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阳县民族中学 孙振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
2、了解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灭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利用所给的实验用品、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筛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
3、逐渐养成学生以化学视角关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让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关
1、使学生领会到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它能指导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知识点内容
◆主要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
◆基本理论观点
利用实验探究明确物质燃烧的条件,利用燃烧条件推断灭火原理。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相关难点问题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热点问题
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利用所学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够得出结论,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四、教学策略分析
设计不同的活动,通过教学演示与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充分利用实物、实验以及Flash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媒体设计
| 媒体的选择 | 媒体类型 | 媒体内容要点 | 教学作用 | 使用方式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图片 | 北京奥运开幕式焰火及神州七号升空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配歌曲播放 | 2分钟 | ||
| 视频 | 火的发现、利用及危害 | 激发学习兴趣 | 插播 | 2分钟 | ||
| 幻灯片 | 学生活动内容 | 进入教学 | 播放 | 5分钟 | ||
| 幻灯片 | 演示实验分析 | 有条理分析 | 播放 | 10分钟 | ||
| 幻灯片 | 学生活动 | 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 播放 | 5分钟 | ||
| 图片 | 火灾的危害 | 过渡到灭火的方法 | 播放 | 4分钟 | ||
| 幻灯片 | 学生活动内容 | 辅助教学 | 播放 | 8分钟 | ||
| 幻灯片 | 灭火的具体方法及原理 | 辅助教学 | 播放 | 5分钟 | ||
| 幻灯片 | 习题 | 辅助教学 | 播放 | 备用 |
导入设计
◆录像导入式
媒体展示:1、组图:奥运圣火采集、传递、开幕式焰火(同时播奥运主题曲)2、神州七号升空及奥运火炬3、出示象形文字“火”。4、媒体展示:短片:火的发明、应用与危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 情景引入 | 组织观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 欣赏、体验、思考 | 以刚结束的奥运和神七发射中与火有关的情景为切入点,通过火的发现、利与弊等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力和爱国热情。 | 4分钟 | |
| 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 1、组织学生活动 | 1、分组实验:尝试点燃木条与玻璃棒 2、分析、讨论燃烧的条件 | 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亲身体验 | 5分钟 | |
| 2、演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3、引导学生说出 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 | 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 根据现象、利用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 10分钟 | ||
| 知识应用 | 1、组织学生活动 | 分组实验:将两根火柴点燃,一根头朝上、一根头朝下,观察现象并分析 | 培养学生的动动脑的能力。 | 4分钟 | |
| 设计问题 解决问题 | 1、、媒体展示:火灾图片及资料 2、提出问题:如何在不需要时灭火。 3、组织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亲身体验,所见所闻和燃烧的条件,分析讨论灭火的方法 | 学生讨论:灭火的方法,根据教师提供 的材料进行灭火方法探究。小结灭火的原理。 | 1、感受火带来的危害。 2、实验探究 3、让学生再次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指导生活 | 15分钟 | |
| 课堂小结 | 组织学生回顾本课学习的知识,提出正确使用火造福人类 | 交流、小结 |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归纳,同时反馈教学效果。 | 2分钟 | |
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的新授课,本课将媒体、实验探究有机融入教学,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部分,我将2008年的两件大事:奥运和神州七号升空中精彩的图片组合为一组短片,并配以奥运主题曲播放,使学生在回顾、欣赏图片的同时,再一次为中国感动,又真切地感受到与本课教学有关的“火”的应用。然后通过视频短片进一步介绍火的发现、火的利与弊。这样的方式比语言引入更直观,更有吸引力,更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正是媒体的优越性。另外,在教学中,ppt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约板书的时间,学生又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课堂教学的条理清晰,知识容量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