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8:46
文档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论语》十二章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B.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孔子认为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并提高学习效率的。解析:A选项“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有误,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不恼怒,不怨恨。故选A项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论语》十二章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B.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孔子认为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并提高学习效率的。解析:A选项“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有误,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不恼怒,不怨恨。故选A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论语》十二章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B.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子认为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并提高学习效率的。

解析:A选项“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有误,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不恼怒,不怨恨。故选A项。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珍惜时间这四个方面。

B.选文第七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解析:D选项“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有误,应是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身上。故选D项。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2章讲的是学习态度,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B. 第4章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思考的必要性。

C. 第6章讲的是人总要有点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地追求,即使生活清苦也自得其乐。

D. 第11章讲的是坚定的志向对人的重要性。

解析:A选项“第2章讲的是学习态度”有误,第2章讲的是修身做人。故选A项。

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强调人应当加强自我检讨,剖析各方面存在的不足。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学习方法的角度阐述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去复返,包含了对人生世事变幻的感慨。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出中兵士较之将帅更为重要,是儒家“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

解析:D选项“指出中兵士较之将帅更为重要”有误,此章章讲的是坚定的志向对人的重要性。故选D项。

5、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解析:C选项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分类,分类正确。故选C项。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解析:D选项“舍生取义”有误,“舍生取义”出自与孟子《鱼我所欲也》。故选D项。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交友原则和态度:①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②态度:视交友为乐事。

B. 《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先说“学而不思则罔”,再说“思而不学则殆”,是因为“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

C. “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则语录强调的重点相同。

D. 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一是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二是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解析:C选项“两则语录强调的重点相同”有误,“学而时习之” 强调的重点是要按时复习旧知识,“温故而知新”强调的重点是思考后有新的体会和发现。故选C项。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中“乐”字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即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 人不会为了物质享受而辛苦奔波,只要心中有梦想,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可欣然下咽,体现了人们对富足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B.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可以看出孔子一种交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体现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D.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乐”字体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思想。

解析:C选项“体现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有误,应是体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故选C项。

文档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论语》十二章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B.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孔子认为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并提高学习效率的。解析:A选项“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有误,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不恼怒,不怨恨。故选A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