也不卖。他总是说:“我已对农夫们许诺,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尽管如此,格洛丽亚和我还是到银行拜访了他。他仍旧在银行里消磨退休的岁月。我们走过一扇森严可畏的桃花芯木制的门,进入一问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尤尔先生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看着《华尔街日报》。他几乎没有挪动一下,只从他那副眼镜上方看着我们。“不卖,”当我告诉他我们对这块土地感兴趣时他自豪地说,“我已经将这决土地许诺给一个农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点紧张不安地回答,“但是我们在这里教书。也许你会卖给打算在这里定居的人d”他噘起嘴,瞪着眼看着我们、,“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盖瑟。比尔·盖瑟。“

    “嗯!和格罗费·盖瑟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爷爷。”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然后他指着两把椅子,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格罗费·盖瑟是我农场里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工人。”他说,“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着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机要修理。让它搁着,他觉得不好受。”尤尔先生眯缝着眼,眼神中流露出遥远隐约的记忆。“你说你要什么,盖瑟?”

    我又将买地的意思对他说了一遍。

    “我想一想。你们过两天再来。”

一周后我又到他的办公室。尤尔先生说,他已经考虑过了。我屏住气息。“3800美元怎么样?”他问。以每亩3800美元计,那我要付出约6万美元,这不明摆着是拒绝吗?“3800美元?”我喉咙里仿佛梗塞着什么。“不错,15英亩3800美元”我无限感激地接受了。

    将近30年后,我和本吉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本吉,”我说,“这全都因为一个你从未见到过的人的美好声誉。”

    在爷爷的丧礼中,许多人对我说,爷爷宽容、慈祥、诚实和正直。这使我记起了一首诗:“我们要选择的,是美好的声誉,而不是财富;是爱的恩泽,而不是金银财宝。”美好的声誉就是爷爷盖瑟给我们的遗产。我希望本吉将来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散步时,也将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儿子。    

1、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开始无意出卖那块美丽的土地,但最后为什么以出人意料的低廉价格卖给了“我”? 

2、“我”为什么把这个时隔30年的故事告诉儿子本吉?

3、文章结尾处引用一首诗,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他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5、读了本文,你怎么看“美好的声誉”,你觉得怎样才能赢得美好的声誉?

(五)不欺小节

①为了准备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苏联宇航局从1960年3月开始招募宇航员,这期间训练了至少20名,最终选中了加加林。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就是在确定人选几周前的一个偶然事件。

②在尚未竣工的陈列厂内,受训的宇航员们第一次看到东方号宇宙飞船。主设计师科罗廖夫问谁愿意试坐,加加林报了名。在进入飞船前,加加林脱下了鞋子,只穿袜子进入还没有舱门的座舱。这一举动赢得了科罗廖夫的好感。他发现这名27岁的青年人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③加加林脱鞋进舱这个细小的动作,赢得了“一步登天”的机遇。这也反映了加加林洁身自爱、尊重他人的品格。

④在德国有一位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他在当地向许多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可都被拒绝了。他最后选取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没想到仍被拒绝。他有些愤怒了,于是,招聘人给他看了一份记录:他乘坐公共汽车曾被抓3次逃票.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到的几率是万分之三,这位高村生居然被抓住3次,在以认真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

    ⑤这位留学生在车票这件小事上欺人自欺,最终咎由自取.

⑥“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图大者,当谨于微”。不欺小节,才能驶向成功与辉煌

1、概括地说,这篇文章的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不超过20字)

2、正确地划分这篇文章的主要段落结构应该是:(        )

A、① ‖②  ③‖④ ⑤‖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咎由自取.”是个成语。意思是“过失,罪过”。根据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应该是(                                           ) 。

4、第④段中的“居然”,如果要用其他词来替换而不改变意思,下面恰当的一个是(     )      A、竟然     B、仍然       C、偶然       D、虽然

5、第②段中,写加加林主要写了他的(),写科罗廖夫主要写了他的(    )。

A、外貌    B、语言       C、心理       D、神态

6、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简要谈谈读了这篇短文的感受。

(六)储蓄人生

    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学识的储蓄要锲而不舍。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学校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          和             。文中表

    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                                              。

2.揣摩第三节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简明的语言替代比喻的说法,完成下面句子。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                                               ,而且                                                          。

3.第四节加点的词中,“充实”是说知识需要                                      ,“更新”知识则强调                                               。

4.文章说“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七)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

①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塞·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1.选文标题分为两部分:“伦敦……举办权”是      题,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是

            题。

2.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3.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

(1)时间:                     (2)人物:              

(3)事件:                     (4)结果:                         

4.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消息中所说的原因,请你为伦敦

2012年奥运会拟一条标语作为宣传。

                                                                             

                                                                             

燕 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1963年毕业于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① 

   ②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 

   答:  

4.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5.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答: 

6.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答: 

7.文中说:“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请你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话,表达那种“朦胧的欢喜”和“朦胧的悲伤”。 

[记叙文参]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急切    2、得意    失望    醒悟    3、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还有个严厉的父亲    4、热情鼓励    严格要求    5、在生活中,不因取得成绩受到表扬而骄傲,也不因遇到挫折遭到批评而灰心    6、可以扣住文章最后一句话来写,也可以从一个人成才需要帮助这一角度来写。 

(二)同情的眼神    

1.写出老人在寻找一个肯帮助自己的人  2.为什么放过其他骑手,而单单只找我  3.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4.(1)仁慈与同情,肯帮助别人  (2)凭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仁慈和同情之状  5.因为老人能从那人的眼睛中看出仁慈和同情  6.以前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我要多多做这方面的事。

(三)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1.前者因信任我能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  2.“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  由于吃,惊而的样子  3.赞颂了一位仁慈、善良、感情丰富而又充满理智的母亲  4.略 

(四)美好的声誉

1、因为格罗费·盖瑟是‘‘我"的爷爷,而他有着美好的声誉,是尤尔先生农场里最好的工人    2、因为儿子前途未卜,“我”‘希望他知道“美好声誉"的重要。    3、文章结局处引用这首小诗,揭示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爷爷.;勤劳、宽容、慈祥、诚实、正直有着美好的人品和声誉,  5、‘略  

(五)不欺小节

1、不欺小节,才能驶向成功与辉煌。2、①②③④⑤‖⑥;3、罪过或灾祸是由自己招来的(自作自受)4、A;5、CD;6、略

(六)储蓄人生

1.亲情友情  学识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切至真至善至美    2.‘回报(真正的好处)  连友情本身都会失去    3.不断增加、丰富(日积月累)  要用新知识替代旧细识(知识的学习要跟上知识化发展的步伐  学习,癜与时俱进)    4.例如,待人接物的态度  良好的态度是事业成功,被别人接纳、认可的重要保证,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七)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

1.正   副

2.① // ② ③ ④ // ⑤  

3.时间:6日晚 人物:罗格、德拉努埃、塞·科  事件:伦敦、巴黎激烈争夺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  结果:伦敦夺得奥运会主办权  

4.原因:申奥演说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强调了让更多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  标语示例: 共同打造新奥运,人人共举五环旗  

(八)燕子 

   1、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 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2、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

   3、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惜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

   4、表现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5、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6、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7、示例:燕子啊,你可是从我遥远的故乡飞到了我的身旁?你的声声呢喃,可是故乡人托你带给我的问候?燕子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什么时候我能够像你一样自由地飞回自己的家乡?

文档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