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25:50
文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2)了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
推荐度:
导读第七节神奇的“眼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2)了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

(2)了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调整方法.

导学学案教学流程

我会自学

1.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镜,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的_____像,被观察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焦距.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_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胶片相当于______ .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________焦距. 

4.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 

我能参与

知识点一:放大镜

1.清晨,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形成________像.

2.常用的体温计的刻度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是呈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__.

知识点二:显微镜

3.常见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____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研制了      显微镜和       显微镜.

4.显微镜是光使微小物体通过物镜生成_______放大的_________像,然后再通过目镜成放大的________像.

知识点三:望远镜

5.__________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其跟显微镜相似,也是由______镜和______镜组成.天文望远镜家族中由      望远镜和        望远镜,人类用它们可以接收到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 

6.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    )

A.发电机                      B.显微镜

C.望远镜                      D.都可以

知识点四:照相机和投影仪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其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之外时,成缩小、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8.如图所示,照相时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是___________(物距、像距),人的像要照得大一些,人应离照相机__________________(远一些、近一些),胶卷到镜头的距离(即暗箱长度)应调__________(大一些、小一些)

9.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_______镜做的镜头,投影片作为________(物体、像)其到镜头的距离应介于________焦距和________焦距之间.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以后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

10.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我能解决

例题1 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

例题2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我会解决

1.用放大镜看书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字,书报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放大镜的焦距,而且放大镜要离报纸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____透镜.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通过显微镜最终看到的是物体的_______像.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 (选填“虚”或“实”)像.

5.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    ) 

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上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 

6.放映幻灯时,要想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A.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靠近镜头 

B.使幻灯机离银幕靠远些 , 幻灯片也离镜头远些 

C.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远些 

D.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近些 

7.下列四组答案中,左边是光学仪器,右边是成像是性质,其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   

D.平面镜:正立、放大的实像 

8.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平面镜

我会总结:

我能迁移

9.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10.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答案:

我会自学

1.凸透 正立 放大 虚 小于1倍

2.凸透 3.凸透  光屏  大于2倍  4.倒立 放大 实

知识点一:放大镜

1.放大 正立 放大 虚  2. 凸透 虚

知识点二:显微镜

3. 凸透 电子  隧道  4.倒立  实  虚

知识点三:望远镜

5.望远镜 目  物  哈勃  射电  6. C

知识点四:照相机和投影仪

7. 凸透 2倍焦距 倒立 实 8. 像距 近一些  大一些

9.凸透 物体 1倍 2倍  倒立 放大 实  10. C

我能解决

例题1  A  例题2 A

我会解决

1.小于  较远(靠近焦点)2. 凸  虚 3. 大于 小于4. 凸  实

5. C  6. D  7. C 8. C

  我能迁移

9. D  10. A

创设情景

小明的爸爸在自家大门上安装了一个“猫眼”,通过猫眼看室外视野较广,而在室外却看不请室内,“猫眼”实际上也是透镜,你知道透镜还有哪些应用吗?

 

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知识点一:放大镜

问题一:要看清较小的物体,应怎样办?

引导学生探究:利用桌上的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讨论: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合适?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物体应放在什么位置所成的像最大?

分组探究、讨论、积极发言,归纳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小结:放大镜是凸透镜,用放大镜观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才是放大的.因此,当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接近于焦距时,所成的虚像最大.

拓展应用:水滴能把字放大吗?(做一做)

知识点二:显微镜

问题二: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若要放大更小的物体,可否将焦距不同透镜组合?引导学生探究:将组合的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

问题三:用多媒体(或让学生看书)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播放显微镜的发展.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强调显微镜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小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稍长些.

知识点三:望远镜

问题四:引导学生选用焦距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组合,观看远处的物体.将组合的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

问题五:用多媒体(或让学生看书)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的发展资料以及它们在天文事业方面的所起的重大作用.

小结:望远镜的构造与显微镜类似,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不同的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知识点四:照相机和投影仪

1.照相机

问题六:出示或投影照相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能说说照相机的构造吗?照相机的“像”是怎么形成的?照相机的成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哪一条?你知道有哪些照相机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象、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问题七:某同学拍了张全身照,接着还要再拍张半身照,应如何操作?引导学生讨论并用数码相机进行操作检验.

小结:照相机与物体间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相距越短;照相机与物体间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相距越长.半身照比全身照像大,所以,人应靠近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要伸出,增大相距.

2.投影仪

问题八:出示投影仪,进行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能说说投影仪的构造吗?成像原理及使用方法怎样的?投影仪成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哪一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操作.

小结: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象,v>2f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要在屏幕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像,应调节镜头到投影片的距离.①若投影仪到屏幕距离校远,应调近镜头到投影片的距离,可以得到更大的像.②若投影仪到屏幕较近,应调节镜头到投影片的距离,可以得到较小的但仍然是放大的像.

知能应用

出示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寻找方法.教师讲解时要特别强调:

诊断评价

出示评价试题,学生完成,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

教学反思

文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2)了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