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0:25:15
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本卷共四大部分,23题,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补充名句空缺处或按要求默写(8分,每空1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2),人迹板桥霜。(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4),只有香如故。(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6)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立军功的句子是:,。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风
推荐度:
导读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本卷共四大部分,23题,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补充名句空缺处或按要求默写(8分,每空1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2),人迹板桥霜。(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4),只有香如故。(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6)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立军功的句子是:,。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风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卷共四大部分,23题,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补充名句空缺处或按要求默写(8分,每空1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2)               ,人迹板桥霜。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4)                   ,只有香如故。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6)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用典故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立军功的句子是:

                   ,                     。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áo 风骚sāo 红妆素裹guǒ 一代天娇

B.喧嚷rǎng 襁褓qiǎng  润如油膏 涕泗横流

C.鄙夷yí 恣睢suī 不二法门 强聒不舍guā

D.睿智ruì 繁衍yǎn 化为乌有 无与论比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跑比赛快要开始,各班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B.他有严重的胃病,不能畅饮美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C.历经沧海桑田,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D.这些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对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的校长很年轻,看上去大概三十岁左右。

B.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C.经过班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是不是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5.以下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涉世家》——《史记》——秦朝——司马迁

B.《隆中对》——《三国志》——晋朝——陈寿

C.《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西汉——刘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7.综合性学习(7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媒介广告行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各种违法、虚假、色情等内容的不良广告在媒介上大量出现,误导受众,危害社会。必须强化广告监管措施,规范广告市场。班上准备组织一次以“辨别不良广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上准备围绕活动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就板报内容提两点建议。(2分)

①                                                                            

②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性标语(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3)某电视台近期播出的“××白酒”广告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未成年人一起举杯说:“××白酒,真好喝!”你准备打电话向该台投诉,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什么时候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9.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12题(10分)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   (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 ②矜:自夸。  ③他语:说别的事情 ④骇服:吃惊佩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2)暇日无聊

(3)元用素强记                           (4)取纸追书之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2)置笔他语,略无矜色。

                                                                             

12.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13-17题(16分)

与你为邻 2010广东一考生

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

  此前,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里,一起在公交站台等车,一起在绿茵场上驰骋,一起倾听啦啦队女生的尖叫,一起讨论巴萨vs国米;一起研究编程算法,一起约好报考深大计算机专业,一起梦想着有一天我们共同开发的网站像那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你高大健硕,眉宇间透出一股俊秀,班上的女生悄悄给你取了个外号――“小柏原崇”,而我却只得了个“许三多”的美称,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嫉妒。你的学习成绩虽然在班上不是最好的,但在球队,你是最好的,教练经常拿你当作榜样来训斥其他队员,用他带着方言的普通话说:“要想踢比赛,首先学习成绩要好,进入大学里,会有更多的比赛机会。”末了总不忘补上一句:“像某某同学那样,踢球学习两不误。”

  我最忘不了的是去年那件让我烦恼的事,我生病了,尿血,是你旷课把我送到深圳友谊医院的结石科去。当时数学课正上到复数这一章节,是期末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每天下课之后你都会来到医院看我,把你做好的课堂笔记给我看,第一次翻开笔记的时候我很感动,从没见你这么认真的做过笔记,几乎是把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了下来……

  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按规定,考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高考,你说会放弃报考深大,因为深大在老家的招生人数较少,另外安徽的学习环境,使用教材与深圳不同,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弃。

  今天,我们会同时走进考场,为自己的明天书写一份答卷,不同的是,我在深圳,而你在陌生的老家。

  我知道,在深圳还有很多很多像你一样的同学,他们的父母,和所有深圳人一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动着城市发展,他们同样拥有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彼此为邻,相互依存。然而他们却要比我们承受的更多,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成为“高考移民”的一员,并为此放弃心仪的学校,使梦想走得更远……

  我祝福你,我的朋友,我们的邻居,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们。

13.请为以下词语写出同义词或近义词(3分)

(1)驰骋(      )      (2)心仪(       )  (3)绿茵场(          )

14.文章第2段中的“此前”的“此”是指什么?(2分)

                                                                              

15.第5段末说“从没见你这么认真的做过笔记,几乎是把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了下来……”这话含有丰富的感情。请品味一下,这话到底含有什么感情。(2分)

                                                                             

                                                                             

16.文中的“你”(或说“小柏原崇”)所“心仪的学校”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放弃?(3分)

                                                                               

                                                                               

17.文章第8段中说“然而他们却要比我们承受的更多”,请你设想一下,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到底要多承受些什么?(3分)

                                                                             

                                                                            

                                                                                                                                                            【资料链接】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18. 文中的“你”(或说“小柏原崇”)是个怎样的人?请略作概括。(3分)

                                                                               

                                                                               

【资料链接】这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参与阅卷的称,他在批阅这篇作文时被深深的打动,以至当场流下泪水。该文章具备下面五点优秀的作文的要素:

①这篇作文是在用心去感悟生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多角度对生活的观察,多生活的了解,融入了一些青春色彩,完全达到题目的要求;

  ②文章的语言生动,语句通顺没有前后矛盾,没有故作深沉的装腔作势,有铺垫,有悬念,有转折,有升华,末尾点题,语句表达生动,亮点频现;

  ③文章的思维独特,逻辑严密,从自己的一个个切身感受通过剥洋葱的形式慢慢展开,引发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立意上有相当的高度;

  ④感情真实抒发了该考生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的真实感触、能打动人心;

  ⑤有健康的价值观,分寸把握到位,表达出自己健康的情感,使文章赋有灵魂。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8-21题(14分)

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①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

  ②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

  ③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人吗?

  ④知识共享要有可以接受知识能力的前提。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书评的,我写出来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要靠你自己。这些评论看似有帮助,实际上却是在绑架你的判断力。看那些所谓的文艺评论,跟吃别人嚼了一遍吐在你嘴里的馍的感觉是一样的--多恶心啊。我知道吃第五个馒头饱了是什么滋味,你直接吃第五个馒头能有饱的感觉吗?即使有了也是假饱,时间长了你就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的。

  ⑤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关掉你的浏览器。有时间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不比你高明多少。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另外,(B)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按照你的兴趣去买书,别看封面腰封上那些推荐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就不负责任地加以推荐。

  ⑥珍爱你的青春,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摘自《视野》2009年第5期,作者王小峰,有删改)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1)豆瓣(      )            (2)津津乐道(      )       

(3)嚼过的馍(        )      (4)恶心(      )

  20.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1.第①、④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3分)

                                                                     

                                                                     

  22.你同意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观点吗?请选择一处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自身体验加以简要阐述。(4分) 

                                                                     

                                                                     

                                                                      

【资料链接】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网已经变成了非常普遍的事。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提起电脑,都会想到上网。可是,上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有些小朋友在网吧或家里上网,主要是为了玩游戏,有些中学生经常玩通宵,这样既对健康不利,也耽误了学习。所以,有些人认为,中小学生缺乏自制力,不允许上网。

但是,有很多人赞成上网,为什么?因为上网能给人们提供很多帮助。首先,上网就好像走进了万能、快意的图书馆,只要输入一个简短的词条,我要查找的资料就会立刻出现在眼前,比查阅书籍速度快,得到的信息量更大,网络成了我学习上必不可少的小助手。其次,在网上可以读到更丰富的新闻,我的一位同学统计过,每天网上的新闻要比电视上的新闻多几十倍。此外,上网还有其它作用,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说,她爸爸在韩国,她给爸爸寄信或打长途电话又费钱又麻烦。她们总是用QQ发信或在网上通电话,又快捷又方便。看到这些,我们又怎么能说上网不好呢?

其实,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上网有它的益处与弊处。上网是一把双人剑,我们利用它开扩视野,学习知识,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别让另一面锋利的刀刃割破自己的手。 

四、作文(50分)

23.挑战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挑战。挑战来自方方面面。世界各国的人们以不同方式举行各种富有挑战性的创纪录活动。在加拿大,人们试图挑战一天内蹦极跳次数最多的纪录;在英国伦敦一家超市,出纳员大展身手,看谁是结账速度最快的员工;在美国纽约,胆大的人们展开比赛,看谁含在嘴中的响尾蛇数量最多……他们中不乏成功创造新纪录的,当然也有失败者。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享受到了挑战带来的乐趣。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挑战,只有接受挑战,不断追求,才能有充实的生命,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妙绝伦。你曾经有过什么挑战?

请以“我的挑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段文章。

【参】

1.(1)赢得生前身后名  (2)鸡声茅店月  (3)人比黄花瘦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6)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B(娇——骄,聒guo,论——伦)

3.C(“滔滔不绝”指话多;“浅尝辄止”指在知识、问题等方面不往深处研究;“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用于工作学习方面。)

4.D(A句重复罗嗦,B句词语搭配不当,C句缺乏主语。)

5.A(司马迁是西汉时人。)

6.【示例一】空中的彩虹  你何必与坚强的拱桥比恒久呢  你自有你的绚丽  【示例二】天上的星星  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  你自有你的璀璨

7.(1)【示例一】①介绍什么是不良广告;②剖析不良广告的危害。【示例二】①如何辨别不良广告;②如何投诉不良广告。

(2)【示例一】揭露不良广告,维护切身利益。【示例二】不良广告危害大,学会辨别好处多。

(3)【示例一】您好。你台近期播出的“××白酒”广告中,出现了未成年人喝酒的画面,会误导青少年。请你们严格审查该广告,并对广告进行修改。【示例二】您好。你台近期播出的“××白酒”广告中,让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起喝酒,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必须立即停播。

8.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9.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10.(1)出使    (2)空闲(闲暇)    (3)向来(一向、平时) (4)写(书写)

11.(1)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2)放下笔说别的事情,一点也没有自夸的神气。

12.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而且不以此自夸。

13.(1)奔跑  (2)向往   (3)足球场

14.指今年高考的时候(或说2010年6月7日)。

15.“我”为同桌(即“小柏原崇”)深深地感动。从句中可知同桌为了“我”费尽心思,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这时,“我”一定感动得热泪盈眶。

16.深大(深圳大学)。要回安徽老家报考,深大在老家招生较少,老家的学习环境、使用的教材都与深圳不同,报考深大风险太大,所以只好放弃报考深大。

17. 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18.高大健硕,喜欢踢球(体育运动),学习勤奋,兴趣广泛,积极上进,热心助人,头脑清醒,有梦想,有抱负,顽强执着……

19.(1)bàn (2)jīn (3)jiáo (4)ě

20.青年学生不要总是上网浏览,要多读(年长者写的)书。(共3分。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能力。只答"关掉你的浏览器",得1分;因为它只是作者观点的一部分,不读全文,只看标题也能完成。/答成"不要总是上网浏览,要多读书",可得2分;这个答案的缺憾是没有关注写作对象。作者在开头就特别说明记者的年龄,在文中好几处提到中学生,这足以说明本文是针对青年学生的。/"青年学生不要总是上网浏览,要多读书"得3分)

21.第①段中"新闻记者采访"这件事是借"总会网上浏览"的害处提出观点。第④段中的论据"我写书评",则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证明观点。(共3分。答出一点的得2分,答出两点的得3分。只答"都都能增强说服力"的得1分。材料如何为观点服务,或者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要说清楚。议论文常见的思维方法是:观点源于材料,这就是第①段中材料的作用,二是材料服务于观点,如第④段中的"我写书评"这则材料)

  22.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1分);有联系亲身经历的事实或道理依据(1分)。说理清楚,有一定说服力(2分)。(共4分。这是开放性题,但基本依据仍然是文本。如同意,则要紧扣文章作者的观点作补充论证。若不同意,则要指明其不合理的地方,还要有适当的论据和论证。当然也可以辨证地加以分析)

  【样例一】我同意第二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个性、审美眼光都有差异,读什么书,喜欢什么样的书,就好象吃菜,有人爱咸,有人爱淡。如果一个爱吃辣的人把重庆火锅推荐给一个根本就不能吃辣的人,那么即使火锅本身很美很有特色,对不爱辣的人来说也等于白说。庄子说"君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和我,彼此了解尚且如此之难,何况是别人推荐的书呢?因此,"新鲜的馍"还是自己亲自选,亲口尝为好。

  【样例二】我不同意第二处。我认为读别人的评论可以帮助自己快速了解想知道的内容。在了解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兴趣可以不读,反之,可以进一步深究。何况,中学生的阅历浅,学习紧,面对知识甚多,鱼目混珠的信息,拓展阅读,确实需要有人帮我们精挑细选一些书目。初中新课标附录就推荐了必读书目。通过对推荐文学作品的阅读,自我感觉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通过书目我还了解了其他许多名家作品。可以这么说,推荐书目让我的视野开阔了。因此,读读有信度的人推荐的书是中学生的选择之一。

23.作文。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自己平常很小的事情能体现“我的挑战”。如:想玩想放弃的时候仍坚持做完作业,不管酷暑严冬每天都坚持锻炼等,最后结尾升华。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灵魂,思想,血肉,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别人。

在生活中,自己往往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21世纪中,难免会受到挫折,这时就要勇于挑战自己,才能到达成功彼岸。“挑战自己”说起容易,做起难!自己的缺点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带来很多不利。挑战自己顾明思意,所谓的挑战就是克服自身的缺点,你越怕它,就越要去做它。俗话说:“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就是这个意思。但有些人却选择了护短。护短,护短,越护越短。只有挑战了自我,缺点才能越来越少。虽说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你却可以把自己做得更好。只有挑战自我才能让自己的翅膀炼得更加坚硬!乔丹为了自己投篮技术更好一次又一次地给自己设目标;刘翔为了走向奥运领奖台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列宁怕走只能过一只脚的小路却偏要过它……他们如果不挑战自我会到达辉煌的顶点吗?不会的。没有挑战的充实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时时刻刻都要挑战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加坚强!我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本卷共四大部分,23题,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补充名句空缺处或按要求默写(8分,每空1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2),人迹板桥霜。(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4),只有香如故。(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6)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立军功的句子是:,。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