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全国高考模拟重组预测试卷三
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100分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考查范围:电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鹰潭一模]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 6 mL 0.5 mol/L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2.[2011·芜湖模拟]氨的催化氧化4NH3(g)+5O2(g) 4NO(g)+6H2O(g) △H=QkJ/mol,是工业制的重要反应。一定条件下将4molNH3、5molO2混合于固定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经10s达平衡,测得NO浓度为0.8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以O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0mol/(L·s)
B.达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20%
C.升高温度使减小,则Q<0
D.将容器容积变为4L,平衡时NO浓度小于0.4mol/L
3.[2011·石景山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0.4 mol/L HB溶液和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B-)>c(H+)>c(OH-)
B.常温时,pH =2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相等
C.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中,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D.0.l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始终发生析氢腐蚀
C.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D.U形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5.[2011·汕头质量测试]下列有关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4e- =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
6. [2011·福建卷]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7.[2011·丰台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3mol X和3molY发生反应:
3X(g)+Y(g) 2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4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s内反应速率为υ(X)= 0.05 mol/( L·s) , X的转化率为80%
B.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D.其它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mol X和2molY ,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8.[2011·汕头质量测试]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 (aq)+ SCN—(aq) Fe(SCN)2+ (aq)。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Fe(SCN)2+]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eCl3(aq)与KSCN(aq)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 (aq)+ SCN—(aq) =Fe(SCN)2+ (aq) ΔH>0
B.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 >V逆
D.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
9.[2011·广雅三模]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 Ca(OH)2(s) Ca2+ (aq) + 2OH—(aq) 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B.溶液中c(Ca2+ ) ·c2(OH—)恒为定值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浓度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0.[2011·东北三省四市诊断联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在pH=10的溶液中,NO3-、SO42-、I-、K+可以大量共存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其pH是pH(Na2CO3) D.醋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c(CH3COO-)=c(Na+)时,c(H+)=c(OH-) 11.[2011·温州市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缓冲溶液可以抵御外来少量酸或碱对溶液pH的影响,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维持pH稳定。己知正常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lg2=0.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 B.正常人体血液中存在: C.当少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就与OH-发生中和反应来维持血液的pH稳定 D.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的值将变大 12. [2011·浙江卷]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离 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Ksp,CaCO3=4.96×10-9 Ksp,MgCO3=6.82×10-6 Ksp,Ca(OH)2=4.68×10-6 Ksp,Mg(OH)2=5.6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Mg2+, Ca2+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分) 13.[2011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考试一](6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0,n(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2)若升高温度,则SO2的反应速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衡常数K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应在第4分钟时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达平衡状态后,缩小容器的体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变小 D.通入过量O2,SO2的转化率将增大 14. [2011·河南五市一联](12分)一定条件下,物质A-E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为单质,常温下E为无色液体。 (1)若A、C、D均含氯元素,C为氯碱工业的原料,D溶液具有漂白性,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溶液可使KI淀粉溶液显蓝色,则D与KI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检验C中所含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2)若A为红色金属,B为某酸的浓溶液,D为形成酸雨的无色气体。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a mol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将产生的D通入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1)、(2)中的D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褪色后的溶液,欲探究确定使品 红溶液褪色的物质.D,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不要求答实验步骤) 15.[2011·南通市一调](10分)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所得的酸性废水中砷元素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相关数据如下表。 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 mol·L-1。 ⑵写出难溶物Ca3(AsO4)2的Ksp表达式:Ksp[Ca3(AsO4)2]= ,若混合溶液中Al3+、Fe3+的浓度均为1.0×10-4mol·L-1,c(AsO43-)最大是 mol·L-1。 ⑶工厂排放出的酸性废水中的三价砷(H3AsO3弱酸)不易沉降,可投入MnO2先将其氧化成五价砷(H3AsO4弱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⑷在处理含砷废水时采用分段式,先向废水中投入生石灰调节pH到2,再投入生石灰将pH调节到8左右使五价砷以Ca3(AsO4)2形式沉降。 ①将pH调节到2时废水中有大量沉淀产生,沉淀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②Ca3(AsO4)2在pH调节到8左右才开始沉淀的原因为 。 16.[2011·鹰潭一模](10分)Ⅰ.用“>”、“=”或“<”填空: (1)元素A、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lx溶液的pH小于BCly溶液的pH,则A的原子序数 B的原子序数; x y。 (2)向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镁粉,镁粉完全反应后,盐酸溶液放出气体的体积 氯化铵溶液放出气体的体积。 (3)向等体积的pH=10的NaOH溶液和pH=10的NaCN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至pH=9,消耗盐酸的体积:前者 后者。 Ⅱ.三峡大坝使万里长江变成黄金水道,但三峡船闸的防腐蚀是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请你分析:(1)船闸(钢体)主要发生的是 腐蚀,并请写出腐蚀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 (2)请你对三峡船闸的防腐蚀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 17.[2011·咸阳模拟一](9分)现有下列化合物NaCl、NaOH、HCl、NH4Cl、CH3COONa、CH3COOH、NH3·H2O、H2O回答问题: (1)NH4Cl溶液显 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pH=10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为 ,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为 。 (3)已知水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 △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选择方法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2CO3固体 C.加热至100℃ 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体 (4)若等pH、等体积的(NaOH)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pH相等,则m n(填“>”“<”或“=”)。 18.[2011·东北三省四市诊断联考]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可逆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2,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3)若第t1秒时,CO的物质的量为nmol;到第t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1,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 (CO)= mol·L-1·s-1。 (4)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至少应该设计 组实验。 19. [2011·天津卷] (8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和CrO,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OCr2OCr3+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O (黄色)+2H+Cr2O (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__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Cr2O和CrO的浓度相同 b.2v(Cr2O)=v(CrO)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 mol Cr2O离子,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____。 2012届高三全国高考模拟重组预测试卷三(A卷) 课标化学答案与解析 1.C【解析】由沉淀溶解平衡AgCl(g) Ag+(aq)+Cl-(aq),可知氯离子浓度越大,银离子浓度越小,则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①④③②。 2.C【解析】V(O2)=V(NO)=×=0.1mol/(L·s),A错误;NH3的转化率=×100%=40% ,B错误;升高温度使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0,C正确;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若不考虑平衡移动,则NO浓度变为0.4mol·L-1 ,但体积变大即压强减小,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故平衡时c(NO)>0.4mol· L-1 ,D错误。 3.B【解析】A项反应后实际为等浓度HB和NaB的混合液,溶液pH=3说明溶液显酸性,HB的电离程度大于NaB的水解程度,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c(Na+)> c(H+)>c(OH-),A错误;pH相等的酸或碱中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相等,B正确;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浓度很小,CH3COONH4中CH3COO-和NH4+水解相互促进,NH4Al(SO4)2中铵根和铝离子水解相互抑制,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④>③,C错误;pH为4的NaHB溶液中,HB-的电离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故c(H2B)<c(B2-),D错误。 4.C【解析】铁发生电化腐蚀时铁作负极、碳作正极。反应开始时导气管内液面下降,说明有气体生成,是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说明有气体被吸收,是吸氧腐蚀。故A、B、D错误,C正确。 5.B【解析】碱性条件下的氢氧燃料电池:负极,2H2+4OH--4e- =4H2O(氧化反应) ,正极,O2 + 2H2O +4e- =4OH-(还原反应),A正确,两极反应式相加得2H2+O2=2H2O(总反应式),C正确;虽然反应不消耗KOH,但由于反应有水生成,使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B错误;电解CuCl2溶液时,每生成1mol时,转移2mol电子,则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0.2mol,D正确。 6. C【解析】 锂比铁的金属性强,故锂应做负极材料失电子,由题意知该原电池以LiOH为电解质且加入水即可放电则应发生反应:2Li+2H2O===2LiOH+H2↑,依据方程式可以判断水中氢在正极得电子,由+1价被还原为0价,生成氢气,且水做氧化剂,故答案A、B、D正确;C项中作为阴离子的OH-离子应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故C项错误。 7.D【解析】依据题给信息,根据反应 3X(g)+Y(g) 2Z(g) 得: 初始浓度(mol/L) 1.5 1.5 0 变化浓度(mol/L) 0.3 0.1 0.2 平衡浓度(mol/L) 1.2 1.4 0.2 则υ(X)= mol/( L·s)=0.05 mol/( L·s) ,X的转化率为×100%=20%,A项错误;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容器体积时,平衡逆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比原来的1/2还要小,B项错误;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正向放热,△H<0,C项错误;其它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mol X和2molY ,相比较题给数据体系压强减小,平衡不利于正向移动,故Y的转化率减小,D项正确。 8.C【解析】分析图像,温度升高,c[Fe(SCN)2+]减小,说明反应逆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K减小,由于T1<T2,则K1>K2,B错误;D点和A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点时c[Fe(SCN)2+]小于A点时c[Fe(SCN)2+],则反应要正向进行达到平衡,所以V正 >V逆,C正确,A点时c[Fe(SCN)2+]大,则c(Fe3+)小,D错误。 9.A【解析】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平衡逆向移动,A项正确;温度不变时,c(Ca2+ ) c2(OH—)为定值,温度改变则变,B项错误;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根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浓度减小,C项错误;加入氢氧化钠不能除尽钙离子,D项错误。 10.D【解析】酸性溶液中根能够氧化碘离子,A错误;碳酸钠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碳酸钠碱性强于碳酸氢钠,B错误;亚铁离子还原性强于溴离子,通入少量氯气时先与亚铁离子反应,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D正确。 11.A【解析】Ka1=将代入此式,求得c(H+)=pH=-lgc(H+)=7.4,A正确;,B错误;当少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H2CO3就与OH-发生中和反应来维持血液的pH稳定,C错误;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碳酸氢根与氢离子反应,使减小,D错误。 12. A【解析】 加入NaOH溶液,HCO与OH-反应生成CO,此时c(Ca2+)·c(CO)=0.011×0.001=1.1×10-5>Ksp(CaCO3),c(Mg2+)·c(CO)=0.050×0.001=5×10-5>Ksp(MgCO3),由于Ksp(CaCO3)<Ksp(MgCO3),因此先生成CaCO3沉淀,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CO)==4.51×10-7<1×10-5,因此CO完全沉淀,则无MgCO3沉淀生成,A对;滤液M中c(Ca2+)=0.010 mol/L,c(Mg2+)=0.050 mol/L,B错;滤液M加NaOH固体调节pH=11.0,此时c(Mg2+)·c2(OH-)=0.050×(10-3)2=5×10-8>Ksp[Mg(OH)2],c(Ca2+)· c2(OH-)=0.010×(10-3)2=1×10-8<Ksp[Ca(OH)2],因此只有Mg(OH)2沉淀生成,而无Ca(OH)2沉淀生成,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Mg2+)==5.61×10-6<1×10-5,因此Mg2+完全沉淀,故滤液N中只有Ca2+而无Mg2+,C错;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则c(OH-)=0.105 mol/L,则c(Mg2+)·c2(OH-)=0.050×(0.105)2=5.51×10-4>Ksp[Mg(OH)2],c(Ca2+)·c2(OH-)=0.010×(0.105)2=1.10×10-4>Ksp[Ca(OH)2],由于Ksp[Mg(OH)2]<Ksp[Ca(OH)2],则先生成Mg(OH)2沉淀,并且沉淀完全,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OH-)=0.105-0.05×2=0.005 mol/L,此时c(Ca2+)·c2(OH-)=0.010×(0.005)2=2.5×10-7<Ksp[Ca(OH)2],故无Ca(OH)2沉淀生成,D错。 13. (6分)(1)0.025mol/(L·min) (2)变大 变小 (3)A D 【解析】(1), 。(2)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3)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均为气体,若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平衡后缩小体积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观察4、5min时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不再发生变化说明4分钟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增加氧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氧气的转化率反而减小。 14.(1)Cl2+2NaOH=NaCl+NaClO+H2O 2I-+ClO-+H2O=I2+Cl-+2OH- 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待测物质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为Na+(或焰 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2)Cu+2H2SO4(浓)CuSO4+SO2↑+2H2O amol≤n(NaOH)≤2amol (3)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溶液恢复红色,则是SO2使品红褪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是NaClO使品红褪色(合理答案均得分) 【解析】(1)单质A为Cl2,氯碱工业原料C是NaCl,具有漂白性的D则为NaClO,故B是NaOH。 淀粉KI变蓝说明NaClO氧化为I2。Na+的检验通常利用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2)红色金属A是铜,形成酸雨的无色气体是SO2(即物质D)。注意SO2与NaOH反应 由于SO2量的不同会生成Na2SO3和NaHSO3两种可能性,利用极值法可以确定NaOH的物质的量范围。 (3)Cl2用于漂白,是由于其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其漂白是不可恢 复的;而SO2的漂白性是因为与有色物质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其漂白性是能够恢复的。根据二者漂白原理的差异设计实验证明。 15. ⑴0.29 ⑵c3 (Ca2+)·c2 (AsO43-) 5.7×10-17 ⑶2H++MnO2+H3AsO3=H3AsO4+Mn2++H2O ⑷①CaSO4 ②H3AsO4是弱酸,当溶液中pH调节到8左右时AsO43-浓度增大,Ca3(AsO4)2开始沉淀 【解析】(1)H2SO4的浓度为28.42g/L,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为C=。(2)Ksp的表达式为离子浓度的次方的乘积。Ksp越小的物质先生成沉淀,所以Fe3+先沉淀,c(AsO43-)= =。(3)弱酸在写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依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4)当Ca2+的浓度增大时,Ca2+与SO42 -可生成CaSO4沉淀。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c(AsO43-)增大,当Ca2+与AsO43-浓度次方的乘积达到Ca3(AsO4)2的Ksp时,开始沉淀。 16.Ⅰ.(1)> >(2) < (3)< Ⅱ(1)吸氧腐蚀或电化学腐蚀 2Fe-4e-=2Fe2+ O2+2H2O+4e-=4OH- (2)及时刷油漆,保护钢铁不与空气和水接触;或:在船闸上镶嵌锌块并及时补充;或:将直流电源的负极焊接到船闸上,并不间断供电。 【解析】Ⅰ.(1)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弱酸阴离子或者弱碱阳离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盐就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或者酸性就越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lx溶液的PH小于BCly溶液的pH,说明A离子水解程度大,A(OH)x的碱性弱于B(OH)y,则A的原子序数大于B,x>y。⑵氯化铵水解呈酸性,镁与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NH4Cl=MgCl2+2NH3↑+H2↑,1mol镁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体,镁与盐酸反应1mol镁完全反应生成1molH2。⑶NaCN溶液中氰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程度不大,pH=10的NaCN溶液的浓度远大于pH=10的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远大于同体积的NaOH溶液。Ⅱ.⑴金属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⑵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电化学保护都是金属防腐常用的措施。 17. (1)酸 NH4+ +H2ONH3·H2O+H+ (2)10-4mol/L 10-11mol/L (3)D (4)< 【解析】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使氯化铵溶液呈酸性;醋酸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相等,pH=10,,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pH=3的醋酸溶液由醋酸电离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向水中加入硫酸氢钠固体,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加入碳酸钠固体,水的电离受到促进但溶液显碱性,加热水的电离受到促进但呈中性,加入硫酸铵固体水的电离受到促进且溶液显酸性。 18. (1)C(s)+H2O(g)CO(g)+H2(g)(可不标状态) (2)逆 不变 (3) (4)a a (5)3 【解析】⑴该反应的生成物为CO和H2O,反应物中有H2O,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有碳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⑵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⑶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可知:v(CO)=⑷t1时刻反应未达平衡,v(正)>v(逆),t1时刻逆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增大了生成物浓度,也有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⑸设计标准实验、改变温度、改变催化剂比表面积三组实验即可。 19. (1)橙 (2)c (3)6 (4)5 (5)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2H++2e-===H2↑ Fe(OH)3 【解析】 (1)溶液pH=2时,溶液中c(H+)浓度较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显橙色。 (2)a项,由于反应平衡常数未知,故反应进行的程度也未知,当两者浓度相等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b项,没有指明这些物质的反应速率代表正反应还是逆反应,也不能说明一定达到平衡;c项,当溶液的颜色不变时,说明体系中各微粒浓度都不再改变,故达到平衡状态。 (3)结合关系式Cr2O~2Cr3+~6e-、Fe2+~Fe3+~e-,根据电子守恒可知Cr2O~ 6Fe2+,故需要6 mol FeSO4·7H2O。 (4)因为c(OH-)===10-9mol·L-1,故c(H+)=10-5mol·L-1,pH=5。 (5)当用铁作电极时,阳极反应式为Fe-2e-===Fe2+,生成的Fe2+具有还原性,将Cr2O还原为Cr3+,从而生成Cr(OH)3沉淀,因而铁作电极是为了生成还原剂Fe2+。 (6)在阴极上只能是H+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随着电极附近c(H+)减小,使得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同时,阳极上生成的 Fe2+被Cr2O氧化为Fe3+,随着碱性的增强而生成Fe(OH)3沉淀下来。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子浓度/mol·L-1 Na+ Mg2+ Ca2+ Cl- HCO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1)用SO2表示0~4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n(O2)/mol 0.20 0.16 0.13 0.11 0.10 0.10 难溶物 Ksp Ca3(AsO4)2 6.8×10-19 AlAsO4 1.6×10-16 FeAsO4 5.7×10-21
表1.几种砷酸盐的Ksp 表2.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允许排放标准污染物 H2SO4 As 浓度 28.42 g/L 1.6 g·L-1 排放标准 pH 6~9 0.5 m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