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刍议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田 庄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进一步落实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作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在高职院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问题 建议 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建议对策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霞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町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
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办学时间短。教学经验和师资相对不足。更重要的是高职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导致社会和学牛对高职教育缺乏正确的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没信心。消极厌学,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应早做准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2.高职生的特点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高职学生生源较差,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等。虽然同样是作为计划录取的学生。但从成绩上看仅仪足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L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E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这给学生本身的自信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3.高职院校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高职教育是受社会大发展的需要才出现的,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专、Ik应用型人才,冈此,高职教育更加侧重十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基础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存某种程度上增强r学牛的就、lp竞争力,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在安排课程时人文类课程往往安排得较少。一些理工类々业更是很少开一些人文类课程。比如:大学生心理教育类、德育类、法律类等课程很多学校都不开设,或课时太少,无法满足学生人员的不稳定性。给班级的正常运转和辅导员T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便。并且。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十部对自身发展没有自信,完全出于应付式完成工作。根本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及校区学生G工作的完善。
二、培训人员的结构不合理
由于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如学生处、团委、就、肛指导中心等全部集中于高校主校区.分校区大部分_T=作基本有辅导员完成,学生十部在校区口常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现在校区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开展不够,而且全部由辅导员完成.学校相应职能部门给予的支持和指导不够。由于辅导员年龄、知识背景、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在制定相应培训课程、培训系统时必定存在一定的片面和局限性.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利于校Ⅸ学生T作的完善。不利于制定出符合学校长远发展对人才需求定位要求的培训机制。
三、培训方式单一化.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现行的培训机制往往采用课堂讲授的发式,将培训内容灌输给学生干部.让他们按照要求完成相_『l|f丁作。这种方式在初期往往体现出一定的积极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弊端就逐渐体现出来。单一的培训方式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制定培训内容并未从学生干部的实际需要m发,也并未全面考虑各校Ⅸ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得培训和需求脱节.不利于学生干部能力的提高.更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开展工作。不利于人才创新模式的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对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进行改进⋯:
(一)完善培训主体
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主管领导、校区领导、辅导员四方面共同组成培训主体.根据学校、学院和校区的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出适合的培训方针、培训体 系。
(二)突出实效性
做好充分的调奁研究工作。将管理层面及学生干部工作层面的实际问题深入发掘,突出针对性,为培训做好理论基础。做到结合辅导员实际、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校区)管理层面等四个结合,务求落 实干部培训的实效性。
(三)创新培训模式
以年级和职务双线贯穿,以培训版块划分授课内容。变室内理论教学单一模式为“室内教学+户外活动+校园交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既充分重视理论教学,又搭建广阔舞台给予学生干部自我发挥的空间,激发他们的自主工作的热情,锻炼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四)团体心理辅导
加大人性化关怀力度,注重学牛干部情商的培训。帮助学生干部掌握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塑造健康人格。
(五)为学生干部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帮助他们建立长远
发展机制,并在不同阶段给予专业指导,使得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能力。高校的学牛工作离不开学生干部的参与,尤其多校区的学生工作顺利开展更有赖于高素质能力的学生干部群体。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建证学生十部培训培养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干伍的建设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淦添,陶柳清.论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J].
[2]王秀慧.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思考[J].
[3]肖潇.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理论与实践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