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选择题 共45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组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骤(zhòu)雨 歼(jiān)灭 冠(guān)心病 稗(bài)官野史
B.杳(yǎo)然 杜甫(fǔ) 空(kōng)心砖 宵衣旰(gàn)食
C.兴(xīng)奋 粮囤(dùn) 落(là)花生 怙(hù)恶不悛
D.埋(mán)怨 执拗(niù) 模(mó)特儿 浑身解(xiè)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 陈词滥调 安详 完美无瑕
B.气概 轻歌慢舞 抉择 贻笑大方
C.毕竟 漫山遍野 烦恼 首屈一指
D.玷污 漠不关心 辍学 铤而走险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 的损失。
②我生于山东的莱阳,九江只是我的第二 。
③在选择专业时,小江的父母反复 ,最终决定填报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A.估计 故乡 商榷 B.估量 家乡 商榷
C.估量 故乡 商榷 D.估计 家乡 商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不负众望,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中国艺术的瑰宝、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文学巨著推上舞台。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且又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C.在人行道上卖茶叶蛋的王老汉一见市容执法人员到来,立刻七手八脚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却不慎被茶汤烫伤。
D.此次上海开会,我见到了一位当年大学的同学,虽然我们二十多年未见,却一见如故,往事全浮现在眼前。
5.对下列诗句的修词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比喻)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反问)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B.省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由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D.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B.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游过了那条河。
C.她叫他坐下,怀疑地问:“听说你当了,真的”?
D.“应该给你的朋友写信,”他说,“说你把项链的搭钩弄环了,正在修理。”
1.C 2.B 3.C 4.B
5.D 6.D 7.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1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下列对“大江东去”中的“江”和“卷起千堆雪”中的“雪”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江是江河的总称,雪指浪花。
B.江即长江,雪指雪花。
C.江即长江,雪指浪花。
D.江是江河的总称,雪指雪花。
10.下面对词中人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流人物”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B.“三国周赤壁”中周郎周瑜,三国时曾在赤壁一带火烧曹军。
C.小乔,周瑜的妻子,与她的姐姐并称“大乔小乔”。
D.“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的是古战场将士形象。
1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江”和“赤壁”为背景颂扬当时众多英雄豪杰。
B.下阕前部分写周瑜,描绘火烧赤壁的情景,抒发对古代英雄的思慕之情。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作者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D.作者以自己的壮志未酬来衬托周瑜的功业,表达一种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怅惆之情。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
A、忌不自信 B、皆以美于徐公 C、能谤讥于市朝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的道理。
六、应用文(10分)
于都职业中专11素质班的王明同学因为感冒需要回家治疗,请你以他的名义向他班主任写张请假条。
七、(6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你是否思考过什么是幸福?你是否探求过怎样获得幸福?你是否有过幸福的经历和体验?……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700字