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24:05
文档

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一种溶菌酶只能和一种病原体结合C.一种离子只有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D.一种激素只能特异性作用于一种靶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识别并转运。B、一种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病原体。C、一种离子可以有多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K离子可以协助扩散也可以主动运输。D、一种激素可以特异性作用
推荐度:
导读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一种溶菌酶只能和一种病原体结合C.一种离子只有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D.一种激素只能特异性作用于一种靶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识别并转运。B、一种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病原体。C、一种离子可以有多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K离子可以协助扩散也可以主动运输。D、一种激素可以特异性作用
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溶菌酶只能和一种病原体结合

C.一种离子只有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D.一种激素只能特异性作用于一种靶细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识别并转运。B、一种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病原体。C、一种离子可以有多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K离子可以协助扩散也可以主动运输。D、一种激素可以特异性作用于多种种靶细胞,如: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组织细胞。

考点:翻译、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复习时要熟记1、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识别并转运。2、溶菌酶广泛对病原体起作用。3、离子的运输方式要机动掌握,不同情况下不同。4、激素识别靶细胞的方式。

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消耗途径不同

B.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中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不同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进行翻译的细胞器不同

D.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时细胞内外的K+/Na+比值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产物都是丙酮酸;第二阶段不同。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中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是化学能。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进行翻译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D、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时细胞内外的K+/Na+比值不同。

考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神经调节

3.下图为模拟实验中平衡时的渗透装置,已知半透膜不能透过蔗糖和单糖,漏斗的液面高度差为h,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系列实验,下列的分析与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平衡时漏斗中的水分子数等于呼出前

B.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半透膜内外的渗透压相同

C.若向漏斗中滴入微量的蔗糖酶溶液,平衡时液面差h将减小

D.若向漏斗中适量滴入清水,平衡时液面差h将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半透膜两侧会重新形成高度差,达到两侧压强相等,水分子数不同。B、烧杯内是清水,漏斗内是蔗糖溶液,平衡时半透膜两侧压强相等,渗透压不等。C、漏斗中滴入微量的蔗糖酶溶液,蔗糖水解成单糖,溶液的浓度增大,平衡时液面差h将增大。D、向漏斗中适量滴入清水,溶液的浓度减小,平衡时液面差h将小。

考点: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形式考查渗透作用,解答本题必须牢固把握:1、系统达到渗透平衡时不是两边浓度相等而是两侧压强相等。2、半透膜两边浓度相等的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的浓度。

4.下列有关稳态的调节的相关内容中,正确的是

A.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和平滑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都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麻风杆菌侵入宿主细胞时只有DNA进入细胞内部

D.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二氨基酸不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都形成分泌蛋白,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麻风杆菌进入宿主细胞是整个细胞,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时,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D、氨基酸也可以做神经递质。如甘氨酸。

考点:稳态的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当人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其中性染色体为XO染色体的女性与正常女性都只有正常的X染色体,但前者表现异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观察巴氏小体,取女性口腔黏膜细胞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B.巴氏小体的形成可能对维持两性中X染色体的基因量有一定意义

C.性染色体为XO的女性表现异常,可推测巴氏小体上存在有活性的基因

D.巴氏小体数量比正常情况多一个,而引起的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巴氏小体数量比正常情况多一个,而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考点: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单基因遗传病是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

6.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或育种等生产过程中,离不开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具有科学性的是

A.赤霉菌可产生赤霉素,引发“恶苗病”

B.育稻种时可用细胞素缩短细胞周期,抑制纺锤体形成

C.用乙烯利促进香蕉果实发育

D.连续阴雨天影响向日葵授粉,可喷洒适量2,4-D避免减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赤霉菌可产生赤霉素,引发“恶苗病”。B、细胞素不抑制纺锤体形成,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是秋水仙素。C、用乙烯利促进香蕉果实成熟。D、向日葵主要是获取种子,可喷洒适量2,4-D是为了获取无子果实。

考点:植物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7.把等量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不同器官放在透明的封闭容器中,置于恒温(22℃)、相同光强、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8h后测容器中的氧气量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容器A1与B1(或A2B2)对比发现,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在本实验中,O2增加量为________变量。容器B2中O2增加量-10m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再增加D组进行实验,照射相同强度的蓝紫光,其他条件同于B1组,请比较这两组O2增加量:_________(用“>”或“=”表示)

3.另外对三株大小、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分别进行时长相同的自然光照处理;甲先光照0.5h,再遮光0.5h,连续交替8h;乙先光照5s.再遮光5s,连续交替8h;丙连续光照4h,其他条件相同,光照结束时比较三者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用“>”或“=”表示)。如果用滴碘液的方法测定叶片积累淀粉量,之前需将叶片放在盛有__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

(4)研究还发现,天竺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测得种子细胞外蔗糖浓度比细胞内浓度低,说明蔗糖跨膜运输到种子细胞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1)光的颜色(或答光质)    因   天竺葵的叶片在黄光下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大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2)D>B1(或答B1<D)

(3)乙>丙>甲(或答甲<丙<乙)    无水乙醇

(4)主动运输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容器A1与B1两组不同的条件是光的颜色(光质),O2增加量为因变量。容器B2中O2增加量-10ml,说明植物的呼吸大于光合。

(2)由于相同强度的蓝紫光比黄光光合效率高,所以D>B1(或答B1<D)。

(3)由于光反应速度快而按反应速度慢,交替进行暗反应可以消化光反应的产物,所以有机物积累量:乙>丙>甲(甲<丙<乙),脱色处理的方法是酒精隔水加热。

(4)逆浓度差的运输是主动运输。

考点:光合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联系的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熟练识记并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尽可能地联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8.有一种三体玉米,染色体数为2n+1=21,其体细胞中5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随机配对联会,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一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何一级。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体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要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5号染色体减数时的配对状况,应选择处于减数         _____期的细胞。若该三体的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D基因(无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可能有            种。

(3)现用非糯性玉米(DDd)为父体,非糯性玉米(Dd)为母体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其中非糯性玉米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第一次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减数第二次时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

(2)第一次前(答“第一次联会”或“第一次四分体”给分)    4种

(3)非糯性玉米:糯性玉米=5:1      3:5(或答“3/5”)

【解析】

试题分析:(1)三体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减数第二次时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

(2)减数时观察配对应选用第一次前(第一次四分体)期的细胞。该三体的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D基因,则该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可能有4种(4、5、8、10条)。

(3)非糯性玉米(DDd)产生的配子为D:Dd:d:DD=2:2:1:1,非糯性玉米(Dd)产生的配子为D、d,二者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糯性玉米:糯性玉米=5:1。其中非糯性玉米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5。

考点: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减数、染色体变异、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

9.科研人员研究促性腺激素(FSH)与某种淋巴因子(M6)对卵巢癌细胞增值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人体中,促性腺激素由_________合成并分泌。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DNA聚合酶的合成数量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培养卵巢细胞时,向培养液中的血清需去除_________________及M6抗体。由实验可知,M6对卵巢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此作用会被加入的M6抗体____________.

(3).由实验还可推知,如果卵巢细胞患者体内FSH的含量升高,对手术或化疗效果是_____________(有利/不利)

(4)由实验还可推测,FSH可以促进卵巢细胞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从而发挥对卵巢细胞增值的影响。

【答案】(1)垂体     相对较多(较多或增多)

(2)FSH和M6(或答促性腺激素和淋巴因子)   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减弱

(3)不利

(4)M6(或答淋巴因子)

【解析】

试题分析:(1)促性腺激素的合成部位是垂体,癌变细胞是恶性增值的细胞,所以DNA聚合酶相对较多。

(2)培养卵巢细胞时,加入培养液中的血清应去除FSH、M6和M6抗体。如图:M6对卵巢细胞的作用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此作用会被加入的M6抗体减弱。

(3)由图可知FSH的含量升高则细胞的增殖程度加大,对手术或化疗效果不利。

(4)由实验还可推测,FSH可以促进卵巢细胞合成并分泌M6(淋巴因子)。

考点:动物激素调节、免疫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某生态研究所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细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细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密度均有____________的趋势,大型底细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中数据推测,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丰富度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基本稳定/无法判断”)

(4)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

【答案】(1)记名计算法     垂直

(2)减小      食物多,氧气充足

(3)无法判断

(4)寄生

【解析】

试题分析:(1)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法为: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研究不同深度的泥样是研究群落的垂直结构。

(2)如图: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密度均有减小的趋势,大型底细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食物多,氧气充足。

(3)不同垂直深度互花米草入侵后和自然滩涂相比,变化不同,大型底细动物的丰富度无法判断。

(4)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说明是寄生。

考点:生态系统

11.随着生产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广泛应用很多微生物知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蓝莓酿制的蓝莓酒,被称为“液体黄金”。如果酒的生产流程,压榨前需除去果柄,此操作要在冲洗_____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进行。若从混杂的维生物中分离酿制蓝莓酒的菌种应使用_________培养基。喝剩的蓝莓酒开盖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大肠杆菌数时,在稀释105倍的培养基内,得到下表统计结果中准确可信的是________组。对该菌种数目统计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但是,统计的菌落数也往往比实际活菌的数目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平板数统计的菌落数取平均值
甲组两个250和220

235
乙组三个160、240和110

170
丙组四个280、200、340和160

245
丁组五个120、60、270、220和130

160
(3)将某杆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到利用淀粉能力较弱的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高效工程菌菌种,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

(4)相关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微生物培养基应进行_____________后才能倒掉。

【答案】(1)之后         选择      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

(2)乙、丁       活菌计数法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基因重组     工程酵母菌

(4)灭菌处理

【解析】

试题分析:(1)为避免杂菌感染除去果柄应在冲洗之后进行。分离菌种应该用选择培养基。喝剩的蓝莓酒开盖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原因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

(2)对菌种数目统计时常用的方法是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也往往比实际活菌的数目低,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工程酵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

(4)为避免微生物危害环境,使用过的微生物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考点:微生物培养

12.下面是生产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_____________。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____________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位杀死。

(2)过程①中,将______________注入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实验小鼠若无胸腺,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有/没有)影响。

(3)过程②中,B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混合,加入___________溶液促进细胞融合,此过程体现的细胞膜结构特点__________.

(4)过程④中,对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__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能分泌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5)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从________中提取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答案】(1)并可能大量制备      放射性同位素(或答同位素/化学药物/细胞毒素)     导向(或答定向、定位)

(2)β干扰素        有

(3)聚乙二醇(或答灭活的病毒)     流动性

(4)克隆化培养

(5)细胞培养液(或答培养液)

【解析】

试题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生物导弹是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或答同位素/化学药物/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杀死癌细胞。(2)过程①中,将β干扰素注入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胸腺参与特异性免疫,无胸腺对实验结果有影响。(3)促融剂是聚乙二醇(或答灭活的病毒)。此过程体现的细胞膜结构特点是流动性。(4)过程④中,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能分泌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细胞。(5)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可以从细胞培养液(或答培养液)中提取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考点:单克隆抗体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融合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且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图文结合。

文档

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一种溶菌酶只能和一种病原体结合C.一种离子只有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D.一种激素只能特异性作用于一种靶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识别并转运。B、一种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病原体。C、一种离子可以有多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K离子可以协助扩散也可以主动运输。D、一种激素可以特异性作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