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表格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19:01
文档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表格式)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语文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
推荐度:
导读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语文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语文 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 授课

时间

课  题《小蝌蚪找妈妈》课时3课时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第一课时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 四幅图, 自由说说图意, 适当进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标出自然段, 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 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

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 qun,不要错读成 qon。

捕:声母 b,不能读成 p( 。

裳:读轻声 shang,衣裳( 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

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 “甩” 这里是摆动的意思, 例如“牛甩着尾巴” 。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 2 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 ________小蝌蚪,大 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 ________

长长的尾巴, 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

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

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 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 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 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 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 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 五段, 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 小蝌蚪不急着追赶, 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 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 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 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 ________嘴巴, 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 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 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 13 画,第 8 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 与“柳”字相比较, 里面的“卬”要看清, 不要多写一 “撇”。

龟:共 7 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 14 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 13 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

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教学反思    
语文 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 授课

时间

课  题《我是什么》课时2课时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小珍珠光又亮,  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      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雨+包=雹     禾+家=稼    灾    器

换一换:澡—躁  俺—淹

较难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六)学生读词语

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

师: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水变成汽的动画。

1.师: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变成什么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师: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谁来读一读这几句。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学生读,师范读。

3.师:谁还愿意变成云呢?(指名读)

师: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学生齐读)

4.师:老师知道,你们还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呢。

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的云。

师:这是你们的(白衣服),这是你们的(黑衣服),这是你们的(红衣服)。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你喜欢白衣服,那你就来读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黑色衣服你就来读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红衣服就来读穿红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最后一个句子。明白了吗?现在开始。(学生分读)

师:听完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他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5.指导写字

师: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这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结构的字?注意观察,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口”要写的扁长,“竖”要居中,底横最长,底部四点要分布均匀,托住上面的部分。)

(二)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师范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最好加上动作。(学生齐读)

3.完成填空。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雨有什么特点?雹子有什么特点?雪有什么特点?)

师: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呢?想一想。

(四)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女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

2.老师范读。

3.完成填空。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4个自然段

师: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四个自然段,思考:我们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六)学习第5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师: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而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作业设计

1.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这幅画下面写一段话。

2.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水,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大家一起办个“我的朋友——水”的展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

1.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2.小老师领读生词。(多媒体出示)

飘浮  灾害    机器  冲毁  池子  黑衣服

二、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一)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chōng     shài    chí    fú     zāi    hài     hēi    qì

冲       晒      池     浮     灾     害      黑     器

2.指名读生字。

3.全班齐读生字。

4.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几个字,把好方法讲给伙伴听。

5.交流较难记的生字,老师加以点拨。

(一)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晒”字第九画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害”字中间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器”字不要忘记中间的一点。

“浮”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孚”。

3.学生描红,仿写。

4.学生口头组词。

5.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

漂浮   机器    冲毁   暴躁   灌溉   电器

毁坏   风暴    灾害   乐器   毁灭   暴风雪

(1)   请小老师领读。

(2)   全班齐读。

(3)   用“漂浮”一词造句。

三、全班齐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新词

四、师总结

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shài     fú     zāi     hài      qì

晒      浮     灾      害       器

教学反思    
语文 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 授课

时间

课  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时2课时

1、  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观察 知识 啪 炸开   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  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  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  指名读。

2、  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  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  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2、出示 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苍  耳     穿铠甲

豌  豆     晒太阳

教学反思    
语文 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 授课

时间

课  题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课时2课时

1、  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观察 知识 啪 炸开   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  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  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  指名读。

2、  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  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  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2、出示 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苍  耳     穿铠甲

豌  豆     晒太阳

教学反思    

文档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表格式)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语文年级二年级备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