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标段*楼梁裂缝封闭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7、《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50784-2013;
8、《回弹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11
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甲方的施工要求编制。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危旧房拆迁安置房*期*标段*楼
工程建设地点:重庆市****;属于框剪结构;地上32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96m;标准层层高:3m
2、设计单位:*******
3、建设单位:********
4、总包单位:************
5、监理单位:*******************
三、裂缝检测情况
1、裂缝情况
裂缝基本均位于梁端,沿梁两侧面及底面延伸,裂缝宽度约0.1-0.2mm,采用局部剔除混凝土详细查看裂缝深度,检测发现部分梁裂缝深度较浅。现场照片详图1,裂缝示意图详图2。
2、检测方法
我部聘请中国人民后勤工程检测中心,现场采用直径为50mm的钻芯机对如下三根梁进行钻芯取样:
1、2层,标高6.000m,轴线10/C~E;
2、4层,标高12.000m,轴线K/ 4~8;
3、6层,标高18.000m,轴线M/ 4~8。
芯样照片详图3、图4、图5、图6。
3、检测结果
通过在以上三根梁裂缝处钻芯取样(贯穿梁身),检测裂缝深度:
1、2层10/C~E轴梁裂缝处芯样取出后基本完整,芯样裂缝深度约10.0mm;
2、4层K/ 4~8轴梁裂缝沿梁宽度方向延伸到梁内部,深度约20.0mm,由于夹杂钢筋及钻芯机震动,芯样取出后断为两段,现场检查芯样内部未见裂缝;
3、6层M/ 4~8轴梁裂缝沿梁宽度方向延伸到梁内部,芯样裂缝深度约40.0mm,由于夹杂钢筋及钻芯机震动,芯样取出后断为两段,现场检查芯样内部未见裂缝。
四、裂缝成因分析
1、梁跨度、截面尺寸、配筋及混凝土强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且梁上部荷载还未完全加载,故所出现裂缝不是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荷载裂缝。
2、在浇筑梁身混凝土时存在墙柱混凝土水泥浆流入梁内与梁身混凝土混合的情况。
3、根据现场剔除裂缝处混凝土及钻芯取样结果,梁裂缝为浅表性裂缝。
依据上述检测及调查结果,分析梁裂缝成因如下:
剪力墙高标号混凝土水泥浆流入梁身与其低标号混凝土混合,导致混合部位混凝土强度分布不均匀(该区域为易产生应力集中区域),在该混合区域混凝土凝结时收缩不均匀引起梁开裂,商品混凝土凝结时干缩大、施工期间气温高、温度变化大等也是促使其开裂的因素。
五、裂缝对梁构件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检验批梁所出现裂缝为混凝土收缩裂缝,为浅表性裂缝,不会对梁构件的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但对耐久性有轻微影响。
六、裂缝处理方案
常见裂缝处理方法包括表面处理法、填充处理法、灌浆处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仿生自愈合法等。其中填充处理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经检测,裂缝均为表面收缩裂缝,裂缝状态为静止不发育状态。裂缝深度为浅表性裂缝,均在混凝土保护层范围内,不影响构件力学性能和整体性。为保障梁体耐久性,根据裂缝实际情况,我部决定对裂缝采用结构胶封闭的方法进行处治。
1、材料
结构胶采用北京市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草田”牌JCT-8灌缝胶。
2、 技术指标
封缝胶:初凝时间为10-20分钟,可灌胶时间为1-2小时。 灌逢胶:
3、施工方法
①、裂缝基面处理:在裂缝发生的基体上,用钢丝刷扫除松散层、灰层、污物等,后用压缩空气吹净施工面,最后用水顺裂缝走向擦洗,待水迹干后施工。
②、设置灌胶嘴:灌胶嘴埋设的确定原则是,在裂缝较宽处、交错处、端处、裂缝贯穿处等部位必须设置灌胶嘴,灌胶嘴中心孔应对准裂缝处。灌胶嘴间距应根据裂缝宽度的大小、走向及构成的形式而确定,通常情况下间距应在20cm左右;对于较宽裂缝(缝宽大于0.5mm)时,设置灌胶嘴间距为30-40cm,对于微细裂缝(缝宽小于0.2mm)时,间距10-15cm。将配置好的封缝胶(按A:B料重量比为100:0.5-2混合均匀)刮涂于灌胶嘴底座上,按设计位置粘贴于裂缝基面上,应确保灌胶嘴中心孔对准裂缝,避免封缝胶堵塞胶孔,否则将直接影响注缝质量。
③、封缝处理:其目的在于使裂缝发生区构成一个封闭的空腔,保证灌缝胶注充填密实。将调配好的封缝胶刮涂于裂缝表面,宽度以2-3cm为宜,施工时应保证刮实刮严,避免压力注胶时跑胶、泄漏。
④、压力注胶施工:将灌缝胶按A:B料重量比为4:1混合均匀(配比要严格计量),将配置好的胶装入灌胶软管中,用注胶器沿裂缝方向依次进行灌注,如发现封缝不严,应停止压注并及时进行封闭处理。观察注胶情况:若胶体注入较快应检查是否有泄露处,并进行相应处理;如在同一点注胶时,若一次未注满,可补胶后继续进行。
灌注完成后,及时取下灌胶器,并用棉丝将灌胶嘴中心孔堵死,防止胶倒流,外溢。待裂缝内胶初凝后,拆除灌胶嘴并清除表面。
4、检查验收
梁裂缝封闭完成后,经建设、监理单位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工程施工。
5、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勿将A、B料混合。
②、应在环境温度25℃以下避光密闭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
③、注意防火。
④、当使用本品时,如不慎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到医院救
⑤、少数人皮肤接触本品时,会有过敏反应。
⑥、注意环境保护。
七、注意事项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方可进场施工;
3、所用的易燃材料必须堆放在指定的安全位置,必要时应配备灭火 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