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 华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EA S T C H I NA INST ITUT E OF TECHNOLOGY
增刊
收稿日期:2005 11 16
基金项目:江西北部九岭成矿带锡铜金多金属矿评价项目
(200110200040)
作者简介:林 黎(1982 ),男,江西萍乡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
矿产研究工作。
江西大湖塘钨矿田成矿预测
林 黎, 余忠珍, 罗小洪, 丁少辉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201)
摘 要:江西省是我国钨矿资源重要产地,经50多年的矿山开采,钨业经济正面临资源危机,急切解决后备战略资源。大调查成果对江西北部特别是九岭成矿带大湖塘钨矿田的成矿条件和资源潜力有了新的认识。预测出大湖塘 东陡崖钨(锡)、昆山 蓑衣洞钨(钼)2个找矿远景区,估算出大湖塘钨矿田资源潜力,钨(W O 3)预测资源量80万t 。关键词:大湖塘钨矿田;资源潜力;找矿前景;江西省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
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对矿物原料的消费和需求急剧增加。江西省是我国钨矿的产量和出口大省,具有 世界钨都!之称。截止2002年底,江西钨矿(原生矿)产地72处,累计查明和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190万t 和112万,t 占全国19.48%,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分布在赣南、九江 修水、新余 分宜一带。其中大型矿床13处(伴生矿1处),中型矿床24处(共生矿1处),这些大中型矿床资源储量占全省总量的97.07%。但是经过50多年的矿山开采,在13个大型矿床中已有6个浅部采完或停采,如下垅钨矿、西华山钨矿、浒坑钨矿、盘古山钨矿、大吉山钨矿、黄沙钨矿等;在24个中型矿床中已有11个基本采完,如画眉坳钨矿、岿美山坞矿、左拔钨矿、樟斗钨矿、上坪钨矿、小龙钨矿、茅坪钨矿、荡坪钨矿、大坪钨矿、宝山钨矿、大龙山钨矿等。
江西钨业经济正面临资源危机,寻找新的钨矿化富集区并开展相应的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是解决江西钨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赣北大 超大型香炉山钨矿以及阳储岭、大湖塘中型钨矿的发现,逐渐改变了江西南钨北铜的传统观念。∀江西北部九岭成矿带锡铜金多金属矿评价#大调查项目的成果,对九岭隆起大湖塘地区钨矿的成矿条件和资源潜力有了新的认识。作者仅就参加此项工作总结
的体会,对大湖塘钨矿田资源潜力提出初浅认识。
1 大湖塘钨矿田的基本特征
1.1 成矿地质背景
大湖塘钨矿田位于武宁、靖安、修水三县交界区域,面积约390km 2
。处于扬子板块东部南缘,九岭 障公山隆起区西部与武宁 宜丰北北东向断裂带北东段的交接处,属大湖塘 同安钨(锡)、钽铌多金属矿带的北段。在构造上既有古老基底构造的继承性,又有后期构造的明显叠加,形成多方位的断裂裂隙,为成岩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重力布格图上,九岭地区为较大范围的负重力场(布格值45m g l),形态变化平缓,相对重力低异常区(布格值72.5m g l),与燕山期花岗岩体分布一致;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也显示出W,Sn 矿化与燕山花岗岩体关系密切(江西省地质矿产局,1984;杨明桂,19;杨明桂等,2004;余忠珍,2002)。1.2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为中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为一套深海火山 碎屑岩沉积建造,主要分布在本区东南部大河里一带,呈残余帽状覆盖于九岭岩基顶部,其他地区呈零星分布,岩性以变余云母细砂岩为主,其次为千枚状页岩、板岩,呈厚层状,地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倾角60~80∃,含钨丰度9.13%10-6
,是重要矿源层(黄修保等,2003)。
1.3 构造
褶皱构造为九岭复式褶皱中的靖林 操兵场次级背斜东延部分,轴向呈北北东向,区内出露长约18km ,至蓑衣洞被九岭岩体所冲断,由于花岗闪长
1.4 岩浆岩
区内大面积出露的中酸性 酸性岩体,有晋宁期中 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中 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中 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斑岩等杂岩体。
晋宁期中 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837M a,呈岩基产出,侵入于双桥山地层中,出露范围较大,属九岭岩基的一部分,是区内成矿围岩之一,岩石中局部发育硅化、黑鳞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
燕山期岩浆岩,同位素年龄134~149.9M a,侵入于九岭岩基或双桥山地层,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至燕山晚期第二阶段的产物,主要呈岩脉、岩枝,少数呈小岩株,岩瘤产出,遍布全区。
(1)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侵入体。主要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149.9M a)。多数呈小岩脉产出,较少呈岩枝、岩株产出,在新安里北东出露的规模较大,黑云母花岗岩体呈椭圆形小岩株产出,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其余小岩脉呈北东或南北向分布,规模长一百米~几百米,宽几米~几十米。该侵入体经岩石微量元素分析,白云母花岗岩中钨、锡、钼、铜含量均较高,与区内已知的钨矿体及锡、钼、铜成矿关系密切。
(2)燕山晚期第一阶段侵入体。主要为二云母或白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多呈岩墙(脉)产出,局部形成隐爆角砾岩,近东西走向为主,少数呈北北东向,是区内钨锡的成矿母岩之一。
(3)燕山晚期第三阶段侵入体。主要为花岗斑岩(134M a)或石英斑岩,分布于本区南部,呈岩墙(脉)产出,以北北东向延伸为主,岩脉厚几米~几十米,长几十米~几百米,可见切割早期岩体或含钨石英脉。
1.5 矿产
矿田中部150km2范围内已发现钨(锡、钼)矿床(点)15处(中型1处、小型4处),锡矿床3处(小型1处)。主要矿床有大湖塘钨矿、蓑衣洞钨矿、茅公洞钨矿、新安里钨锡矿、石门寺钨钼矿、昆山钨钼矿等。矿床(点)总体呈北东 北北东向展布,并从南往北大致间隔2.5~3.5km沿近东西向排布。矿床类型复杂,以细脉浸染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为主,并以石英脉型居多,其次有蚀变花岗岩型钨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隐爆角砾岩型钨锡矿等。
2 找矿前景分析
2.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大湖塘钨矿属多类型矿化体紧密共生的矿床,是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区域北北东向构造左行走滑挤压 伸展反复转换应力交替作用下,造就出的独具特色浅成 超浅成岩浆 热液型钨矿床。成矿杂岩体由燕山期多次侵入的黑云母 二云母花岗岩和细粒斑状花岗岩所构成。环绕杂岩体形成了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脉浸染型、石英 伟晶岩壳型、石英大脉型、岩体顶部云英岩型及角砾岩型5种钨矿化类型,共同构成多位一体的复合型矿床(图1)。显示出大湖塘钨矿田具有形成新类型或多类型聚合规模大矿床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
2.2 矿化特征
大湖塘钨矿床矿物组合常见有黑钨矿 石英 黄铜矿、黑钨矿 石英 锡石、黑钨矿 辉钼矿 绿柱石,
140东 华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2006年并多伴有少量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石WO3品位:细脉浸染型矿体为0.119%~0.229%,石英大脉型矿体平均为0.375%。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云英岩化、碳酸盐化等。矿田内各矿床(点)矿物组合类型均较复集,矿化强度高,是寻找大而富矿床的有利地区。
图1 大湖塘钨矿区地质略图
Fig.1 The geolog ica l sketch map of Dahutang ore distr i c t 1.燕山晚期花岗斑岩;2.燕山中期花岗斑岩;3.燕山中期二云母
花岗岩;4.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断层;6.硅化破碎带;
7.石英细脉带型钨矿;8.隐爆角砾岩型矿体;9.石英网脉带型
矿体;10.石英伟晶岩型矿体;11.云英岩型矿体;12.石
英大脉(>0.1m)型矿体(据赣西北大队资料修编)
2.3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该区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出W,Sn, M o,Cu等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达110km2,分布于大河里 杨师殿、蓑衣洞 新安里一带,其中甲类W 异常4处、乙类Sn异常5处、乙类M o异常4处、乙类Cu异常4处。各类异常浓度分别为:W16% 10-6~240%10-6,最高值1440%10-6;Sn8% 10-6~100%10-6,最高值大于5000%10-6;M o 30%10-6~35%10-6,最高值50%10-6;Cu 10%10-6~200%10-6,最高值1500%10-6;各元素异常均具∋ (浓度分带,其中W,Sn异常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套合良好。部分异常与已知矿床(点)相吻合,为寻找钨(锡、钼、铜)矿的重要标志。
2.4 重点找矿远景区
(1)大湖塘 东陡崖钨(锡)找矿远景区。区内燕山期中 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中 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杂岩体较为发育,并在西部出现隐爆角砾岩,近期已在隐爆角砾岩筒内发现钨(锡)富矿包体。本区为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蓑衣洞 新安里W,Sn异常的浓集中心地段,W元素异常具(级浓度分带,W,Sn元素异常套合良好,W最高值360%10-6,Sn100% 10-6。东陡崖钨锡矿体主要分布在燕山期岩体与晋宁期岩体接触部位,北东向与东西向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其旁侧次生的北北东向、南北向、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是矿区主要的储矿构造。近年地表调查及槽探揭露,已圈出2个钨(锡)矿化带,黑钨矿、锡石多呈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分布于白云母蚀变花岗岩中,矿物组合复杂,矿化带规模较大。
(2)昆山 蓑衣洞钨(钼)找矿远景区。区内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砂岩、板岩。岩浆活动频繁,有燕山晚期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呈岩瘤、岩墙产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蚀变矿化普遍,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地化异常广泛,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2个W,Sn组合异常,东部为蓑衣洞 毛公洞异常,面积为27km2,W 元素异常具(级浓度分带,W最高值1440% 10-6。西部为大河里 杨思殿异常,面积为23 km2,呈北西分布,W元素异常具(级浓度分带,W 最高值1400%10-6。从蓑衣洞及昆山钨矿体的分布分析,矿体主要赋存在岩体与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双桥山群的浅变质岩系既是矿源层,又对矿液起到屏蔽作用。已知有蓑衣洞小型钨矿床和昆山等钨(钼)矿点,经踏勘检查已发现数百条含钨钼石英脉。
3 钨资源潜力预测
本区为经张性改造的强烈北北东向走滑冲断带与东西向构造复合区,浅 超浅成酸性富碱质岩
141
增刊林黎等:江西大湖塘钨矿田成矿预测
浆岩燕山中晚期多次的侵入产物,并具隐爆特征,与其有关的钨(锡)矿床(点)较多,出现有大范围的W,Sn,M o ,Cu 等元素,高强度异常,钨(锡)矿产
资源潜力很大。根据前述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类型及特征,结合成岩成矿机制分析,拟定出大湖塘钨矿田成矿模式(图2)
。
图2 大湖塘钨(锡)矿田成矿模式图
Fig .2 The me ta ll o gen ic mode l o f Dahutang tungst en m i n e ra l f a r m land
1.石英细脉带型;
2.石英大脉型;
3.云英岩型;
4.蚀变花岗岩型;
5.隐爆角砾岩型;
6.燕山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7.燕山晚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
8.晋宁期花岗闪长岩或中元古代浅变质岩
大湖塘矿田已知钨矿床(点)较多,其中大湖塘矿床为多类型聚合矿床;黑钨、锡石重砂异常遍布全区,W,Sn ,M o ,Cu 等元素水系沉积物异常范围
大,具有发现一批中大型钨矿床的潜力,已初步选定出大湖塘 东陡崖钨(锡)矿和昆山 蓑衣洞钨(钼)矿2个找矿远景区,预期可发现大中型矿床2~3处。采用成矿地质综合分析及成矿模式法、地球化学块体法与矿床数理统计法相结合,初步估算出钨(W O 3)预测资源量80万t 左右、锡预测资源量12.7万t(丁少辉等,2004)。
本文是在 九岭!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是集体劳动成果的结晶。在项目调查总结和成文的过程中承蒙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梅勇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九江地质调查院占岗乐工程师的精心指导和关心,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丁少辉,余忠珍,罗小洪等.2004.江西九岭南缘铜多金属矿预测
[J].资源调查与环境,25(3):178 183.
黄修保,余忠珍,邹国庆.2003.赣西北地区中元古代双桥山群沉积
特征[J ].地质通报,22(1):43 49.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1984.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
社.
刘细元,谢清辉.2002.江西九岭南坡韧性剪切带与推覆构造成因联
系的讨论[J].资源调查与环境,23(4):244 249.
梅勇文.1997.江西南部推(滑)覆构造系统研究[J].江西地质,11
(3):51 59.
杨明桂,王发宁,曾勇.2004.江西北部金属成矿地质[M ].北京:中
国大地出版社.
杨明桂.19.论成矿预测中的控矿构造型式研究[J].江西地质,3
(3):256 274.
余忠珍,罗小洪.2002.江西北部成矿地质环境与成矿特征[J].资源
调查与环境,23(4):257 265.
TheM etallogenic Prognosis of Dahutang Tungste n Ore
Fiel d i n Jiangxi
LI N L,i YU Zhong zhen, LUO X iao hong , DI N G Shao hu i (Ji a ngx i Institute of Geo log ica l Survey ,Nanchang ,J X 330201,China)
142东 华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