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消防水电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格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2:05:40
文档

消防水电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格

图纸会审记录表格编号:001№01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会审内容审核结果存在问题1、各种管线的规格、数量是否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如果较大垂直导线加粗)1)、信号总线:ZRRVS2×1.5(垂直),ZRRVS2×1.0(水平)2)、电源线:ZRBV2×4(垂直),ZRBV2×2.5(水平)3)、电话线:ZRRVVP2×1.5(垂直),ZRRVVP2×1.0(水平)(总线、多线)4)、广播线:ZRBV2×2.5(垂直),ZRBV2×1.5(水平)(总线、多线)5)、消火
推荐度:
导读图纸会审记录表格编号:001№01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会审内容审核结果存在问题1、各种管线的规格、数量是否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如果较大垂直导线加粗)1)、信号总线:ZRRVS2×1.5(垂直),ZRRVS2×1.0(水平)2)、电源线:ZRBV2×4(垂直),ZRBV2×2.5(水平)3)、电话线:ZRRVVP2×1.5(垂直),ZRRVVP2×1.0(水平)(总线、多线)4)、广播线:ZRBV2×2.5(垂直),ZRBV2×1.5(水平)(总线、多线)5)、消火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1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各种管线的规格、数量是否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如果较大垂直导线加粗)

1)、信号总线:ZR RVS2×1.5(垂直),ZR RVS2×1.0(水平)

2)、电源线:ZR BV2×4 (垂直),ZR BV2×2.5(水平)

3)、电话线:ZR RVVP2×1.5(垂直),ZR RVVP2×1.0(水平)(总线、多线)

4)、广播线:ZR BV2×2.5(垂直),ZR BV2×1.5(水平)(总线、多线)

5)、消火栓按钮:ZR RVS2×1.0﹢ZR BV3×1.5或ZR BV5×1.5

6)、联动控制:ZR RVS2×1.0﹢ZR BV2×1.5

7)、直启直停:ZR BV6×1.5

8)、RS-485通讯总线:ZR RVVP2×1.5(垂直),ZR RVVP2×1.0(水平)

2、消防设备专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共用接地系统电阻值不大于1Ω。

3、消防控制室应设局部等电位箱(LEB)或接地板。连接导线应为BVR25mm2

4、敷设消防合用导线、联动线路的金属线槽中间应加隔板

5、竖井、吊顶内敷设的金属线槽、导管在设计说明中应明确刷防火涂层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1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6、除信号传输导线的保护管可用经阻燃处理的硬质朔料管外,其余各系统

导线保护管均采用刚性金属导管

 7、厨房、灶间等温升较快房间及地下车库应选用定温型感温探测器

 8、探测器距障碍物的距离应≥0.5 m,送风口1.5 m,回风口0.5 m,卷帘门1~

2m,扬声器0.1 m,冷光源灯具0.2 m,暖光源灯具0.5 m,水气喷头0.3 m

 9、消防供电: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排烟风机、正压送风风机、消防电

梯、高位水箱间稳压泵电源、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应为双电源末端切换

10、消防控制室、泵房、风机房、电梯机房、配电室、钢瓶间、燃气锅炉房、

油机房应有消防应急照明

11、消防报警联动设备电源应满足功能要求,否则应在适当位置增设电源箱

12、非消防电源脱扣设置、数量应符合设计、验收规范要求

13、 同一报警区域内的模块应集中安装在铁制模块箱内

14、 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能自动、手动切断总控制阀

15、室外安装的所有报警设备、端子模块箱应有防水防尘措施

16、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

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实现双向通话功能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1                                                                                                  №   03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7、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

1、

消防电梯机房、是否设有消防电话分机

18、每个扬声器的功率不小于3W,客房专用扬声器功率不小于1W

19、扬声器数量应保证从防火分区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

20、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未端的距离不大于12.5m

21、屋顶坡度≤15 ° S≤80㎡  H≤12m  感烟探测器 A=80㎡  R=6.7m

S > 80㎡   6 ≤H≤ 12    感烟探测器A=80㎡    R=6.7m 

S > 80㎡   H ≤ 6m       感烟探测器A=60㎡    R=5.8m

S ≤30㎡  H ≤ 8m       感温探测器 A=30㎡    R=4.4m

S > 30㎡   H ≤ 8m       感温探测器A=20㎡    R=3.6m

22、15°≤屋顶坡度≤30° S≤ 80㎡ H ≤12m 感烟探测器A=80㎡  R=7.2m

S > 80㎡    6 ≤H≤12·     感烟探测器A=100㎡   R=8.0m

S > 80㎡        H≤6m    感烟探测器A=80㎡    R=7.2m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注: 特级保护对象为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 S为被保护房间面积. H被保护房间高度. A探测器保护面积. R探测器保护半径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1                                                                                                  №    04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S ≤ 30㎡    H≤8m     感温探测器A=30㎡     R=4.9m

2、

消防电梯机房、是否设有消防电话分机

S > 30㎡      H≤8m     感温探测器A=30㎡     R=4.9m

23、屋顶坡度>30° S≤80㎡  H≤12m   感烟探测器  A=80㎡   R=8.0m

S > 80㎡    6≤H≤12   感烟探测器 A=120㎡    R=9.9m

S > 80㎡       H≤6m   感烟探测器 A=100㎡    R=9.0m

S≤ 30㎡       H≤8m   感温探测器A=30㎡      R=5.5m

S >  30㎡      H≤8m   感温探测器 A=40㎡      R=6.3m

24、梁突出顶棚高度为200~600mm时,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梁突出顶棚高度大于600 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25、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一个手报,从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手报的距离≯30m

26、两层及两层以上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火灾重复显示器

27、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间距≯14m,距侧墙水平距离≯7m,≮0.5m,发射器和接收器间距应≯100m,房间高度≤5m时,距顶棚0.5m;举架高度

5m~8m时,距顶棚0.5m~1.0m;>8m时,距地8m安装,但距顶应>0.5m

28、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上设置时,应采用接触式正弦波敷设。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2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消火栓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管网下端构成环状(栓箱>10个)、应有两条水源管与之相连,上端应连通,

环管、上端连通管道应能够实现分段控制,水源管应能单独控制

2、屋顶应设高位水箱,容积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多层建筑最底层消火栓静水压不大于1.0MPa,动水压不大于0.5 MPa。最不

利点消火栓动水压不小于0.07MPa,建筑高度超过100米不小于0.17MPa。

4、最高处试验消火栓应设截止阀、压力表及消火栓报警按钮

5、水泵结合器设置、数量、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6、明确供水、稳压设备及各个楼层、部位水平管道的安装标高

7、系统管网应单独设置稳压装置

8、高位水箱出水管(此管不得与喷淋系统合用)应设闸阀、止回阀

9、高位水箱出水管(不小于DN100)应不经过稳压泵直接与管网连接

10、干管末端应设自动排气装置

11、立管规格不小于DN100,且上、下端应安装阀门,做到每根立管单独控制

12、无采暖房间及公共部分消火栓系统管网应有防冻措施 

13、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且易操作的部位,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2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消火栓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4、消火栓设置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15、同一建筑物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水带,水带长度不应>25m

16、薄型消火栓箱(厚度160/180/200㎜)、前后开门的消火栓箱(210㎜)、薄型消火栓柜(厚度160/180)应采用旋转消火栓口

17、18层及以下单元、塔式住宅(每层不大于8户)公共部分消火栓,当设2根立管有困难时,可设1根,但必须采用双口双阀型消火栓。

18、高层厂房仓库、甲乙类厂房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30m,其它单层、多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应>50m、地下室内消火栓箱间距不大于30m

19、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个防火分区有两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建筑高度<24m且体积≤5000m3的多层厂房,可采用一支水

20、室外管网埋设时,应明确防腐等级,埋设深度应位于当地冻土层以下

21、阀门井、消火栓井、地下水泵结合器的设置应保证冬季能够正常使用

22、地下消火栓及水泵结合器三通以上立管应设置泄水阀

23、管道穿过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短管 

24、卡箍连接管道埋地敷设时处理方法应明确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3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水灭火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系统管网材质、连接方式应明确

2、湿式、预作用报警阀组所控制喷头数不大于800个,干式应不大于500个 

3、喷头间距、距端墙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4、明确厨房、锅炉间、烘干室等温度较高房间喷头型号

5、明确供水、稳压设备及各个楼层、部位水平管道的安装标高

5、注意土建装修图,若有网格吊顶,随时调整喷头的布置、间距、标高

6、每个阀组垂直管道末端应设自动排气装置

7、高位水箱出水管(此管不得与消火栓系统合用)应设置闸阀、止回阀

8、高位水箱出水管应不经过稳压泵直接与报警阀组前端管道连接

9、高位水箱出水管轻,中危险级不应小于DN80,严重危险级不应小于DN100

10、水泵结合器设置、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1、系统管网应单独设置稳压装置

12、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配置是否齐全,管道应引到有排水设施的地方

13、宽度超过1.2米的梁、排管、桥架、通风管道下方应设喷头

14、报警阀组的最高与最低位置喷头,其高差不应大于50m

15、报警阀组两端应安装信号阀,出口端应有调试、检测试验装置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3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水灭火系统

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4、并联设置的报警阀组,其水源应形成环路,每个阀组之间应设分段阀。每个阀组前应设置过滤器

15、连接两个及以上的报警阀组时,应在报警阀组入口前设置减压阀及备用减

压阀

16、减压孔板应设置在不小于DN50的水平直管段上,孔口直径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30%,且不应小于20mm

17、节流管的直径应按上游管段的1/2确定且长度不应小于1m 

18、轻、中危险级场所配水管入口压力不应大于0.4MPa,否则应设减压装置

19、干式、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5mm

20、干式、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

21、每个防火分区、楼层是否设水流指示器、信号阀

22、净空高度>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23、房间净空高度超过8米,喷头应加密设置;超过12米时不能选用普通喷头

24、管道穿过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短管

25、主楼内燃油发电机房,燃油、气锅炉房应设置水喷雾或气体灭火装置

26、卡箍连接管道埋地敷设时处理方法应明确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4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消防泵房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消防水池、高位水箱容积应满足灭火功能要求

2、消防水池应有缺水自动报警装置

防与其他用水合用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量的技术措施

防与其他用水合用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量的技术措施

3、如果消防水池、水箱与其他用水合用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量的技术措施

4、水泵吸水管与水池应形成自灌

5、水泵吸水口挠性接头与闸阀之间应安装过滤器

6、每组(台)泵应有两个供水水源

3、泵房内所有阀门应为闸阀或明杆闸阀

4、汇集管上应设自动巡检阀(规格同水泵出水管)、旁通阀

5、汇集管上安全阀(≥DN65)、试水口(DN65)、压力表设置应齐全

8、所有电磁阀、电动巡检阀、流量控制阀、减压阀前应安装过滤器

9、泵房内所有压力表量程应一致,为工作压力的2-2.5倍,表前应有缓冲装置

10、水泵出口安装顺序:大小头、压力表、挠性接头、止回阀、闸阀、试水阀

11、大泵应为变频控制,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持压、泄压控制方式,持压泄压

阀应设备用阀和旁通阀

12、消防泵控制柜功能显示、故障报警应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13、稳压泵的设置应做到互为备用,交替启动

14、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分别设置供水泵

15、消防泵、喷淋泵等其他系统主泵应能在消防控制室直接手动启动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5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通风、防排烟系统

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高层建筑无外窗电梯、楼梯前室、合用前室、疏散楼梯应设置加压送风设施 

(五)、防排烟系统

1、高层建筑无外窗电梯前室、疏散楼梯应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2、地下室及楼内超过20米的封闭走道应设机械排烟

3、虽有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米餐饮歌舞娱乐放映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

4、虽有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米的其他建筑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

5、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中庭或净空高度超过12米的中庭应设机械排烟

6、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

户的房间应设机械排烟

7、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单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

物较多的地下室,应设置机械排烟

8、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燃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9、建筑面积超过2000㎡地下汽车库应设加压送风设施

10、楼梯间的上部主体部分有外窗,而裙房及地下室无窗的部分超过5层,则整个楼梯间应设加压送风设施

11、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建筑和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其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虽有外开窗,但仍需设加压送风设施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5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通风、防排烟系统

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2、体育馆、大会堂等单层高大空间建筑应有排烟设施(自然、机械排烟)

13、靠近外墙并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裙房和除通廊式、单元式住宅外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可不设加压送风设施

14、防烟分区面积应不大于500㎡ ,净高超过6m的场所可不设防烟分区

15、联动控制的活动挡烟垂壁,应能就地手动控制

16、排烟口应靠近顶棚、板安装,加压送风风口应贴近地面安装

17、排烟风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距离、排烟风口的设置间距应不大于30m 

18、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应通过柔性短管、防火阀与风管连接。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必须为不燃材料制成,同时不得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径连接管使用

19、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若共用一加压送风系统,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

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20、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的排烟风管及排烟支管上应安装280℃防火阀 

21、设置排烟风机的地下室送风机的送风量应不小于排烟风量50%

22、设置排烟风机的地下室,机械补风机宜与排烟风机联锁控制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5                                                                                                  №     03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通风、防排烟系统

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23、、防烟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应为70℃,排烟防火阀动作温度应为280℃

24、、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150mm的距离

25、排烟风管的管材材质、厚度、规格、严密性应符合规范要求

26、镀锌钢板及含有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

27、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风口应隔层设置,首选使用自垂式百叶风口

28、楼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风口每层均需设置

29、排烟风机的吸入口处应设在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够自动关闭的防火阀

30、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连续工作30min

31、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风口或排烟阀打开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同时现场及消防控制室均能手动直接启动

32、加压送风系统中任一风口打开,应能联动正压送风风机开启,同时现场及消防控制室均能手动直接启动

33、主楼内设置的蓄电池室、变配电室、实验室、汽车库、燃油发电机房、燃油、气锅炉房应设置的送、排风系统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6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应急照明出口疏散指示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标志设置部位应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2、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标志安装高度应在设计说明中注明

3、保护管、导线应采用阻燃产品

4、集中应急电源电缆应采用耐火电缆

5、自蓄电式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标志的应急时间应为30/20min

6、蓄光自发光型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标志的照度应不低于100lx

7、集中控制型系统与火灾报警的联动关系是否明确 

8、除二类居住建筑外的高层建筑及公共建筑等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上方应设置电致发光型安全出口指示、疏散指示标志

9、单\多层公众聚集\密集及其他多层公共建筑场所疏散走道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置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当疏散走道长度超过20m或宽度大于3m应在疏散走道的地面和靠近地面的墙上同时设置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10、一类高层建筑医院、高级旅馆公众聚集、密集及其他多层公共建筑、场所应在疏散楼梯的墙上连续设置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11、建筑面积超过3000㎡及超过1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娱乐场所,其主要疏散走道的楼梯踢面和踏面宜设置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6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应急照明出口疏散指示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2、安全出口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大于300mm

13、单独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时,宜设在通道两侧或其转弯处墙面上,袋形走道的尽头距标志不大于10m,转角处不大于1.0m

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处,不应大于1.0m

14、在墙面上单独设置标志,标志的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大于1.0m。电源型标志间距不应大于10m,蓄发光型标志间距不应大于1.5m

15、疏散导流标志需连续设置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大于1.0m,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0mm,长度不宜大于300mm,指示标志图形间距不宜大于1.5m.

16、设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17、消防设施设备器材设置点附近应设置蓄光自发光型消防标志

18、集中应急电源的支路严禁连接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标志负荷

19、集中应急电源的同一支路不得同时给2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标志供电

20、集中应急电源的供电应取自发生火灾时需切断的主电线路上

21、持续型和集中控制型电致发光型安全疏散标志应自双电源末端互投箱取电

22、数量较少、布置分散的非持续型电致发光型安全疏散标志可采用自供电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7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气体灭火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材质、连接方式应明确

2、系统工作压力、强度试验压力是否在设计说明中标明

3、设计说明应明示气体防护区内预留洞口、桥架、线槽、管井应使用难燃材料

严密封堵

4、气体防护区内外报警设备、控制组件应齐全,安装高度应明确

5、各主要入口均应设计手动紧急启停按钮、声光、气体释放灯等

6、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

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其主要入口应设手动、自动转换装置

7、集中气体灭火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盘,应在现场安装,应有可靠、稳定的

供电电源(220V,备电)

8、现场安装的气体灭火控制盘应有接受信号、储存、记忆功能,故障、报警显

示功能,主备电转换功能

9、气体灭火启动方式(联动启动、手动启动、紧急启停按钮启动、机械应急启

动)是否表述明确

10、气体防护区内如果有自动运行的送排、风系统,应在防护区内探测器二次

报警后,联动停止风机,同时关闭送、排风风口

11、地下防护区、储瓶间及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7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气体灭火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2、钢瓶间应位于气体防护区外面,钢瓶间、防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

13、消防控制室应能直接启动钢瓶(管网、预制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14、无人值守管网、预制气体灭火系统,气体喷洒是否需要延时应明确

1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最大的防护区使用量确定

16、钢瓶间内二氧化碳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

17、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阀安装高度宜小于1.7m

18、钢瓶间集流管上泄压装置的泄压孔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19、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20、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各防护区的火灾、灭火动作、手动与自动转换和系统设备故障信息应传送到消防控制室

21、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及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应按一个防护区考虑

22、一个气体灭火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23、预制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面积不应大于500㎡,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24、管网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面积不应大于800㎡,容积不宜大于3600m3

25、室外安装的所有气体灭火控制设备、端子模块箱应有防水防尘措施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 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8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泡沫灭火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系统型式选择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存放泡沫液、泡沫液储罐房间应有采暖措施

3、压力泡沫液储罐安装在室外时,应采取防晒、防雨、防冻和防腐措施

4、泡沫液储罐应安装在支架或支座上,支架应与基础固定牢固

5、泡沫液储罐罐体与支座接触部位的防腐应按加强防腐层做法施工

6、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7、泡沫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10m,1个;直径>10~25m,2个;直径>

25~30m,3个;直径>30~35m,4个

8、罐壁外侧立管最高处应有自动排气阀、下端应有锈渣清扫口(采用盲板封堵)

9、罐壁外侧立管与防火堤内水平管道之间应使用柔性金属软管连接

10、室外泡沫混合液管网应在最低处设放空阀、放空井

11、液上喷射系统每个泡沫产生器,应用的管道引至防火堤外

12、防火堤外侧水平泡沫混合液管道应设检测工作压力的压力表接口和控制阀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8                                                                                                   №     02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泡沫灭火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3、高倍数泡沫混合液水平管道上应设置压力表、过滤器、控制阀

14、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储灌区泡沫栓间距不大于60m,数量不宜少于4个

15、泡沫栓、泡沫炮应垂直安装

16、冷却水系统消火栓数量、间距,喷头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7、系统设计泡沫混合液流量大于或等于100L/S时,泵、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及

控制阀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18、泡沫混合液管道大于DN300时,不宜使用手动控制阀门

19、顶喷式泡沫喷头应安装在被保护物的上部,并应垂直向下

20、水平式泡沫喷头应安装在被保护物的侧面,并应对准被保护物体

21、泡沫喷洒泵、泡沫液泵、消火栓泵必须采用双电源供电

22、泡沫灭火剂的选择应符合被保护物的灭火要求

23、罐壁外侧立管安装时,支架间距不应大于3m

24、防火堤内明装泡沫、喷洒管道应安装在管道支架或管墩上

25、阀门井、地下消火栓、泡沫栓应有防冻措施,保证满足使用功能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09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防火门、防火卷帘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2、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甲级常开防火门

3、疏散楼梯与通往地下室楼梯应错开设置或用防火门隔开

4、防火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5、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6、防火门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

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7、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实现两步降,用于防火分隔的应一步降到底

8、设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并能够将运行情况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9、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与内走道之间及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分隔,不宜使用防火卷帘

10、疏散走道上或用于防火分隔的,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

件的防火卷帘时,其两侧应设置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

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小时。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双轨双无机复合防火卷帘

11、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卷帘门、旋转门

12、设在高层建筑内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应设甲级防火门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 格 

编号:010                                                                                                  №     01

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消防电梯图纸序号会审地点
会 审 内 容

审核结果存 在 问 题

1、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同时首层应设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2、所有电梯应能手动、自动控制,同时将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

3、每部电梯均应有遇火警时迫降归首功能,并将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

4、非消防电梯迫降至首层后,轿箱门应处于开启状态,消防电梯应能正常使用

5、消防电梯应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6、高层建筑标准层面积超过1500㎡、小于4500㎡应设两台消防电梯

7、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轿厢内装修应采用非燃材料

8、消防电梯载重量应不小于800kg,由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大于60S

9、消防电梯底坑应设排水井,容积不小于2.0m3,排水量不小于10L/S

10、除通廊式、单元式住宅外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可不设消防电梯

防火设施
1、主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4米,同时屋顶、墙面应满足防火要求

2、可燃气体管道严禁穿越防火墙,公共建筑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3、设置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面积最大4000㎡,地下室最大2000㎡

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图人员会审时间
审核结果栏:没问题打√,有问题打×,有疑问打?,若无此项打/。  

文档

消防水电图 纸 会 审 记 录 表格

图纸会审记录表格编号:001№01工程名称系统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序号会审地点会审内容审核结果存在问题1、各种管线的规格、数量是否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如果较大垂直导线加粗)1)、信号总线:ZRRVS2×1.5(垂直),ZRRVS2×1.0(水平)2)、电源线:ZRBV2×4(垂直),ZRBV2×2.5(水平)3)、电话线:ZRRVVP2×1.5(垂直),ZRRVVP2×1.0(水平)(总线、多线)4)、广播线:ZRBV2×2.5(垂直),ZRBV2×1.5(水平)(总线、多线)5)、消火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