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共12题,36分)
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C
A.修筑灵渠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加强集权 D.统一文字
2、唐朝时发明的筒车,主要优势体现在A
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可用于排涝 D.提高了耕作技术
3、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B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关天培
4、成立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C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④以社会主义、主义为远大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
5、以下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B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两河流域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要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历史,最应了解的古文字是B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文字
7、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指B
A.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8、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是指B
A.光荣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9、 “农民获得‘’时,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这个评价是针对D
A.美国内战 B.日本明治维新
C.中国戊戌变法 D.1861年改革
10、 “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A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倡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国忧民的情怀是湖湘文化的特点之一,下列人物为湖湘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是A
A.屈原 B.蔡伦 C.张仲景 D.刘发
12、湖南和平过程中,在长沙的两位领导人是B
A.李立三、陈明仁 B.程潜、陈明仁
C.程潜、左权 D.左权、李立三
二、判断题(共5题,10分)
13、春秋时期主要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孝公等。F
14、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工业化实现。F
15、1776年的《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宣言”。它的颁布标志了美国。F
16、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矛盾不可调和。F
17、被誉为“中国凯旋门”的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位于湖南怀化芷江七里桥。T
三、材料解析题(共3题,4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材料三: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私人办学;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 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秦始皇开创了封建主义集权制度。(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史论结合,客观全面、一分为二。(2分)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的?
经济重心南移;(2分)南宋。(2分)
(2)、进入近代,南方也是洋务企业和私营企业创办最早和比较集中的地区。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在南方地区所办的洋务企业两例。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4分。答出其中两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说说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省。
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2分)广东、福建。(2分)
(4)、纵观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你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建议:维护安定,建设和谐,优化环境;引进人才和技术;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实行改革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3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针对“北方边境战争不断”采取了哪些措施?西汉时期“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派大将蒙恬出击匈奴、移民垦田戍边、修筑长城;(2分)张骞通西域。(2分)
(2)、材料二中所体现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唐朝与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体现了当时统治者怎样的民族?
藏族。(2分)开明平等的民族。(2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元朝的统一;(2分)回族。(1分)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千多年民族关系的发展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要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反对民族歧视;正确的民族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继续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四、探究题(共1题,14分)
21、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两极格局告终。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分)
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2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的雅尔塔会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作用: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加快了战争的胜利进程。(2分)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欧各国为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政治一体化成立了什么组织?
标志: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2分)
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2分)
(4)、“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你认为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还有哪些?
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地震等自然灾害等。(2分)
(5)、我们青年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经济,把国家建设得富强和繁荣。面对政治多极化,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能够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