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鞋店一天中卖出运动鞋11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
| 尺码(cm) | 23.5 | 24 | 24.5 | 25 | 25.5 |
| 销售量(双) | 1 | 2 | 3 | 4 | 1 |
A.25,25 .24.5,25 .25,24.5 .24.5,24.5
2.某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分别是183、187、190、200、195,现用一名身高为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身高的( )
A.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3.学校篮球队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分别为:,,,,(单位:).增加一名身高为的成员后,现篮球队成员的身高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差不变 .方差变大 .方差变小 .不能确定
4.某校八年级有11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5名参加决赛.小兰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不能确定
5.小亮家1月至10月的用电量统计如图所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30和 20 .30和25 .30和22.5 .30和17.5
6.某单位招考技术人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记入总成绩,若小李笔试成绩为80分,面试成绩为90分,则他的总成绩为( )
A.84分 .85分 .86分 .87分
7.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人每人采集件,人每人采集件,人每人采集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 )
A.件 .件 .件 .件
8.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立定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平均数 | ||||
| 方差 |
A.甲 .乙 .丙 .丁
9.某校九年级体育模拟测试中,六名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如下(单位:个):10,6,9,11,8,10,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10 .众数是10 .平均数是9.5 .方差是6
10.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读书时间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则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9,8 .9, 9 .9.5, 9 .9.5,8
11.已知数据、、、、是龙岩市某企业普通职工的2019年的年收入,设这10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方差为,如果再加上中国首富马化腾的年收入,则在这101个数据中,一定增大,那么对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增大,可能增大 .可能不变,一定增大
C.一定不变,一定增大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12.某校5个环保小队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组植树10棵,已知第一、二、三、五组分别植树9棵、12棵、9棵、8棵,则第四小组植树( )
A.7棵 .9棵 .10棵 .12棵
二、填空题
13.若3,2,x,5的平均数是4,则x= _______.
14.数据-3、-1、0、4、5的方差是_________.
15.某校九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测试,其中10人的引体向上成绩如下表:
| 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 | 7 | 8 | 9 | 10 |
| 人数 | 1 | 2 | 3 | 4 |
16.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6﹣10)2+(9﹣10)2+(a﹣10)2+(11﹣10)2+(b﹣10)2]=6.8,则a2+b2的值为_____.
17.在对一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小华列出了方差的计算公式:,由公式提供的信息,①样本的容量是4,②样本的中位数是3,③样本的众数是3,④样本的平均数是3.5,则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18.某班组织了一次经典朗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
| 甲队 | 7 | 8 | 9 | 7 | 10 | 10 | 9 | 10 | 10 | 10 |
| 乙队 | 10 | 8 | 7 | 9 | 8 | 10 | 10 | 9 | 10 | 9 |
19.我县教师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面试按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周倩笔试成绩为分,面试成绩为分,那么周倩的总成绩为____________分.
20.一组数据2,4,8,5,4的中位数是a,则a的值是____.
三、解答题
21.某校为了了解初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单位为小时),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图统计图.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 人,扇形统计图中的m= ,条形统计图中的n= ;
(2)求统计调查的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数和方差.
22.某山区中学280名学生参加植树节活动,要求每人植3至6棵,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种类型,A:3棵;B:4棵;C:5棵;D:6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扇形图(如图1)和条形图(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调查一共抽查了______名学生的植树量;请将条形图补充完整;
(2)被调查学生每人植树量的众数是______棵、中位数是______棵;
(3)求被调查学生每人植树量的平均数,并估计这28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
23.为了加强安全教育,某校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应知应答”测评.该校随机选取了八年级300名学生中的20名学生在10月份测评的成绩,数据如下:
收集数据:
| 97 | 91 | 95 | 90 | 99 | 90 | 97 | 91 | 98 | |
| 90 | 90 | 91 | 88 | 98 | 97 | 95 | 90 | 96 | 88 |
| 成绩/分 | 88 | 90 | 91 | 95 | 96 | 97 | 98 | 99 | |
| 学生人数 | 2 | 1 | 5 | 2 | 1 | 3 | 1 |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 93 |
(2)该校决定授予在10月份测评成绩优秀(96分及以上)的八年级的学生“防溺水小卫士”荣誉称号,请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人数.
(3)若被选取的20名学生在11月份测评的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如表: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 95 | 93 | 94 |
24.小强帮助母亲预算家庭一年煤气开支,他连续7个月估计了每个月的煤气使用数据,并记录如表:
| 日期 | 6月1日 | 7月1日 | 8月1日 | 9月1日 | 10月1日 | 11月1日 | 12月1日 |
| 使用量(方) | 9.51 | 10.12 | 9.47 | 9.63 | 10.12 | 10.12 | 11.03 |
(2)若煤气每方3元,估计小强家一年的煤气费为多少元.
2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宏观及具体措施,某学校领导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学习强国”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组织定时测试(总分为分).现从该校中随机抽取名教师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收集数据名教师的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
,,,,,,,,,
整理数据 请你按如下表格分组整理、描述样本数据,并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 成绩(个) | |||||
| 等级 | |||||
| 人数 |
| 平均数 | 中位数 | 满分率 |
(1)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全校教师的测试成绩等级为 ;
(2)若该校共有教师人,请估计该校教师的测试成绩等级为,的总人数.
26.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某县举办了“弘扬工匠精神,争当文明员工”歌唱比赛,某企业要从甲、乙两参赛部门中择优推荐一部门参加县级决赛,他们预赛阶段的各项得分如下表:
| 歌唱内容 | 歌唱技巧 | 仪表形象 | |
| 甲 | 95 | 90 | 85 |
| 乙 | 87 | 93 | 93 |
(2)如果根据歌唱内容、歌唱技巧、仪表形象按的比例确定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部门哪个部门会被推荐,并对另外一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详解】
解: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23.5、24、24、24.5、24.5、24.5、25、25、25、25、25.5,
数据25出现了五次最多为众数.
24.5处在第6位为中位数.所以众数是25,中位数是24.5.
故选:C.
【点睛】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2.C
解析:C
【分析】
分别计算出原数据和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
【详解】
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183+187+190+200+195)=191(cm),
方差为×[(183-191)2+(187-191)2+(190-191)2+(200-191)2+(195-191)2]=35.6(cm2),
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83+187+190+200+210)=194(cm),
方差为×[(183-194)2+(187-194)2+(190-194)2+(200-194)2+(210-194)2]=95.6(cm2),
∴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和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
3.C
解析:C
【分析】
根据平均数和方差公式分别求出原篮球队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和方差以及增加一名身高后的平均身高和方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原5名场上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173+175+177+180)=175(cm),
则方差是,
增加一名身高为175cm的成员后的平均身高是(170+173+175+177+180+175)=175(cm),
则方差是,
∵,
∴现篮球队成员的身高与原来相比,方差变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则方差为 ],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4.A
解析:A
【分析】
11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6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5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
【详解】
解:由于总共有11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6名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5名,故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5.C
解析:C
【分析】
将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
将这10个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10、15、15、20、20、25、25、30、30、30,
所以该组数据的众数为30、中位数为=22.5,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众数与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6.A
解析:A
【分析】
按照笔试与面试所占比例求出总成绩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按照笔试与面试所占比例求出总成绩:
(分)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含义.
7.B
解析:B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3人每人采集4件,4人每人采集3件,4人每人采集5件,
∴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是(4×3+3×4+5×4)÷11=4(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关键是找出权重,根据公式列出算式.
8.A
解析:A
【分析】
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
【详解】
∵,
∴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
∵,
∴选择甲参赛,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关键是根据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方差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这组数据中按顺序排列之后中间位置的数是9,10,所以中位数是,故A选项错误;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为这组数据的众数.这组数据中,10出现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0,故B选项正确;
平均数为,故C选项错误;
方差为,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方差,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方差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分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班有学生40人,从而可以求得中位数和众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由表格可得,读书时间为8小时最多,故一周读书时间的众数为8,
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的第20个数9和第21个数是9,
故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的中位数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11.B
解析:B
【分析】
我们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中位数的定义,及方差的意义,分析由于加入x201后,数据的变化特征,易得到答案.
【详解】
解:∵数据x1,x2,x3,…,x200是龙岩市某企业普通职工的2019年的年收入,
而x201为中国首富马云的年收入,则x201会远大于x1,x2,x3,…,x200,
故这201个数据中,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
但中位数可能不变,也可能稍微变大,
但由于数据的集中程度也受到x201比较大的影响,而更加离散,则方差变大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方差,平均数,中位数,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中位数的定义,及方差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x201为中国首富马云的年收入,则x201会远大于x1,x2,x3,…,x200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D
解析:D
【分析】
根据平均数乘以5得到总数,减去其他四组的数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棵)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平均数求总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6【分析】利用平均数乘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和减去已知的几个数即可得到x的值【详解】∵32x5的平均数是4∴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平均数求未知的数据正确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6
【分析】
利用平均数乘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和减去已知的几个数即可得到x的值.
【详解】
∵3,2,x,5的平均数是4,
∴,
故答案为:6.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平均数求未知的数据,正确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析】根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详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故答案为:92【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问题解题时利用平均数与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2.
【分析】
根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
【详解】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故答案为:9.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问题,解题时利用平均数与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5.9【分析】将数据由小排到大再找到中间的数值即可求得中位数奇数个数中位数是中间一个数偶数个数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详解】解:将10个数据由小到大排序:789910101010处于这组数据中间
解析:9
【分析】
将数据由小排到大,再找到中间的数值,即可求得中位数,奇数个数中位数是中间一个数,偶数个数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详解】
解:将10个数据由小到大排序:7、8、8、9、9、9、10、10、10、10,处于这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是9、9,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9)÷2=9.
所以这组同学引体向上个数的中位数是9.
故答案为:9.
【点睛】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认识表格.
16.296【分析】先根据方差公式得出平均数为10进而求出a+b=24再根据方程公式计算得到展开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一组数据的方差S2=(6﹣10)2+(9﹣10)2+(a﹣10)2+(11﹣10)
解析:296
【分析】
先根据方差公式得出平均数为10,进而求出a+b=24,再根据方程公式计算得到,展开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一组数据的方差S2=[(6﹣10)2+(9﹣10)2+(a﹣10)2+(11﹣10)2+(b﹣10)2]=6.8,
∴这组数据的的平均数是10,
∴,
∴a+b=24,
∵S2=[(6﹣10)2+(9﹣10)2+(a﹣10)2+(11﹣10)2+(b﹣10)2]=6.8,
∴,
即 ,
∴,
∴.
故答案为:29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组数据的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理解方差公式意义是解题关键.
17.④【分析】先根据方差的公式得出这组数据为2334再根据样本容量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逐一求解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知这组数据为2334所以这组数据的样本容量为4中位数为众数为3平均数为故答案为
解析:④
【分析】
先根据方差的公式得出这组数据为2、3、3、4,再根据样本容量、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逐一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知,这组数据为2、3、3、4,
所以这组数据的样本容量为4,中位数为,众数为3,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样本容量、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方差的定义得出这组数据.
18.乙【分析】根据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两队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甲队与乙队的方差进行比较即可得答案【详解】甲队的平均数=(7+8+9+7+10+10+9+10+10+10)=9甲队的方差S甲2=
解析:乙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两队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甲队与乙队的方差进行比较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甲队的平均数=(7+8+9+7+10+10+9+10+10+10)=9,
甲队的方差S甲2=[(7-9)2+(8-9)2+(9-9)2+……+(10-9)2]=1.4,
乙队的平均数=(10+8+7+9+8+10+10+9+10+9)=9,
乙队的方差S乙2=[(10-9)2+(8-9)2+(7-9)2+……+(9-9)2]=1,
∵甲队的平均数=乙队的平均数,S甲2>S乙2,
∴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队,
故答案为:乙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与方差,方差是刻画波动大小的重要数据,方差越小,波动越小,稳定性也越好,反之也成立;熟知平均数与方差的求解公式及方差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9.4【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笔试按40面试按60∴总成绩是(86×40+85×60)=854分故答案为:854【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
解析:4
【分析】
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笔试按40%、面试按60%,
∴总成绩是(86×40%+85×60%)=85.4分,
故答案为:85.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
20.4【分析】将数据重新排列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可得【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24458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a=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
解析:4
【分析】
将数据重新排列,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可得.
【详解】
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2,4,4,5,8,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a=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三、解答题
21.(1)40,25,15;(2)平均数:7,方差:1.15
【分析】
(1)根据5h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m和n的值;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平均数,计算出方差.
【详解】
解:(1)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有:4÷10%=40(人),
m%=10÷40×100%=25%,即m=25,
n=40×37.5%=15,
故答案为:40,25,15;
(2)由条形统计图可得,
=×(5×4+6×8+7×15+8×10+9×3)=7,
s2= [(5﹣7)2×4+(6﹣7)2×8+(7﹣7)2×15+(8﹣7)2×10+(9﹣7)2×3]=1.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平均数和方差,熟练掌握概念和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22.(1)20,见解析;(2)4;4;(3)平均数为5.3棵,这280名学生共植树1848棵
【分析】
(1)由B类型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总人数乘以D类型的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其人数,据此可补全图形;
(2)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可得答案;
(3)先求出样本的平均数,再乘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
解:(1)这次调查一共抽查植树的学生人数为8÷40%=20(人),
D类人数=20×10%=2(人);
条形图补充如图:
故答案为:20;
(2)植树4棵的人数最多,则众数是4,
共有20人植树,其中位数是第10、11人植树数量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4,
故答案为:4、4;
(3)(棵),
5.3×280=1484(棵).
答:估计这3280名学生共植树1484棵.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众数,中位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3.(1)3;2;91;90;(2)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人数为105人;(3)11月份开展的“防溺水知识应知应答”测评活动的效果比较好.
【分析】
由题意直接写出a,b的值,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求出c,d的值;
(2)先求出测评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所占分率,再乘300即可得出结论.
(3)从中位数出发,结合题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得:91分的有2个,即a=3;
98分的有2个,即b=2;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0分,故众数是90分,即d=90;
一共20个数据,第10个,第11个数据都是91,故中位数是91分,即c=91.
故答案为:3;2;91;90;
(2)300×=105(人).
答: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人数为105人;
(3)10月份的中位数是91,11月份的中位数是93,
∵93>91,
∴ 11月份开展的“防溺水知识应知应答”测评活动的效果比较好.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熟练掌握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定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是解题的关键.
24.(1)这7个月每月煤气使用量的众数为10.12方,中位数为10.12方,平均数为10方;(2)估计小强家一年的煤气费为360元.
【分析】
(1)将数据重新排列,再根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用每方的费用乘以12个月,再乘以平均每月的使用量,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
解:(1)将这7个数据重新排列为:9.47,9.51,9.63,10.12,10.12,10.12,11.03,
则这7个月每月煤气使用量的众数为10.12方,中位数为10.12方,平均数为=10(方);
(2)估计小强家一年的煤气费为3×12×10=36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利用样本中的数据对整体进行估算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
25.整理数据:见解析;分析数据:见解析;(1)E;(2)1人
【分析】
(1)先将数据排序,求出中位数,再完成表格,根据平均数与中位数作决策即可;
(2)利用样本中D级以上人数所占比例乘以该校教师人数计算即可.
【详解】
解:将数据排序得,,,,,,,,, , ,,, ,,, , , , ,
根据中位数定义第10与11两数据都是90,为此中位数是90分,
整理数据,补充表格如下:
| 成绩(个) | |||||
| 等级 | |||||
| 人数 |
| 平均数 | 中位数 | 满分率 |
故答案为:.
(2)该校共有教师人,
抽样人中级以上的人数为人,
估计该校教师的测试成绩等级为级以上的人数为人.
【点睛】
本题考查数据统计,中位数,平均数,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数据统计方法,中位数计算方法,平均数公式,会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是解题关键.
26.(1)乙;(2)甲;建议见解析(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都可).
【分析】
(1)代入求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出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比较得出结果;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甲、乙两人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
【详解】
解:(1)(分);
(分).
∵90<91,
∴乙将被推荐参加校级决赛.
(2)(分);
(分).
∵92>90,
∴甲将被推荐参加校级决赛.
建议:由于演讲内容的权较大,乙这项得成绩较低,应改进演讲内容,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都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