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0.5分)
1、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地物和地貌测绘成地形图的工作称为( B )。
A 定向 B 测定 C 定线 D 测设
2、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 )。
A 铅垂线 B 水平线 C 法线 D 正负零位置线
3、测量直角坐标的纵轴是( A ),向北为正。
A X轴 B Y轴 C A轴 D B轴
4、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C )。
A 绝对高差 B相对高差 C绝对高程 D相对高程
5、测量上将地球表面地势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 B )。
A 地物 B地貌 C地形 D地表
6、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D )。
A 1.62cm B 3.24 cm C 6.48 cm D 16.2 cm
7、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8、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 B )。
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D. 陡崖
9、水准仪有DS0.5、DSl、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 D )。
A. km B.m C.cm D.mm
10、水准测量中应用十字丝的( A )丝照准水准尺读数。
A中横丝 B上丝 C下丝 D竖丝
11、DS3水准仪粗平时应旋转( D )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
A制动螺旋 B微动螺旋 C微倾螺旋 D脚螺旋
1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 仪器校正不完善 B 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 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D仪器没整平
13、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C )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使用DS3进行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4、作为测量基本工作之一的距离丈量是测量两点间的( A )。
A水平距离 B倾斜距离 C垂直距离 D直线距离
15、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C )。
A 0.02/100 B 0.002 C 1/5000 D 1/10000
16、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是( C ) 。
A 方向角 B 倾斜角 C 水平角 D 竖直角
17、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 180° B 0°~ 360° C —90°~ 90° D —180°~ 180°竖直角
18、在DJ6经纬仪的读数设备中分微尺共有60个小格,全长为( D )度。
A 360 B 180 C 90 D 1
19、测量中所使用的光学经纬仪的度盘刻划注记形式有( B )。
A.水平度盘均为逆时针注记 B.水平度盘均为顺时针注记
C.竖直度盘均为逆时针注记 D.竖直度盘均为顺时针注记
20、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 AB=120 ,则 BA=( C )。
A 180 B240 C 300 D 90
21、全站仪最常用的功能是(C)。
A坐标测量、距离测量 坐标测量、角度测量
C坐标测量、放样测量 坐标测量、后方交会
22、哪种恶劣天气不影响全站仪测量成果(B)。
A雾 风 雨 雪
23、GPS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同时观测 (B)颗卫星。
A 3 B 4 C 5 D 6
24、激光铅直仪分别给出上下同轴的两根激光( D )。
A 水平线 视线 C基线 铅直线
25、极坐标法是根据( D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A 高差 水平角 C水平距离 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26、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B )。
A 两点直线形 三点直线形
C 三点直角形 四点丁字形
27、建筑物内部的高程控制一般采用(C)
A 黄海高程 B 西安80
C 相对高程
28、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应该(C)
A 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相同 B 细部放样精度小于整体放样精度
C 细部放样精度大于整体放样精度 整体放样精度包含细部放样精度
29、(A)是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和高程的重要依据。
A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C 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 立面图和剖面图
30、高层建筑的上部荷载主要由桩基承受。一般规定,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测设桩基和板桩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C)。
31、工程建筑物变形测量不包括(C )。
A 沉陷 B 水平位移 C 倾覆 D 挠度和扭转
32、32、测量成果应使用(B )记录。
A 钢笔 铅笔 圆珠笔 签字笔
33、1、若某测站点与两个不同高度的目标点位于同一竖直面内,那么它们构成的水平角是( C )。
A 90度; 度; 度; 不大于360度。
34、2、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 海水面; B 大地水准面; C 秀英海平面; D 世界平均海平面。
35、3、地面点到( D )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A 地面观测点; B 设计的正负零; C 附近的水准点; D 假定水准面。
36、4、两点间的绝对高差和相对高差( )。
A 不相等; 相等; 绝对高差大; 相对高差大。
37、5、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A ) 误差。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误差; 读数误差;
园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 水准尺倾斜误差
38、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A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39、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A )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 B.转动微动螺旋; C.转动三个螺旋
40、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远处目标; C.消除视差。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漏选扣0.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施工平面控制网常布设的几种形式有:( A、 C、 E )
A 建筑基线; 卫星控制网; 导线网 ;
D 四等水准网; 建筑方格网。
2.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就是在地面上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即根据设计要求,将建筑物的( B 、 C )测设到地面上。
A 各个部位高程; 外轮廓线交点;
C 各轴线交点; 装饰线交点。
3.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定位的主轴线,详细测设其他各轴线交点桩的位置,并标定出来,一般包括以下工作:( B、D、E )。
A 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测设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
C 墙体施工测量; 确定开挖边界线; 测设中心桩。
4.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方法有:( A、C、D、F )。
A 直角坐标法; 倾斜视线法; 极坐标法;
D 角度交会法; 水平视线法; 距离交会法。
5.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方法通常有:( B、C、D )等方法。
A 立皮数杆; 经纬仪投测法;
C 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垂球投测法 。
6.在进行民用建筑物沉降观测时:通常在它的( B、D、E )布设观测点。
A 主要设备基础处; 四角点;
C 承重墙上; 中点; 转角处。
7. 目前距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 ACD )。
A钢尺量距 目估测距 视距法测距 电子测距
8.使用DJ6经纬仪分微尺测微器进行水平角读数,以下读数正确的是( ABD )。
A°31′12″ °31′36″; °31′32″ °31′54″
9.10、关于测回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 )。
A 每个测回只要配置度盘一次 上下半测回均要各自配置度盘
C 不同测回要按规定分别配置度盘 不同测回均按相同的数值配置度盘
10.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可以消除或减少误差的影响(ABC )。
A 2C;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横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
D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 对中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
1.地面点到 假定水准面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水准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高程测量 、 角度测量 、 距离测量 。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 为坐标原点, 南北方向的纵轴 为x轴,以 东西方向的横轴 为y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 经度 、 纬度 和绝对高程。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高差 。
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半径在 10千米 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大地测量学 , 普通测量学 , 摄影测量学 , 工程测量学 。
9.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6371 km。
10.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 本初子午面 所夹的 二面 角。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 简述高层建筑物进行高程传递方法。
答:高层建筑物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用钢尺直接向上垂直量取;
(2)用水准仪配合水准尺进行高程传递。
2. 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微动螺旋?各起什么作用?
答:经纬仪上有两对制动、微动螺旋,一对是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用来控制望远镜在竖直面内的转动,另一对是照准部制动与微动螺旋,用来控制照准部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利用这两对制动与微动螺旋可以使经纬仪瞄准任意方向的目标。
3. 为敷设经纬仪导线,在选点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4. 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五、计算题(共30分、每题15分)
1. 施工现场水准点A绝对高程为Ha = 19.475 m,现要在拟建房屋旁的铁塔上测设一个临时水准基点B作±0.000(设计绝对高程为Hb = 20.500 m),设水准仪在A点尺上读数为1.753 m ,B点尺上读数应为多少?试绘图说明测设方法。(13分)
解:根据题意,水准仪已经安置调平好,并后视A尺上读数:a = 1.753 m
则仪器视线高为:H仪 = Ha + a = 19.475 + 1.753 = 21.228 m
转动水准仪望远镜,前视B点,B点尺上读数应为:
b = H仪– H b = 21.228 – 20.500 = 0.728 m
2.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 XA=1011.358m, YA=1185.395m;点B的坐标为XB=883.122m, YB=1284.855m。设D点的设计坐标为(1100.000m,1100.000m),试计算在A点测设D点的测设元素,并简要叙述放样D点的步骤。
解:
测设元素的计算:
步骤:
①根据已知数据和设计坐标计算测设元素(距离和角度);
②在A点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③根据计算出的角度定出AD的方向线
④在方向线上测设AD间的距离,即可得到D点的地面位置,打桩作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